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6篇
  免费   933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111篇
妇产科学   42篇
基础医学   231篇
口腔科学   79篇
临床医学   968篇
内科学   626篇
皮肤病学   75篇
神经病学   274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251篇
综合类   259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857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95篇
  3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5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369篇
  2020年   398篇
  2019年   363篇
  2018年   343篇
  2017年   359篇
  2016年   318篇
  2015年   288篇
  2014年   346篇
  2013年   455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索构建口腔专业医院感染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主题框架法初步形成评价指标框架,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分级评价指标,并运用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系数。结果初步形成具有机构管理、诊疗环境、隔离措施、消毒区域、消毒药械及卫生用品、医疗废物6个维度、3个层次、47项指标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第三级指标中权重系数居前5位的指标分别是:消毒产品及卫生用品证件齐全(0.0362)、物表清洁与消毒(0.0344)、医疗废物分类收集(0.0326)、监督管理(0.0323)、冲洗消毒水管路(0.0321)。结论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为开展口腔专业的医院感染控制评价、监督、标准规范制定、教育课程内容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工具。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了解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VAP提供依据。 方法对 2006年1月-2011年12月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使用呼吸机患者开展VAP前瞻性监测,选取发生VAP医院感染患者作为VAP组,未发生VAP医院感染患者作为非VAP组(1∶1配比),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监测使用呼吸机患者2 550 例,发生VAP 475例,机械通气总日数32 623 d,VAP发病率为14.56‰。单因素分析表明: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1个月内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多次住院、昏迷、低蛋白血症、脱机失败后再次插管、使用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5 d、误吸、口腔卫生情况差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昏迷(OR 95% CI:1.38~2.93)、低蛋白血症(OR 95% CI:1.12~2.10)、使用糖皮质激素(OR 95% CI:1.10~2.24)、脱机失败再次插管(OR 95% CI:2.14~4.74)、机械通气>5 d(OR 95% CI:2.55~4.83)、误吸(OR 95% CI:1.24~2.77)、口腔卫生情况差(OR 95% CI:1.72~3.74)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AP发病率较高,其危险因素众多,应采取正确的口腔清洁、抬高头位、及时评估撤机、改善营养状况等综合干预措施,降低VAP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了解荧光标记法在医院环境清洁质量评估中的应用效果,为制定合理有效的考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2月某三甲综合医院病房的高频接触位点进行标记,待保洁员完成清洁后,同时采用荧光标记法与微生物培养法(金标准)评估医院环境清洁质量的效果。结果对病房216个高频接触位点进行采样,荧光标记法和微生物培养法合格率分别为43.06%、49.54%。荧光标记法评估环境清洁质量的灵敏度和和特异度分别为82.24%、94.50%,kappa值为0.88,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61%、84.43%。荧光标记法每个采样点检测费为0.15元,而微生物培养法每个采样点检测费为8.20元。结论荧光标记法应用于环境清洁质量的真实性、可靠性及经济实用性较好,可应用于评估医疗环境的清洁质量。  相似文献   
994.
2014年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掌握全国医院感染现患情况,建立医院感染相关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医院及其他自愿参加调查的医院按照统一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调查其医院感染现患情况。结果1 766所医院的资料进入统计,共调查患者1 008 584例,发生医院感染26 972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67%,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5.01%。不同床位数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 599.21、3 458.40,均P<0.01)。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47.53%)、泌尿道(11.56%)和手术部位(10.41%)。共分离病原体13 784株,居前5位的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Ⅰ类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现患率为1.01%;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7.99%,不同床位数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34,P<0.01);治疗使用抗菌药物细菌培养送检率为45.89%,不同床位数医院细菌培养送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189.90,P<0.01)。≥900张床位的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3.36%),抗菌药物使用率最低(32.35%),细菌培养送检率最高(56.03%)。结论此次横断面调查多维度指标显示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取得显著成效;同时,计算出各指标的百分位数分布,便于各单位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工作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了解某院关节镜手术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干预效果,为规范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8月起采取措施干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对2011年9月—2013年8月该院312例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及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调查患者312例,干预前150例,干预后162例,干预前后切口感染发病率均为0。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6.54%,低于干预前的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1,P<0.001)。不合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明显改善,平均抗菌药物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0,P<0.001),由干预前的(1 165.69±756.33)元,下降至干预后的(32.71±119.29)元。结论干预后该院关节镜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下降,用药合理性提高,仍保持切口零感染。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万级层流病房对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期间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10月—2014年6月某院血液科病房收治的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万级层流病房收治的患者为试验组,普通病房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诱导化疗,接受相同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及病房空气洁净度。结果共收治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79例,试验组39例,对照组40例。层流病房房间、走廊空气洁净度(分别为3.57×106/m3、24.46×106/m3)与普通病房(分别为149.36×106/m3、15 854.38×106/m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80、108.70,均P<0.001)。医院感染发病率试验组为23.08%(9/39),对照组为45.00%(1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9,P=0.040)。医院感染部位试验组主要为胃肠道(5例),对照组主要为下呼吸道(8例)。患者发热持续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费用,试验组分别为(6.20±2.10)d、(9.35±2.12)d、(27 113.79±1 559.03)元;对照组分别为(10.20±2.90)d,(14.15±3.14)d、(58 566.29±2 217.54)元;两组患者发热持续时间、抗菌药物使用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21、1 377.45,均P<0.05)。结论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使用层流病房,可降低其医院感染发病率,减少抗菌药物使用费用。  相似文献   
997.
