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2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95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606篇
口腔科学   61篇
临床医学   651篇
内科学   345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86篇
特种医学   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0篇
综合类   378篇
预防医学   350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63篇
  2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19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实时弹性成像定量分析技术RTE在体质量偏瘦人群中对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RTE技术分析60例慢性肾病患者与60例体检健康者的肾脏硬度,得到12个弹性变量值,包括蓝色领域百分比(% AREA),复杂度(COMP),应变均值(MEAN),标准偏差(SD),对比度(CONT),均等性(ENT),峰度(KURT),偏度(SKEW),相关性(CORR),一致性(ASM),杂乱度(IDM),应变比B/A(肾脏皮质硬度与腰大肌硬度应变率比值B/A),分析病例组与健康组之间的12个弹性特征量的差异.结果 两组间肾脏弹性图像特征量除均等性及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弹性变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12个弹性特征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应变率比值B/A是诊断慢性肾病最重要的诊断参数.结论 RTE技术对偏瘦人群慢性肾病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与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术前心功能.方法 选择心力衰竭患者58例,其中扩张性心肌病31例、陈旧前壁心梗27例,正常对照组为健康者30例,分别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与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检查(GSPECT MPI)),两种检查间隔1~2 d,测定左室整体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应用RT-3DE测定心衰患者的局部舒张末期容积(rEDV)、局部左室收缩末期容积(rESV)、局部射血分数(rEF);应用GSPECT MPI评价心衰患者的心肌灌注情况.结果 RT-3DE与GSPECT MPI测定各组患者CRT术前整体心功能相关性良好;RT-3DE可以准确评价心衰患者的局部心功能;GSPECT MPI能够有效地反映心衰患者的心肌灌注情况.结论 RT-3DE与GSPECT MPI在评价心衰患者心功能及心肌灌注情况各有优势,将两者结合对于综合评价心衰患者CRT术前的心功能具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即刻左心室同步性改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拟行CRT患者62例,采用RT 3DE评价CRT术前以及术后即刻左心室16节段收缩末期容积达峰时间标准差(Tmsv16-SD),计算术前以及术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变化率(△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变化率(△LVESV)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率(△LVEF),筛选预测CRT反应的最佳Tmsv16-SD截断值.结果 △Tmsv16 SD与△LVEDV (r=0.563,P<0.001)、△LVESV (r=0.612,P<0.001)以及△LVEF (r=0.442,P<0.001)呈线性正相关;以△Tmsv16-SD=5.4%为截断值,预测CRT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 (95% CI:0.760~0.953),灵敏度为85.0%、特异度为86.4%.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CRT术后即刻左心室同步性改善可以显著改善CRT疗效,△Tmsv1 6-SD可能是预测CRT反应的新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大鼠脓毒症早期出现的HPA轴过度激活与IL-6/STAT3信号通路的内在联系。方法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Control组)、假手术组( Sham组)、模型组(CLP组)三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建立脓毒症模型,术后6 h处死,分离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组织。 RT-PCR检测下丘脑组织CRH、IL-6、STAT3、SOCS3 mRNA水平,垂体组织阿片促黑色素原( POMC)、IL-6、STAT3、SOCS3 mRNA水平,肾上腺组织 IL-6、STAT3、SOCS3 mRNA水平。结果 CLP组较Control组、Sham组下丘脑组织中CRH、IL-6、STAT3、SOCS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垂体组织中POMC、IL-6、STAT3、SOCS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肾上腺组织中IL-6、STAT3、SOCS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Control组与Sham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脓毒症早期出现的HPA轴过度激活与IL-6/STAT3信号通路有着密切联系。针对IL-6/STAT3信号通路这一靶点进行干预,有望改善脓毒症状态下HPA轴的过度激活,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CDFI和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联合监测在肝硬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术后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临床4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经TIPSS术前、术后进行CDFI和RTE检查.观察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和血流变化情况;通过组织弥散定量分析软件分析肝硬化弥散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TIPSS术后门静脉内径变小,门静脉、脾静脉流速增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静脉内径改变不明显,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IPSS术后蓝色领域百分比增高,复杂度、峰度、偏度减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IPSS术前、后应变均值、标准偏差、对比度、均等性、杂乱度、一致性及相关性改变不明显.结论 CDFI技术在观察TIPSS术前后血管内径、血流速方面改变比较明显;RTE能观察到肝硬化TIPSS术后肝硬度的改变情况.二者联合诊断肝硬化TIPSS术后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76.