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1.
目的 调查新疆克拉玛依地区蜱种类及其携带病原体。方法 于克拉玛依市不同区采集游离蜱和寄生蜱,鉴定蜱种类,利用荧光定量PCR或套氏PCR/半套氏PCR检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蜱传脑炎病毒、巴贝斯虫/泰勒虫、贝氏立克次体、查菲埃立克次体、恙虫病东方体和伯氏疏螺旋体等9种病原体。结果 共采集蜱683只,分3属3种,其中亚东璃眼蜱数量(n=362)最多,其次为银盾革蜱(n=311)、图兰扇头蜱(n=10)。银盾革蜱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阳性率为3.2%(10/311),巴贝斯虫的阳性率为1.0%(3/311);亚东璃眼蜱中巴贝斯虫的阳性率为0.8%(3/362),泰勒虫阳性率为0.3%(1/362);其他病原体检测结果均呈阴性。PCR扩增阳性基因序列分析显示银盾革蜱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阳性与劳氏立克次体最相关,银盾革蜱和亚东璃眼蜱携带驽巴贝斯虫。结论 新疆克拉玛依地区优势蜱为亚东璃眼蜱和银盾革蜱,银盾革蜱携带劳氏立克次体,银盾革蜱和亚东璃眼蜱携带驽巴贝斯虫,提示该地区存在斑点热、巴贝斯虫病的自然疫源地,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这些蜱携疾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蛉种组成、蛉的栖性、活动、吸血和生殖等生态习性调查研究的结果,为确定当地大沙鼠体内的利什曼原虫以及人群中的皮肤型利什曼病的传播媒介、媒介能量等,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査克拉玛依地区散养犬感染鼠疫情况,为当地鼠疫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检验犬只血清鼠疫F1抗体滴度。结果采集的13份犬血清中阳性血清1份,阳性率为7.69%。结论克拉玛依地区散养犬参与了动物鼠疫的流行,当地人群存在感染鼠疫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克拉玛依市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情况,为下一阶段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发的终期评估调查表,收集全市4个区2002~2008年相关资料,汇总分析。结果通过项目的实施,全面引进和推行了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加强了各级政府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明显提高了结核病防治综合能力,新涂阳病人登记率由2002年的26.5/10万下降到2008年的14.8/10万,涂阳病人免费治疗率达到100%,涂阳病人治愈率达到94.5%。结论项目实施取得显著成效,为克拉玛依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建立了长效机制;但全市各区结核病防控工作水平不平衡,防控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5.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弓形体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间接血凝(IHA)试验法,对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弓形体病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测人群血清4415份,阳性数228份,阳性率5.16%。其中汉族阳性率4.80%,维吾尔族阳性率5.22%,蒙古族阳性率6.44%,哈萨克族阳性率8.48%,哈族高于汉族(P<0.01)和维族(P<0.05)。IHA阳性孕产妇异常孕产率高于阴性孕产妇异常孕产率(P<0.01,RR=3.03)。牧民、农民阳性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检测动物血清1145份,牛、羊阳性率高于猪和鸡。并分析了人群和动物之间相互感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克拉玛依地区皮肤利什曼病的临床类型及病理。方法:分析整理1988—1994年确诊的90例皮肤利什曼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该病主要临床类型可分为丘疹、斑块、溃疡性结节和结节性痒疹型4种。丘疹及斑块型主要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巨噬细胞聚集和炎症反应;溃疡性结节型是皮肤组织坏死、液化及脱落,溃疡边缘的真皮层呈充血和水肿,并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在浸润区内可查见原虫;结节性痒疹型主要是真皮层形成结核样结节,利什曼原虫很少。患者的血象正常,B超检查脾脏的大小与当地正常人无明显差异。结论:克拉玛依地区皮肤利什曼病有丘疹、斑块、溃疡性结节及结节性痒疹型4种临床类型,且各有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大沙鼠洞、旷野及人房等不同场所内白蛉自然感染利什曼原虫的情况、蛉体内原虫对实验动物的致病特征以及用利什曼原虫McAb的dot-ELISA法对白蛉自然感染的利什曼前鞭毛体的检测结果;并结合4年来对当地白蛉的生态和大沙鼠体内的利什曼原虫对白蛉的感染性等一系列的调查研究,证实蒙古白蛉和安氏白蛉为克拉玛依大沙鼠体内利什曼原虫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