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 分析<中华围产医学杂志>10年刊稿情况,以了解目前现状,指导发展方向.方法 将<中华围产医学杂志>1998年至2007年所有刊出稿件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结合期刊评价指标对稿件的地区分布、基金资助、普赖斯指数等进行分析.结果 10年中共刊稿1368篇,所占比例最高的前六位稿件分别为论著(508篇,37.1%)、短篇论著(258篇,18.9%)、病例报告(194篇,14.2%)、综述(122篇,8.9%)、实验研究(90篇,6.6%)和经验交流(83篇,6.1%).稿源地区分布的前三位地区依次为北京、广东和上海,共占总刊稿数的47.9%(656篇).2007年全年投稿数量最多的前三位地区依次是北京、山东和广东.10年中共刊出基金资助类稿件172篇,所占比例由1998年的3.8%上升到2007年的18.9%,其中2006年最高达25.8%.基金资助类稿件中论著最多,共95篇(55.2%).其次为实验研究(40篇,23.3%)和短篇论著(23篇,13.4%).所有刊稿中被引频次≥1次的共708篇,被引频次≥80次的2篇.论著和实验研究稿件共378篇,占全部被引文章的53.4%,所产生的被引次数占全部稿件总被引次数的64.4%.结论 论著和短篇论著类稿件是杂志过去十年中的重点稿件类型,论著和实验研究类稿件产生的被引频次高于其他类型稿件,应作为提高期刊评价指标的重点.杂志稿源分布相对集中,但刊出量可能与各地区投稿量有关.基金类稿件逐年上升.杂志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围产医学领域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2.
陈文  黄娟  黄爱明 《中国针灸》2007,27(10):781-783
目的:了解《中国针灸》引文引用规律及该刊情报吸收能力,找出我国针灸领域科研及临床人员的文献需求特征,从而为该学科研究人员利用文献提出建议,以及为《中国针灸》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按文章发表的时序手工逐篇统计该刊2000-2006年刊载的论著类文献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结果:引文率76.6%,篇引文量4.3。主要引文类型为期刊(82.0oA)和图书(17.2%),普赖斯指数43.7%,作者自引率16.3%,期刊自引率9.1%,被引用频次前10位的中文期刊的引文量占引文总量的31.4%。结论:《中国针灸》是该领域高水平的专业学术期刊。引文类型以期刊为主,引文语种以中、英文为主,引文内容较新颖。但引文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3.
目的 探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载文作者、机构、地区分布情况,了解作者合作类型及特点,确定核心著者、核心机构和核心地区.方法 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该刊2006-2011年论文作者发文量、合作情况、地区分布、系统分布、核心作者、高产单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刊6年发表论文1 795篇,其中作者合著论文1 027篇,合著率57.21%,合作度2.23;独著论文768篇(42.79%).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819人,占第1作者总人数的70.90%;核心作者59人(5.12%),发表论文347篇(19.33%).高产单位15个,发文288篇(16.04%).北京、江苏和陕西地区的作者发表论文分别为502篇(27.97%)、138篇(7.69%)和133篇(7.41%),位居前3位.结论 该刊作者分布范围广,合作率高,并拥有一支实力雄厚,对刊物影响较大、造诣较深的活跃核心作者群,但核心作者数量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4.

Background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physical stress echocardiography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However, the prediction of mortality and major cardiac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exercise test positive for myocardial ischemia is limited.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physical stress echocardiography in the prediction of mortality and major cardiac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exercise test positive for myocardial ischemia.

Methods

This i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in which 866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exercise test positive for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who underwent physical stress echocardiography were studie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physical stress echocardiography negative (G1) or positive (G2) for myocardial ischemia. The endpoints analyzed were all‑cause mortality and major cardiac events, defined as cardiac death and non-fatal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sults

