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3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353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631篇
内科学   396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04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152篇
综合类   354篇
预防医学   443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217篇
中国医学   572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294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309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195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409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论"三体"战略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贯彻健康观念“前移”、防治重心“下移”的方针,凸显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优势和方法优势。在现代社会发展的今天,实施中医“治未病”的“主体、实体、整体”战略,有利于发挥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完善中医“治未病”体系。  相似文献   
42.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古代方剂中治疗阴虚证方剂的用药规律,为临床以阴虚为基础证候疾病的辨治施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已上市经典名方数据库”,筛选治疗阴虚证的处方,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统计用药频次、药物性味归经,并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寻找核心组方。采用MATLAB进行中药关联...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肝癌的用药规律,为肝癌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搜集2002-2012年公开发表的中文临床与实验研究文献,运用频数统计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文献中所用中药频次由高到低的是白术,黄芪,茯苓,柴胡,甘草等;实验研究文献所用中药频次由高到低的是黄芪,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甘草,茯苓等。临床用药两两配伍的频次由高到低是白术配伍茯苓、白术配伍黄芪、黄芪配伍党参、黄芪配伍当归、黄芪配伍茯苓等。常用药物类别主要为补虚药,其他常用类别为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消食药等。结论:治疗肝癌中医用药有一定的规律,主要以补虚药为主,配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同时结合辨证的具体情况配伍其他类别的中药。  相似文献   
44.
目的照观察针药结合与单纯西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PS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开放性对照研究方法,将93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针药组30例、百忧解A组30例、百忧解B组33例.针药组口服百忧解20 mg/d并加以针刺,百忧解A组口服百忧解20 mg/d,百忧解B组口服百忧解20~40 mg/d;三组治疗时间均为42 d,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副反应观察量表(TESS)分别观察三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针药组有效率为86.7%,百忧解A组为63.3%,百忧解B组为87.9%,针药组疗效优于百忧解A组,与百忧解B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百忧解B组高于针药组.结论药并用是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一种疗效确切且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录的治疗脾胃不和证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脾胃不和证的方剂,统一和规范药物名称,筛选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脾胃不和证的处方用药的规律。结果:筛选出的186首方剂,涉及175味药物,使用频次10的药物40味,以性温、味辛、归脾经类药物最多;支持度个数设置为37(20%),得到常用药对及组合21个;熵层次聚类方法,得到用于新方聚类的核心组合34个,聚合成潜在新方17个;含有甘草的方剂共计124首,涉及药物127味,支持度个数设置为74(60%),得到常用药对及核心组合18个。结论:脾胃不和证用药多为补气药、理气药、温中药、化湿药,以性温、味辛、归脾经的药物为主;异功散可作为治疗脾胃不和证的基础方;益气健脾,理气和胃、燥湿化痰、温中散寒为脾胃不和证的核心治法。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均100例。常规组对象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药物治疗依从性明显的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明显的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其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效果,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分析既往脑梗死人群的生活方式及用药情况,探讨其中医证候特点,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方法,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花乡社会卫生服务中心收集既往脑梗死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447例,记录其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用药情况及中医证候量表。结果:目前仍在吸烟男性占46.71%,女性占7.46%,经常饮酒的男性占28.95%,女性占2.71%,仍在吸烟、经常饮酒的男性数量明显大于女性(P0.01);口味偏油的男性占17.11%,女性占9.15%,男性数量明显大于女性(P0.05);常喝牛奶或酸奶的男性占29.61%,女性占43.39%,男性数量明显小于女性(P0.01);筛查人群合并高血压病的人群占72.71%,合并血脂异常的男性占54.61%,女性占68.81%,男性数量明显小于女性(P0.01),合并糖尿病的人群占31.54%;服用降压药人群与患高血压病的人群比率为85.85%,服用降脂药人群与患血脂异常的人群比率为40.56%,服用降糖药人群与患糖尿病的人群比率为84.40%;既往脑梗死人群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痰湿70.25%,气虚39.82%,阴虚21.25%,内火15.21%,内风8.95%,血瘀6.71%。结论:既往脑梗死人群生活方式、用药情况需要改进,存在药物使用不合理的现象。  相似文献   
49.
目的:使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从瘀论治脑外伤后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获得相关文献并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对核心药物、药对(组)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中医药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文献共118篇,涉及128份处方与184味中药,药物出现频次累计2 025次,使用频次前10位的中药是当归、川芎、赤芍、黄芪、桃仁、红花、半夏、甘草、天麻、石菖蒲;药性以“温”为主,五味中以“甘”为主,且归肝经的中药较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1个支持度较高的中药组合,“桃仁-红花”为核心药对。系统聚类分析共得到5个聚类,因子分析得到8个公因子。结论:中医药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用药规律以活血化瘀药为主,辅助以理气药、补虚药、安神药等,药物间关联多以桃红四物汤的组方为核心,着重选择药性偏温,味辛甘并归肝经的中药。  相似文献   
50.
妊娠期常用中药遗传安全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中医妇科妊娠期安全用药理论的基础上,对近十年来妊娠期常用中药的遗传安全性研究进行整理和分析:(1)中医历来重视妊娠期用药的安全性,自古即有妊娠禁忌药的记载;(2)遗传安全性试验的技术、方法日趋成熟;(3)目前中药的安全性研究已逐渐展开,在妊娠期常用方药中,单味药研究较少;复方几乎空白;(4)中药遗传安全性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尚未统一,安全性评价也无公认标准,构建符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的安全性评价体系迫在眉睫,妊娠期广泛使用的方药遗传安全性研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