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984篇 |
免费 | 1065篇 |
国内免费 | 54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2篇 |
儿科学 | 445篇 |
妇产科学 | 195篇 |
基础医学 | 1565篇 |
口腔科学 | 162篇 |
临床医学 | 1125篇 |
内科学 | 1874篇 |
皮肤病学 | 198篇 |
神经病学 | 1040篇 |
特种医学 | 68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115篇 |
综合类 | 2125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1646篇 |
眼科学 | 305篇 |
药学 | 2270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746篇 |
肿瘤学 | 10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196篇 |
2022年 | 435篇 |
2021年 | 587篇 |
2020年 | 419篇 |
2019年 | 359篇 |
2018年 | 383篇 |
2017年 | 449篇 |
2016年 | 541篇 |
2015年 | 565篇 |
2014年 | 907篇 |
2013年 | 1271篇 |
2012年 | 901篇 |
2011年 | 1022篇 |
2010年 | 835篇 |
2009年 | 756篇 |
2008年 | 773篇 |
2007年 | 726篇 |
2006年 | 715篇 |
2005年 | 645篇 |
2004年 | 558篇 |
2003年 | 483篇 |
2002年 | 367篇 |
2001年 | 334篇 |
2000年 | 278篇 |
1999年 | 211篇 |
1998年 | 182篇 |
1997年 | 169篇 |
1996年 | 171篇 |
1995年 | 119篇 |
1994年 | 125篇 |
1993年 | 101篇 |
1992年 | 115篇 |
1991年 | 91篇 |
1990年 | 77篇 |
1989年 | 78篇 |
1988年 | 75篇 |
1987年 | 58篇 |
1986年 | 52篇 |
1985年 | 62篇 |
1984年 | 58篇 |
1983年 | 57篇 |
1982年 | 42篇 |
1981年 | 43篇 |
1980年 | 36篇 |
1979年 | 35篇 |
1978年 | 19篇 |
1977年 | 16篇 |
1976年 | 14篇 |
1974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合并腹部损伤的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将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理论由传统的单纯腹部损伤救治扩展到多发伤综合救治的角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并有腹部损伤的多发伤586例,其中应用了损伤控制技术138例,占24.3%.控制出血是DCS的首要任务,包括:腹部填塞(abdominal packing,AP)止血34例;双侧髂内动脉结扎56例,双侧髂内动脉栓塞8例,肝固有动脉结扎或栓塞48例(其中栓塞4例);脾动脉栓塞2例;腹内血管修补或结扎32例次(髂内动脉结扎25例次).控制污染是DCS的第2个主要目的:胰部分切除或内外引流24例次、十二指肠修补或憩室化15例次、膀胱修补造口36例次.上述简化手术完成后,患者送ICU,并立即开始继续复苏.争取在72小时内进行再次确定性手术.结果 138例采用DCS救治,存活101例,死亡率26.8%(37/138),死亡组ISS评分平均值41.6分.早期死因为颅脑损伤3例,急性大失血22例、腹腔间隙综合征1例,颈椎损伤高位截瘫2例.结论 合理使用DCS技术,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使病人安全度过创伤的急性反应期,是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一次力竭性离心运动后大鼠腓肠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时相变化与运动后肌纤维间毛细血管增生及运动性肌损伤(EIMD)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60只,分为10组:安静对照组和运动后即刻、1h、2h、3h、4h、1天、3天、5天、10天组,每组6只。运动方式采用跑台运动,速度16m/min,坡度-16°;运动100min,休息5min,再运动100min。实验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腓肠肌VEGF蛋白表达水平,并观察其腓肠肌血管增生和形态学结构变化。结果:(1)一次力竭性离心运动后大鼠腓肠肌VEGF蛋白较对照组表达增加,2h达到峰值(P<0.01),3h、4h、1天、3天时保持高表达(P<0.05),5天和10天时基本恢复至基础水平。(2)光镜下一次力竭性离心运动后第1、3天大鼠腓肠肌形态学结构异常最明显,10天时基本恢复正常。(3)光镜下一次力竭性离心运动后3天至10天时可见大鼠腓肠肌肌纤维间血管增生较明显。结论:一次力竭性离心运动后大鼠腓肠肌VEGF蛋白表达增加,5天至10天恢复到基础水平。肌纤维间血管增生滞后于VEGF蛋白表达升高,随着血管明显增生,腓肠肌损伤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外源性硫化氢(H2S)对大鼠肢体爆炸伤后继发性肺损伤的作用,探讨H2S在肢体爆炸伤后继发性肺损伤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大鼠肢体爆炸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3组(n=8/组):正常对照组(Ⅰ)、单纯致伤组(Ⅱ)和致伤+外源性H2S组(Ⅲ);伤后6小时取标本。测定血浆和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浓度,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丙二醛(MDA)浓度;观察肺脏病理学变化。结果致伤后6小时大鼠血浆和肺组织TNF-α、IL-6、IL-10浓度和肺组织MDA浓度及MPO活性显著升高(P〈0.01,VSI),肺充血、水肿和炎细胞浸润明显;给予硫氢化钠(NaHS)处理后伤鼠血浆和肺组织TNF-α、IL-6、IL-10和肺组织MDA浓度及MPO活性显著降低(P〈0.05,vsⅡ),肺充血、水肿和炎细胞浸润程度较单纯致伤鼠明显减轻。结论肢体爆炸伤可引起大鼠严重的继发性肺损伤;而早期给予外源性H2S可明显抑制肺脏炎性损伤和氧化损伤,减轻肺充血、水肿和炎细胞浸润程度,从而减轻继发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基于拉曼光谱技术,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对Fenton’s试剂诱导人精子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建立氧化损伤精子模型,给予肉苁蓉苯乙醇苷(剂量分别为0.1、0.01、0.001μg/mL)保护处理后,采用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技术,检测分析精子核部DNA的变化情况。【结果】 Fenton’s试剂致使人精子细胞核拉曼光谱的强度和峰位移发生显著变化,给予肉苁蓉苯乙醇苷保护处理后,这种变化被抑制,且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结论】肉苁蓉苯乙醇苷对氧化损伤人精子DNA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5.
