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17篇 |
免费 | 683篇 |
国内免费 | 71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8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63篇 |
口腔科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71篇 |
内科学 | 83篇 |
皮肤病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29篇 |
特种医学 | 41篇 |
外科学 | 40篇 |
综合类 | 1202篇 |
预防医学 | 79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1492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3964篇 |
肿瘤学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7篇 |
2023年 | 128篇 |
2022年 | 195篇 |
2021年 | 220篇 |
2020年 | 244篇 |
2019年 | 194篇 |
2018年 | 170篇 |
2017年 | 264篇 |
2016年 | 278篇 |
2015年 | 251篇 |
2014年 | 429篇 |
2013年 | 389篇 |
2012年 | 518篇 |
2011年 | 577篇 |
2010年 | 309篇 |
2009年 | 313篇 |
2008年 | 314篇 |
2007年 | 349篇 |
2006年 | 342篇 |
2005年 | 282篇 |
2004年 | 199篇 |
2003年 | 188篇 |
2002年 | 117篇 |
2001年 | 110篇 |
2000年 | 96篇 |
1999年 | 71篇 |
1998年 | 82篇 |
1997年 | 63篇 |
1996年 | 57篇 |
1995年 | 56篇 |
1994年 | 49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以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的肾功能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改善为药理活性指标,对黄芪当归合剂(AA)进行分离和筛选,获得其肾脏保护作用的药物有效部位。方法:应用溶剂法和色谱法逐级对AA进行追踪分离,分别获得11个不同部位。同时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组、AA组及不同部位治疗组。灌胃给药后观察AA各部位对UUO大鼠肾损伤的疗效。治疗10 d后经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Urea)水平;同时观察梗阻侧肾脏的病理变化,并对肾间质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等病理损伤的程度(PI-Ⅰ)进行半定量评分,以PI-Ⅰ改善作为主要疗效、肾功能改善作为次要疗效,筛选获得具有最佳药理活性的有效部位。结果:在溶剂法分离获得的7个不同极性部位中,组分I和IC均具有改善肾功能、减轻肾小管间质损伤的疗效,其肾脏保护作用与AA疗效相近;而色谱法分离IC得到的4个部位对Scr,Urea及PI-I均无改善作用。结论:在UUO大鼠模型中,源自复方中药AA的组分I和IC具有与原方剂相似,具有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可确认为AA肾脏保护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探讨静宁颗粒经验方治疗小儿多动症气阴两虚证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中医、西医相应诊断标准纳入于2013年9月到2015年10月期间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门诊、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儿科门诊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60例,服用静宁颗粒12周,采用前后自身对照,观察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多动指数、划销试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量表(SNAP-IV)以及相关安全指标和记录不良反应。结果60例患儿中,脱落4例,总共完成56例临床观察。痊愈2例,显效12例,有效3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1%。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中医主要证候总积分、划销测验中计分、漏划数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多动指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量表积分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划销测验中错划数不具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静宁颗粒治疗小儿多动症气阴两虚型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5.
26.
27.
28.
刘艳鸿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5):21-21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消症止痛液中主药柴胡、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方法简便,稳定性较好,可作为该制荆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建立胆芩降压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处方中的龙胆、大黄、黄芩、黄柏、栀子;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胆芩降压颗粒剂中大黄素含量.结果:在薄层图谱中检出龙胆、大黄、黄芩、黄柏、栀子的特征斑点;方法学考察显示,大黄素点样量在0.248~1.24μg范围内显良好线性关系.大黄素平均回收率98.71%(n=5),RSD为2.37%.结论:本方法可作为本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