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25篇 |
免费 | 243篇 |
国内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7篇 |
儿科学 | 27篇 |
妇产科学 | 21篇 |
基础医学 | 218篇 |
口腔科学 | 2619篇 |
临床医学 | 188篇 |
内科学 | 165篇 |
皮肤病学 | 15篇 |
神经病学 | 44篇 |
特种医学 | 111篇 |
外科学 | 303篇 |
综合类 | 626篇 |
预防医学 | 203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176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26篇 |
肿瘤学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132篇 |
2022年 | 127篇 |
2021年 | 190篇 |
2020年 | 198篇 |
2019年 | 159篇 |
2018年 | 155篇 |
2017年 | 146篇 |
2016年 | 188篇 |
2015年 | 175篇 |
2014年 | 301篇 |
2013年 | 298篇 |
2012年 | 273篇 |
2011年 | 297篇 |
2010年 | 224篇 |
2009年 | 238篇 |
2008年 | 201篇 |
2007年 | 196篇 |
2006年 | 176篇 |
2005年 | 133篇 |
2004年 | 125篇 |
2003年 | 106篇 |
2002年 | 83篇 |
2001年 | 71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6篇 |
1979年 | 13篇 |
1978年 | 7篇 |
1976年 | 7篇 |
1974年 | 11篇 |
1973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超强纤维结合方丝弓托槽在外伤脱位牙固定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外伤性脱位牙患者36例,55颗牙(脱位牙≤2颗;无冠根折及牙槽骨骨折;基牙无松动、缺失或萌出不全),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超强纤维结合方丝托槽树脂夹板技术、与超强纤维增强复合树脂夹板技术进行单颌固定,固定6周。记录外伤、疗效及操作时间情况。结果:在外伤脱位牙固定疗效方面,超强纤维结合方丝托槽树脂夹板技术与超强纤维增强复合树脂夹板技术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02,P〉0.05);在牙体无损伤方面,超强纤维结合方丝托槽树脂夹板技术与超强纤维增强复合树脂夹板技术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5.6,P〈0.01)。在操作时间方面,超强纤维结合方丝托槽树脂夹板技术与超强纤维增强复合树脂夹板技术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9.99,P〈0.01)。结论:超强纤维结合方丝托槽树脂夹板技术固定外伤脱位牙疗效确切,具有牙齿无损伤、临床操作时间短及简单易操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观察桩核加烤瓷冠技术在前牙牙冠外伤性根折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临床为63例外伤性前牙冠折或根折患者82颗患牙行桩核加烤瓷冠修复术,术后观察1~2年,计算成功率和失败率。结果:82颗烤瓷冠中77颗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成功率为93.90%,失败5例,失败率为6.10%。结论:前牙牙冠外伤性冠折根折修复中,桩核加钛金烤瓷冠修复技术的临床应用是成熟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和探讨两种印模技术对单个前牙烤瓷冠颈缘外观的改善效果。方法:40位患者用简易印模技术制取印模,制作93件镍铬合金烤瓷瓷冠,设为实验组,另35位患者以常规印模技术制取印模,制作71件镍铬合金烤瓷瓷冠,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戴冠当时与两年后的颈缘适合性、颜色、牙龈形态与健康情况。结果:试验组有98%的合金瓷冠具有优良的边缘适合性,仅2件(2%)出现颈缘黑线,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简易印模技术能更好的保证工作区模型的准确度,从而有效地改善了镍铬合金烤瓷冠颈缘的美观与龈组织的健康。 相似文献
45.
