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13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27篇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 探讨苦参与白土苓配伍的合理性。 方法: 采用小鼠体内抑瘤、镇痛、止血、抗炎四种模型,比较复方苦参注射液(含生药15,7.5,3.75 g·kg-1)、苦参注射液(含生药10.5,5.25,2.63 g·kg-1)、白土苓注射液(含生药4.5,2.25,1.13 g·kg-1)与药效的关系。 结果: 复方苦参注射液、苦参注射液具有明显的体内抑瘤(高、中剂量)、镇痛(高、中剂量)、抗炎(高剂量)作用和止血作用(高剂量);白土苓注射液仅有一定的镇痛(高、中剂量)、缩短凝血时间(高剂量)作用;苦参与白土苓配伍为复方苦参注射液后,可增强苦参的抑瘤作用(高、中、低剂量),可提高苦参的镇痛作用强度和作用时间,缩短凝血时间(高剂量)和出血时间(高剂量),并提高苦参的抗炎作用(高、中、低剂量)。 结论: 苦参和白土苓配伍应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配伍应用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73.
复方苦参注射液配伍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苦参与白土苓配伍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小鼠体内抑瘤、镇痛、止血、抗炎四种模型,比较复方苦参注射液(含生药15,7.5,3.75 g·kg-1)、苦参注射液(含生药10.5,5.25,2.63 g·kg-1)、白土苓注射液(含生药4.5,2.25,1.13 g·kg-1)与药效的关系.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苦参注射液具有明显的体内抑瘤(高、中剂量)、镇痛(高、中剂量)、抗炎(高剂量)作用和止血作用(高剂量);白土苓注射液仅有一定的镇痛(高、中剂量)、缩短凝血时间(高剂量)作用;苦参与白土苓配伍为复方苦参注射液后,可增强苦参的抑瘤作用(高、中、低剂量),可提高苦参的镇痛作用强度和作用时间,缩短凝血时间(高剂量)和出血时间(高剂量),并提高苦参的抗炎作用(高、中、低剂量).结论:苦参和白土苓配伍应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配伍应用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74.
强调了医疗机构防范药学风险的重要性,并分析了药学风险的特征,从加强责任意识、提高管理水平、进行药品风险评价以及规范药学管理等方面对风险防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5.
目的:通过对医院药品费用影响因素地分析,构建医院药品处方合理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利用典型抽样与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具有典型代表性病例;利用专家咨询的Delphi法,确立评价指标。结果:在对药品处方合理性影响因素分析时,筛选了5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结论:文章对药品处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与量化,为改善药品处方合理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6.
郑奇光  游凯  何朝  赵莹颖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816-2818
目的了解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生活方式及作业方式,找出危害其健康的因素;分析调查对象的健康需求,提出干预措施,提高其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形成率。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法对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和健康知信行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被调查对象28.6%超重,8.2%肥胖。男性吸烟率为39.5%。31.6%男性经常饮酒。31.6%缺乏锻炼。膳食中钠盐和食用油摄入过多、不吃早餐、常吃咸菜腌菜和油炸食品、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等。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结论结合职工健康状况,应在单位内部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帮助职工合理安排工作节奏,调节生活规律,特别是合理饮食,适当锻炼,改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77.
 目的 了解喜炎平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同时向临床药师推介有限理性决策模型的运用。方法 利用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回顾性分析、评价喜炎平注射液的使用情况。结果 329例中,有230例分布于儿科,占总数的69.9%;用于上呼吸道感染229例(69.3%),小儿腹泻85例(25.8%),手足口8例(2.4%),2.4%的病例为超说明书用药;89.06%的病例联合应用抗生素,但医嘱中未标示冲洗输液管以及滴速控制等。结论 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可作为喜炎平注射液合理应用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预防保健机构技术支持与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果的关系。方法 2010年6-9月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调查青岛市所辖的区市疾病预防控制(疾控)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和负责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合作关系上,认为目前与社区机构合作关系良好疾控部门有34.7%,妇幼机构有31.9%,社区机构人员中有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0,P<0.05)。仅有33.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25.0%妇幼机构将项目技术指导纳入2010年工作计划;疾控部门中72.2%的调查对象认为开展技术指导时不顺利,妇幼机构中则有68.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53.8%的调查对象认为需要上级部门协调,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χ2=8.107,P<0.05)。有58.3%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建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信息报告制度;90.3%的疾控部门工作人员,91.7%的妇幼机构工作人员和87.9%的社区工作人员认为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获得社区项目进展信息有障碍。所调查的12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妇幼保健机构共开展项目技术指导165次,平均(13.75±9.46)次;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12次,平均指导(26.00±16.7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保健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间的合作关系欠佳,两者间的技术指导工作开展多不顺利,信息沟通也多存在障碍。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分析益阳市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处方行为及影响因素,并对其行为进行综合评价,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益阳市21家基层医疗机构,每家机构每月随机抽取15张处方,一年共3 780张,逐一登记处方信息,分析评价处方行为。结果:每张处方平均用药种数和注射剂处方百分率超过国际标准。未成年患者多重用药、抗生素、激素和注射剂处方使用率较高,女性患者基本药物使用率较高,夏、秋季抗生素、激素使用率较高,乡镇卫生院多重用药、抗生素、注射剂和基本药物使用率较高,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多重用药处方使用率较高,呼吸系统疾病抗生素、激素和静脉注射处方使用率较高。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水平为中上等。结论:益阳市基层医疗机构处方合理用药水平整体较好,但仍面临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和注射剂处方百分率超过国际标准的双重挑战,基层医师应严格规范处方用药行为。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医院输血病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提高临床输血病历质量。方法调查某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324份输血病历,按医院等级评审细则"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要求拟调查表,调查评估时逐一分类填写,最后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发现输血前使用抗过敏药203例(62.7%),输血治疗前指征掌握过宽63例(19.4%),输血后无疗效评估100例(30.9%),输血病程记录不合格96例(29.6%),出院病历首页记录不全90例(27.8%),输血治疗同意书填写不全48例(14.8%);212份内外科病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输血治疗过程记录、无输血护理记录、无输血适应证等,成分输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用血次数多、用血适应证偏宽。输血病历甲级率为20.1%,乙级率61.1%,丙级率18.8%。结论临床医师掌握输血指征欠佳,存在输血不合理、输血后无评估,不重视输血病历书写,以及输血前普遍存在使用抗过敏药等问题,应引起临床医师及医院质管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