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90篇 |
免费 | 136篇 |
国内免费 | 4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9篇 |
妇产科学 | 121篇 |
基础医学 | 59篇 |
口腔科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100篇 |
内科学 | 386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22篇 |
特种医学 | 20篇 |
外科学 | 69篇 |
综合类 | 325篇 |
预防医学 | 112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462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68篇 |
肿瘤学 | 10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64篇 |
2021年 | 124篇 |
2020年 | 95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74篇 |
2017年 | 77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92篇 |
2014年 | 226篇 |
2013年 | 170篇 |
2012年 | 124篇 |
2011年 | 123篇 |
2010年 | 98篇 |
2009年 | 75篇 |
2008年 | 77篇 |
2007年 | 53篇 |
2006年 | 69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6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8):5-8+13
目的观察滋肾调肝活血调周法、二甲双胍片以及两者联合用药对PCOS患者的临床血清内脂素(Visfatin及瘦素(Leptin,L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10月我院妇科门诊PCOS患者共114例,辨证为肾虚肝郁型。随机分成三组,即中药组(37例)、西药组(38例)、中西药结合组(39例),统一治疗3个月。比较各组治疗前后Visfatin及LP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Visfatin及LP水平均有下降,其中中西药结合组下降更明显(P0.05)。西药组Visfatin较中药组下降更明显(P0.05),而中药组LP较西药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前后,中药组Visfatin及西药组L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调肝活血调周法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PCOS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其体内Visfatin及LP水平,这或是发挥其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的作用的内在机制。中西药结合治疗PCOS时,效果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2.
邱晶晶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9,17(2):26-29
目的 观察Vit B12与叶酸对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的缓解作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子洲县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入住的16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时均使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将其中额外服用Vit B12和叶酸的9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剩余单纯二甲双胍治疗的7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长期服用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血清Vit B12、叶酸、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家族史、平均病程及平均疗程中未见显著差异(P>0.05),提示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服药不良反应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腹胀、头痛及恶心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呕吐及低血糖中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相关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Vit B12、叶酸、Hcy、SOD及GSH水平分别为(351.17±65.42)pmol/L、(5.33±1.26)μg/L、(107.29±36.92)ng/L、(62.69±21.05)×103U/L及(152.08±33.09)mg/L;对照组Vit B12、叶酸、Hcy、SOD及GSH水平分别为(402.61±72.09)pmol/L、(3.91±1.03)μg/L、(146.77±45.09)ng/L、(86.47±22.63)×103U/L及(192.71±36.95)mg/L;两组患者在Vit B12、叶酸、Hcy、SOD及GSH水平中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协同服用Vit B12与叶酸能够有效降低二甲双胍长期服用带来的不良反应,以腹胀、头痛及恶心为主;该作用可能与Vit B12与叶酸协同机体代谢降低Hcy和提高SOD及GSH水平,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有关,为临床上长期服用二甲双胍患者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带来新的实验依据和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二甲双胍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使用三因子(TNF-α、IL-1α、C1q)诱导产生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RT-qPCR及Westernblot检测补体3(C3)的表达;使用5、10、20 mM浓度的二甲双胍处理,Westernblot检测星形胶质细胞中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水平;采用AMPK抑制剂Compound C处理,检测AMPK和STAT3磷酸化水平。结果 形态学及RT-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三因子处理改变了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并显著提高了C3的表达(P<0.05),表明成功建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模型。RT-qPCR结果及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二甲双胍对C3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P<0.05)。在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过程中,与对照组相比,AMPK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使用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处理后,AMPK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同时信号传导及STAT3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AMPK抑制剂Compound C处理后显著抑制了二甲双胍导致的AMPK活性升高及STAT3活性降低,同时抑制了C3表达下调(P<0.05)。结论 二甲双胍通过AMPK/STAT3信号通路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异氟醚麻醉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 156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分两部分进行实验.①血糖检测:这部分实验分两步进行.首先,28只小鼠按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未禁食组(n组)和禁食12 h组(f组);各组再分为2个亚组,对照组(Cn组/Cf组),麻醉组(An组/Af组).进一步实验使用56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组和f组,每组28只.两组均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个亚组,Cn组/Cf组,An组/Af组,二甲双胍组(Mn组/Mf组)和二甲双胍麻醉组(MAn组/MAf组),每亚组均为7只.Mn组、Mf组、MAn组和MAf组于麻醉前1.5 h腹腔注射二甲双胍40 mg/kg,An组、Af组、MAn组和MAf组均行异氟醚6h麻醉.通过尾静脉取血检测围麻醉期各时间点血糖值.②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系统(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etecting system,Q-PCR)检测:共72只小鼠.