目的:评价末端根帽支撑的MK1附着体在下颌单侧后牙缺失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9例采用MK1附着体进行修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以10例患者修复体远中处有经根帽修复后的残根,其余19位患者作为对照组。1年后随访,从患者主观感受、临床检查及X线检查评价修复效果。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对MK1附着体义齿的主观满意度分别为8.38±0.85、8.27±1.1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对照组缺牙区牙槽嵴吸收例数分别为0例、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近缺牙区基牙牙槽骨吸收例数分别为0例、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义齿修整例数分别为1例、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K1附着体义齿稳定及固位性能艮好,是一种较理想的下颌单侧后牙缺失的固定一活动联合修复体。末端残根根帽修复后更利于MK1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比较微种植体支抗和头帽J钩内收上前牙后上颌切牙及支抗磨牙位置变化的差异.方法 选择24例安氏Ⅱ1上颌前突患者,随机分为微种植体组和J钩组各12例,微种植体组在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牙根间植入微种植体支抗,内收上前牙,J钩组使用头帽J钩内收上前牙,比较两种支抗方式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变化.结果 矫治后,两组上中切牙切缘至RL距离以及上中切牙角均减小,微种植体组减少更明显,上切牙内收且直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中切牙切缘至腭平面距离均减小,上切牙被压低,J钩组压低更显著,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钩组上磨牙至RL距离、腭平面距离明显增大,上磨牙近中移动、伸长,微种植体组增大不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种植体支抗内收上颌切牙效果显著,支抗磨牙前移较少,是稳定有效的骨性支抗,但植入在牙槽骨后段的微种植体压低上前牙的作用却不及头帽J钩,严重的深覆深覆盖应考虑两种支抗方式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评价水囊冲压技术在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修复单牙缺失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满足适应证的36例上颌后牙单牙缺失患者,其缺牙区牙槽嵴高度在3.0~7.0 mm,采用微创不翻瓣结合水囊冲压技术,共植入种植牙36颗。术后定期复诊、随访,观察种植牙稳定性和牙周组织状况。结果:随访1年未发现种植牙松动或上颌窦炎症,牙周组织健康,种植牙骨结合良好,上颌窦提升骨高度稳定。结论:水囊冲压技术在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牙中的应用短期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3):64-67
目的探讨氢氧化钙糊剂用于年轻恒牙牙髓切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1月来我科就诊的46例患儿的外伤冠折露髓后行牙髓切断术的51颗年轻恒前牙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及随访观察。结果经过1~2年的随访观察,51颗年轻外伤恒牙行牙髓切断术后,成功45颗,失败6颗,成功率为88.2%。不同治疗时间段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显示,外伤后就诊越早,露髓孔感染的机率越小,牙髓切断术的成功率就越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1~24 h治疗的43颗牙(40例)总有效率为93.0%。结论氢氧化钙糊剂具有很好的杀菌消毒作用,对组织无刺激,可诱导牙本质桥的形成,能有效地保护年轻恒牙的根髓活力,使年轻恒牙的牙根继续发育,并形成良好的根尖形态,建立正常的根尖周组织结构,是年轻恒牙牙髓切断术的首选盖髓剂。 相似文献
49.
目的:对比不同矫治器对错[牙合]畸形患者面高度及前后牙咬合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于笔者医院接受矫治的83例错[牙合]畸形患者,根据患者矫治器类型分为直丝弓组和Begg组,分别为42例和41例。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咬合关系、硬组织、磨牙及面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矫治后,两组患者OJ-PPV、OB-PP、LMA-MPV、LMA-MPV均降低,Begg矫治组OJ-PPV水平显著高于直丝弓矫治组,OB-PP、LMA-MPV、LMA-MPV水平显著低于直丝弓矫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AFH、LAFH/TAFH、PFH/TAFH水平均升高,其中Begg矫治组患者LAFH水平显著低于直丝弓矫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MA-MP、LMC-MP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前后,两组患者SNA、SNA、ANB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矫治器对错[牙合]畸形患者硬组织变化均无明显影响,其中Begg矫治对患者前后牙咬合关系改善作用更强,直丝弓对患者面高度的改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50.
《Obstetrics, Gyna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Medicine》2022,32(8):179-187
Continuous utero-placental circulation, and patent umbilical blood vessels ensure an uninterrupted transfer of oxygen and nutrients to the fetus as well as clearance of metabolic waste products. The onset of labour characterized by progressive and strong uterine contractions poses a threat to fetal oxygenation as a result of collapsing the spiral arterioles traversing the myometrium to supply the placental bed, and repetitive compression of the blood vessels within the umbilical cord. Human fetuses are equipped with compensatory mechanisms to cope with transient interruptions of blood supply during labour. The ability to compensate may be blunted in cases of poor fetal reserves, increased metabolic demand (macrosomia or maternal fever), and due to non-hypoxic pathways (e.g. chorioamniontis or fetal hypovolumia-hypotension syndrome). Intrapartum fetal surveillance involves prompt recognition of the features that signal the onset of fetal decompensation on the cardiotocograph (CTG) to ensure a timely intervention to avoid hypoxic-ischaemic encephalopathy (HIE) or perinatal deaths. This article summarises a ‘physi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TG which, in places, conflicts with other current UK guidanc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