中国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30年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30年的发展情况。方法对全国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66所医院,其中三级医院96所(57.83%);164所有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科年份的医院中,1995年之前建科的医院46所(28.05%),1995—2005年建科的医院63所(38.41%),2005—2015年建科的医院55所(33.54%)。165所医院每千床专职人员数从1995年的4.80名下降至2015年的4.09名,1995—2015年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类别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2,P<0.01)。1995—2015年各省份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学历、专业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42.91、47.10,均P<0.01)。1995、2005年专职人员学历均以大专及以下学历为主,所占比率分别为70.81%、53.30%;2015年以本科学历(53.79%)为主,博士、硕士所占比率分别为2.45%、22.86%。专职人员专业均以护理为主,所占比率由1995年的58.38%下降至2015年的45.96%。结论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经历了30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提高专职人员比例,优化人员结构。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1986年以来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科研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提高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研究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国13个省及军队系统的170所医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论文发表情况、医院感染相关著作出版情况、医院感染相关科研课题申报情况及其科研获奖情况。结果170所医院中二级医院63所、三级医院107所。1986—2015年期间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共发表论文2 596篇,其中中文论文2 555篇,英文论文41篇;二级医院共发表论文105篇,三级医院2 491篇。4个时间段中论文发表数量均逐年增多。2011年以后三级医院的英文论文发表数量明显增多。被调查医院1986—2015年共编写了68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书籍,其中2011—2015年共出版35部,占总数的51.47%。1986—2015年间共申请各类医院感染相关科研课题217项,其中三级医院213项,占98.16%。申请课题的时间以2011年以后为主,共125项,占57.60%。结论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研究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及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均逐渐重视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了解我国儿童医院30年医院感染管理发展历程及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所儿童医院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院基本情况、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专职人员配备、医院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支持情况、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情况、医院感染监测情况等。结果至2015年20所医院均设置了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科,并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2015年1 000张床以上的医院有46.15%(6/13)的医院专职人员配备不足。2015年20所儿童医院共有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88名,学历以本科为主(47名,占53.41%),职称以中级为主(30名,占34.09%),专业以护理为主(41名,占46.59%)。至2015年,医院感染发病率、漏报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均较2006年下降。2015年20所(100.00%)医院均开展了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多重耐药菌监测、消毒灭菌监测、配备了防护用品。2015年9所医院(45.00%)的全部病区使用非手触式水龙头,19所(95.00%)医院全部病区配备了干手纸巾、速干手消毒剂。1996年无一所医院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参加国家级培训≥3次,2015年有11所(55.00%)。结论近30年来,我国儿童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基本达到要求,医院感染监测逐步完善,但医院感染专职人员配备、人员素质能力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呼吸道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定植的防控效果。方法对每例监测对象于入院第1、4、8天及之后每间隔7天采集咽拭子和人工气道吸痰标本,并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2013年6—12月为干预前组,2014年1月开始实施综合干预措施,2014年6—12月为干预后组,统计MDRO检出情况。结果共检出253株MDRO,干预前后分别为164、89株,其中检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191株(占75.49%),干预前后分别为119、72株。患者呼吸道MDRO感染发病率干预前组为52.94%,干预后组为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P=0.03)。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组为(8.07±2.52)d,干预后组为(6.89±1.7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0,P<0.01)。结论MDRO为ICU医院感染重要病原菌,采取有效综合干预措施可减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