各亚组分组方法同上,分别于麻醉1、4、6h取材下丘脑,每组每个时间点取3只.Q-PCR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两个亚型AMPKα1、AMPKα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血糖水平变化:与n组比较,f组小鼠血糖显著降低[(8.25±1.02) mmol/L比(6.46±0.65) mmol/L,P<0.05].在f组和n组中,麻醉组小鼠均出现血糖水平升高;与Cn组和Cf组比较,An组和Af组分别在麻醉0.5、1、2h和1、2、3h升高(P<0.05);分别与Cn组和Cf组比较,Mn组和Mf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n组和MAf组均于麻醉2h开始出现低血糖并持续(P<0.05),这种差异分别在麻醉结束4h和1h后消失.下丘脑AMPK mRNA表达:1h,与Cf组比较,MAf组AMPKα1和AMPKα2mRNA表达下调(P<0.05);4h,与Cn组和Cf组比较,An组、MAn组和Af组AMPKα1表达下调(P<0.05),AMPKα2 mRNA表达在MAf组降低(P<0.05);6h,与Cn组和Cf组比较,AMPKα1和AMPKα2在An组和MAn组、Af组和MAf组mRNA表达都降低(P<0.05).结论 长时程异氟醚麻醉可使小鼠血糖呈“先高后低”改变,二甲双胍预处理后麻醉小鼠可出现持续低血糖,这一过程与下丘脑AMPK转录活性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苍附导痰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 年5 月~2019 年1 月在我院治疗的80 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入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联合苍附导痰汤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HomaIR 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HomaIR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SH(5.62±0.42)U/L,LH(7.52±1.78)U/L,T(48.21±9.23)nmol/L,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SH、LH 及T 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苍附导痰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确切,且降低胰岛素抵抗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肥胖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及脂代谢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广泛应用此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干预研究,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例,二甲双胍治疗组22例,予以二甲双胍0.25g,3次/日口服,疗程8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BMI、胰岛素、血尿酸及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二甲双胍组合并痛风者中疼痛症状有所改善,病程中无反复,3例黑棘皮症者皮肤症状明显好转,4例IGT者血糖恢复正常,BMI指数及腰臀比明显下降,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均显著下降。结论二甲双胍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而有效治疗肥胖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代谢紊乱,减少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糖耐量受损(IGT)人群药物干预与非药物干预对糖尿病发病率的作用,观察吡格列酮对糖耐量受损IGT干预治疗的疗效。方法200例住院或门诊经口服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证实为IGT的病人,分成对照组、饮食加运动组、阿卡波糖组、二甲双胍组和吡格列酮组,进行1年干预治疗研究。结果初访时5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1年后,对照组空腹血糖FPG无变化,OGTT后2小时血糖2hPG轻度升高,每年糖尿病发病率为12.0%;饮食加运动组FPG及2hPG轻度下降,每年糖尿病的发病率为10.0%,阿卡波糖组、二甲双胍组和吡格列酮组FPG及2hPG均有显著下降,每年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4.3%、2.2%和2.0%。药物组1年末平均FPG与对照组、饮食加运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吡格列酮组改善胰岛素敏感指数与其余4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IGT干预治疗中,药物干预治疗可达到显著地减少糖尿病发生的效果。吡格列酮在IGT干预治疗中剂量小,胰岛素敏感性增强优于其他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合并NAS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组患者口服二甲双胍,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hPG、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血乳酸、体质量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观察其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FIns、BMI、HOMA-IR、ALT、AST、TG、T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FBG、2hPG、HBA1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NASH的一种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Aleksei Viktorovich Novik Svetlana Anatolievna Protsenko Irina Alexandrovna Baldueva Lev Michailovich Berstein Vladimir Nikolaevich Anisimov Irina Nikolaevna Zhuk Anna Igorevna Semenova Dilorom Khamidovna Latipova Elena Viktorovna Tkachenko Tatiana Yurievna Semiglazova 《The oncologist》2021,26(5):364-e734
Lessons Learned
- Melatonin did not increase the efficacy of systemic chemotherapy in melanoma.
- Metformin did not increase the efficacy of systemic chemotherapy in melanoma.
20.
Micronucleus (MN) assay was performed on the exfoliated urothelial cells to detect the genotoxic effects of the anti-hyperglycemic drugs, metformin and glimepiride in T2DM patients and to use it as a biomarker for DNA damage by assessing the frequency of micronuclei in the exfoliated urothelial cells. A total of 201 subjects (147 T2DM patients & 54 Normal cases) were selected from diverse age groups (25–75 years) and the mean MN frequency was examined per 1000 cells in all the subjects. Relative to the control group (5.02 ± 1.01), an increased MN frequency was observed in females (26.15 ± 2.15) when compared to males (23.08 ± 2.09) in T2DM patients. Furthe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profound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MN in the patients using metformin alone (23.02 ± 4.44), or combination of metformin & glimepiride (24.98 ± 2.87) than to the subjects using glimepiride alone (17.52 ± 3.28). It has been proven by this simple, reliable and non-invasive method that metformin has a potential role in causing genotoxicity and that the MN observed in exfoliated urothelial cells could be used as a reliable biomarker in monitoring the genotoxic risk of the anti-hyperglycemic drug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