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use of RNA interference to inhibit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1 replication in vitro. For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1 gene silencing, three different small interfering RNAs (siRNAs) targeting the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1 UL39 gene (sequence si-UL 39-1, si-UL 39-2, and si-UL 39-3) were used, which encode the large subunit of 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an essential enzyme for DNA synthesis.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1 was isolated from saliva samples and mucocutaneous lesions from infected patients. All mucocutaneous lesions’ samples were positive for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1 by real-time PCR and by virus isolation; all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1 from saliva samples were positive by real-time PCR and 50% were positive by virus isolation. The levels of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1 DNA remaining after siRNA treatment were assessed by real-time PCR, who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effect of siRNAs on gene expression depends on siRNA concentration. The three siRNA sequences used were able to inhibit viral replication, assessed by real-time PCR and plaque assays and among them, the sequence si-UL 39-1 was the most effective. This sequence inhibited 99% of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1 replication.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silencing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1 UL39 expression by siRNAs effectively inhibits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1 replication, suggesting that siRNA based antiviral strategy may be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alternative.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宫颈癌Siha细胞自噬过程中微管末端结合蛋白1(EB1)基因的表达变化。 方法 Hank平衡盐溶液(HBSS)和秋水仙素处理体外培养的宫颈癌Siha细胞,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EB1基因、LC3和p62的表达,荧光显微镜检测特异性绿色荧光蛋白(GFP)-LC3以证实自噬体形成。结果 宫颈癌Siha细胞随HBSS作用时间延长,LC3 mRNA、EB1 mRNA、LC3-Ⅱ蛋白和EB1蛋白的表达均呈时间依赖性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B1 mRNA和LC3 mRNA表达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62 mRNA和蛋白在HBSS作用后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B1 mRNA和p62 mRNA表达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FP-LC3结果显示,在HBSS作用12 h后,Siha细胞胞质中GFP-LC3强度和数目明显增加,含有GFP信号的细胞数量也明显增加。秋水仙素处理后,LC3、p62和EB1 mRNA及蛋白均未发生显著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此时几乎检测不到含GFP-LC3荧光信号的细胞。 结论 EB1在饥饿状态Siha细胞中高表达,此时伴随LC3表达增加、p62表达降低以及自噬体形成增加,而用秋水仙素破坏EB1赖以作用的微管时,上述现象消失,充分表明EB1参与细胞自噬的可能。  相似文献   
78.
王涛  马云胜  穆长征 《解剖学报》2014,45(2):204-210
目的实现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胰岛素分泌细胞(IPCs)的诱导分化并对分化过程中可能调控胰十二指肠同源异型盒基因-1(PDX-1)基因表达miRNAs进行鉴定。方法首先分离培养BMSCs,应用conophylline和尼克酰胺将其诱导分化为IPCs,采用双硫腙(DTZ)染色和免疫荧光检测胰岛素的表达。然后采用靶基因预测软件miRanda和Target Scan对调控PDX-1基因表达miRNAs进行预测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鉴定。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诱导分化过程中miRNAs及PDX-1的表达。结果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双硫腙染色呈猩红色,免疫荧光化学显示有胰岛素表达。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得到4个可能调控PDX-1表达的miRNAs,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发现其中的miR-149和miR-346能结合到PDX-1 mRNA的3’UTR并有效抑制其表达。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miR-149和miR-346的表达水平与PDX-1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miR-149和miR-346能负性调控IPCs诱导分化过程中PDX-1的表达。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内皮细胞表达淋巴管表型的作用。方法 SDF-1α和IL-1β分别诱导内皮细胞株CRL-1730,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检测其内皮及淋巴管标志物,的表达情况。结果 SDF-1α诱导培养之后,CRL-1730细胞株的内皮细胞标志物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随其浓度增高而表达降低,淋巴管标志物平足蛋白(podoplanin)、同源异形盒蛋白-1(Prox-1)和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随其浓度增高而表达增高。IL-1β诱导之后,CRL-1730细胞株的vWF、VEGFR2和podoplanin、prox-1、LYVE-1的变化趋势同SDF-1α,而VE-cadherin的表达量基本不变。结论 SDF-1α和IL-1β都能够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淋巴管标志物。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