G2 comprised 205 patients (23.7%). During the mean 85.6 ± 15.0-month follow-up, there were 26 deaths, of which six were cardiac deaths, and 25 non-fat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ses. Th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mortality were: age, diabetes mellitus, and positive physical stress echocardiography (hazard ratio: 2.69;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20 – 6.01; p = 0.016). Th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major cardiac events were: age, previou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ositive physical stress echocardiography (hazard ratio: 2.75;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15 – 6.53; p = 0.022) and absence of a 10% increase in ejection fraction. All-cause mortality and the incidence of major cardiac ev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2 (p < 0. 001 and p = 0.001,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Physical stress echocardiography provides additional prognostic information in patients with exercise test positive for myocardial ischemia.  相似文献   
155.
目的:了解美国《口腔修复学杂志》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状况。方法:抽取了美国《口腔修复学杂志》2001年至2003年的论著448篇,对其所采用的统计方法进行总结、归类和分析。结果:2001年到2003年论著中的统计方法使用率分别为28.06%、48.34%、51.02%,逐年增加(χ2=29.453,P<0.001)。其中常用的统计方法依次为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非参数统计、t检验、直线相关与回归和χ2检验。结论:与国内文献相比,该杂志文献中较复杂的统计方法使用率以及使用多种统计方法的文章的比例较高,使用统计学方法的种类丰富。  相似文献   
156.
背景 专业学会的学术期刊所刊载的文章,反映出该学科领域的发展程度和方向。不同于通常的科研文章的“海选”式的系统评估,从学科期刊的角度评价,可以对学科、期刊和行业发展提出更有针对性的信息。目的 通过对国际上全科医学学科同行期刊的分析,了解全科医学科研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为中国全科医学学术研究和学术期刊管理提供有意义的借鉴。方法 有目的地选择和检索国际有代表性的全科医学/家庭医学专业组织的学术期刊,并提取其中2019年9月-2020年9月的期刊文章、研究主题、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等关键信息。结果 (1)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例,发表101篇文章,其中9篇为研究类文章,反映出全科学术期刊具有一定的响应性。(2)近一年10本期刊共发表文章1 524篇,发文量排在前4位的分别为《英国全科医学杂志》(BJGP)、《加拿大家庭医师》(CFP)、《澳大利亚全科医学杂志》(AJGP)、美国《家庭医学年报》(AFM)。(3)科研文章的发文量为463篇,占总发文量的30.4%。科研文章发文量以BJGP和AFM居多,其次是《斯堪的纳维亚初级卫生保健杂志》(SJPHC)、AJGP、新西兰《初级卫生保健杂志》(JPHC)、CFP。(4)10本期刊科研文章的第一作者来自25个国家/地区,排在前列的为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瑞典、挪威、马来西亚、荷兰、丹麦、芬兰。(5)106篇科研文章有明确的人口社会学特征服务对象,排序分别为老年人、儿童和青少年、妇女、弱势群体和族群。有107篇研究关注全科医学服务现在和未来的人力资源及所做工作,涉及全科医生/基本医疗服务提供者、全科团队成员、其他工作者、医学生和全科学员。有156篇文章的研究对象是具体疾病和问题人群,按照基层医疗国际分类第2版(ICPC-2),第1类为心血管系统疾病或问题,第2类为内分泌/代谢和营养疾病或问题,第3类为心理和精神疾病或问题,第4类为呼吸系统疾病或问题。(6)科研文章的研究问题多样化,涉及广泛。(7)科研文章涉及的干预或措施包括全科临床诊治、服务系统管理、评判思维、全科教育和领导、药物合理使用、多科学整合服务、电子化服务、质量与安全等。(8)科研文章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定量方法,占全部科研文章的61.3%(284/463)。在定量研究中,试验性研究有47篇,包括随机对照试验23篇、非随机对照试验24篇;余237篇(83.5%)定量研究为观察性研究,且161篇为未设立对照组的描述性研究。108篇(23.3%)科研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知情人个别深入访谈是采用最多的质性研究方法(72篇),其次为焦点小组访谈方法(11篇)。多种研究方法混合使用的科研文章为24篇(5.2%)。结论 全科医学学会期刊对社区需要具有一定的响应性,研究对象与社区健康需要相一致,并关注全科人力资源发展,研究问题和干预措施多样化。研究方法以定量观察研究为主,且质性研究文章超过文章总数的1/5。建议通过对国际学科文献的评价,进一步提高国内学科期刊的学科水平。  相似文献   
157.
目的分析《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1998至2013年发表的高被引论文特点。方法通过万方数据库查询《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1998至2013年发表论文的各篇被引次数(统计截至2013年12月31日),采用共时法中的百分比法确定高被引论文篇数。分析高被引论文的年份、作者、地域、栏目、主题词和基金项目分布情况。结果共纳入高被引论文140篇,占全部发表论文的5.43%(140/2580),总被引次数占全部发表论文的37.49%(2533/6757),均被引次数18.09次/篇。高被引论文发表年份2000至2005年所占比例最高,为77.86%(109/140)。作者数3~6之间的文章篇数所占比例最高,为65.00%(91/140);发表高被引论文3篇及以上者7名。北京、广东、上海为《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高被引论文主要产出地区。肿瘤核医学、内分泌系统核医学及中枢神经系统核医学栏目高被引论文篇数较多,分别占总篇数的16.43%、10.00%和9.29%。结论《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高被引论文具有发表时间、研究方向、作者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为杂志今后选题策划组稿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8.
目的 对SCI、PubMed源期刊有关针灸不良事件进行归纳、分析.方法 通过ISI web of knowledge网站在线检索Web of Science及PubMed数据库(1969~2010年)中有关针灸不良事件的文献.纳入个案报道、病例系列、调查研究及其他观察性研究,排除系统评价、翻译及临床试验论论文.结果 检...  相似文献   
159.
近代中医为沟通交流信息,谋求中医发展出路而创办期刊。期刊承载了这个时代大量的信息,"中西医论争"、"中医教育"、"中医疫病防治"是其讨论最多、最具特色的内容。近代中医期刊多由名医创办及执笔,并刊载大量名家医案,代表了这一时期较高的学术水平,动态反映近代中医医家革新思想,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史学价值和医学价值。但由于年代久远,期刊面临散失殆尽的危机,对于近代中医期刊的研究,笔者未见系统文献报道,亟待整理和挖掘。  相似文献   
160.
医院的医学期刊管理面临着编辑部管理体制、编辑队伍水平、稿件质量和外部生存环境等诸多现实问题。与医药企业合作办刊、重视与国外出版机构合作、创新期刊出版模式等已为国内一些办刊医院借鉴。通过研究期刊管理创新案例,总结国内对医学期刊管理最新观点,本文认为医院医学期刊管理应纳入医院科研管理框架;重点解决管理体制问题;走专业化、HA集团化、品牌化经营道路;建立高水平编辑队伍;加强国际交流;按国际规则办刊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