金实教授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伴中枢神经损害癫痫发作病理因素以风、痰、瘀、毒为主,常用经验方定痫汤加减;以发作性头痛为特点的中枢神经损害患者,配合经验方活血定痛汤加减;中枢神经损害症状不严重者,标本同治,以益肾化毒的狼疮方合定痫汤治疗。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对青年高血压靶器官损伤患者的诊疗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青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依据患者是否伴发其他病症、器官损伤等因素,将入选患者划分为观察A组及观察B组各50例,观察A组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伴靶器官损伤组,观察B组为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健康体的青年50例设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入选3组均进行24h动态生命体征以及心电图监测,对其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A、B组SDNN、TRIA、SDNN5、PNN5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SDNN、SDNN5、TRA、SDANN明显低于观察B组(P<0.05);观察B组各项心率变异性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A、B组间PNN50比较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HRV分析可对青年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患者病情进行及早诊断,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多梳基因蛋白EZH2对鼻腔NK/T淋巴瘤细胞放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MTS实验测定NK/T淋巴瘤细胞株SNK6对吉西他滨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利用线性二次模型拟合测定干扰EZH2对SNK6细胞的放疗增敏比(SER);通过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和 PARP的断裂带的水平;用免疫荧光检测EZH2干扰后对放射引起的DNA损伤的影响.结果 干扰EZH2降低吉西他滨的IC50约为2.54倍,并提高吉西他滨药物引起的凋亡.沉默EZH2能够提高SNK6细胞的放疗敏感性,SER=5.855;提高射线引起的细胞凋亡,并增加细胞凋亡蛋白断裂带的产生;增加射线诱导的DNA损伤.结论 EZH2可以提高NK/T淋巴瘤细胞的放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凝血变化特点及早期干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5年8月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100例,将实施早期干预的患儿设置为干预组,不实施早期干预的患儿设置为对照组。再选取同期出生的健康新生儿50例,比较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儿与健康新生儿凝血变化特点,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智力指数(MI)和发育商评分(DQ)。结果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儿PLT、Fbg水平较健康新生儿显著较低(P0.05),PT、aPTT、D-D水平较健康新生儿显著较高(P0.05);干预组新生儿的MI评分较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干预组新生儿DQ评分较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结论患有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新生儿凝血功能会受到影响,实施早期干预能改善患儿预后,降低脑瘫及智力发育落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9.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5):425-428
高树中重视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应用的有机结合,倡导针药并用,内外合治。以高老师将《黄帝内经》与临床相结合为例,摘选其针药并用,结合脏腑经络辨证、面部全息理论等方法,辨治痉挛性斜颈、视神经损伤及顽固性心悸三则验案,介绍高老师临床诊疗思路及遣方用穴特色。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明确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损害与RhoA、ROCK-1的相关性,探讨针刺干预SHR脑保护的Rho通路机制。[方法] 将SHR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太冲穴组,WKY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太冲穴组针刺干预4周,其余两组在干预期内给予相同程度、相同时长的抓取。观测各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改变;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中RhoA、ROCK-1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干预周期内,正常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均处于正常血压范围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均较高,且有随着周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太冲穴组可有效降低收缩压,有降低舒张压、平均压的趋势。模型对照组较正常对照组脑组织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坏死及间质水肿程度加重,RhoA、ROCK-1表达升高;太冲穴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脑细胞排列规则,细胞坏死及间质水肿消失,RhoA、ROCK-1表达下降。[结论] 针刺太冲穴能有效降低SHR血压,改善脑损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hoA/ROCK-1信号通路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