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206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104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01.
武辉  全健  雷斌 《安徽医药》2018,22(10):1983-1985
目的 研究关节腔和静脉联合应用氨甲环酸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疗效及出血量的影响。 方法 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陕西省中医医院共收治86例行TKA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在止血带松动前20 min行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0 mg·kg-1)溶液100 mL,术后经引流管向关节腔直接注射1.0 g氨甲环酸,引流管夹闭1 h后行负压吸引;对照组患者在止血带松动前20 min行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 mL,术后经引流管向关节腔直接注射1.0 g氨甲环酸,引流管夹闭2 h后行负压吸引。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后失血量、凝血功能、临床资料及输血率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 结果 术后观察组在显性失血量与阴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5.674,6.519,7.767;P<0.001,<0.001,<0.001);术后两组患者在凝血酶原时间(PT)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及D-二聚体(D-D)等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8,0.786,1.537;P=0.797,0.434,0.128);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比容及血体积改变等方面明显不同(t=2.128,3.637,14.604;P=0.036,0.001,<0.001);术后两组患者DVT发生率(观察组为13.95%,对照组为18.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输血率观察组(13.95%)明显低于对照组(39.53%)(χ2=7.182,P=0.007)。 结论 关节腔和静脉联合应用TXA对人工膝关节手术患者治疗中,有效降低了术后患者出血量,改善了患者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比容及血体积,同时还有效降低了患者术中及术后输血率,且不增加DVT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02.
目的:探讨硬膜外注射配合手术复位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观察体感诱发电位在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将46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注射组23例和常规治疗组23例,疗程3-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1d、1周及疗程结束 后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疼痛进行评估,对症状、体征进行临床评定,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并复查双下肢体感诱发电位。结果:硬膜外注射即对止痛效果明显,可缩短疗程,配合手法复位治疗,疗效显著,优良率占82.6%。两组患者患侧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治疗后均有改善。结论:硬膜外注射配合手法复位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体感诱发电位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及疗效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703.
臭氧与胶原酶盘内联合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臭氧与胶原酶盘内联合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选择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1例,按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I组为臭氧与胶原酶盘内联合注射,87例;Ⅱ组为臭氧盘内注射,65例;Ⅲ组为胶原酶盘内注射,39例,治疗后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结果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突出间隙、突出类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并发症,I、Ⅱ、Ⅲ组分别为5.7%、6.1%、71.1%。Ⅲ组分别与I组与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疼痛加重率分别为2.3%、3.1%、61.5%,Ⅲ组注射后疼痛加重发生率分别与I组、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均于治疗6个月后进行随访,I、Ⅱ、Ⅲ组有效率分别为96.6%、90.7%、89.7%。优良率分别为85.1%、73.8%、74.4%。Ⅱ、Ⅲ组治疗后有效率及优良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与I组治疗的有效率及优良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与胶原酶盘内联合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于单纯臭氧盘内注射及单纯胶原酶盘内注射,并发症少于单纯臭氧盘内注射及单纯胶原酶盘内注射,是一种较好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04.
背景高血糖危象是糖尿病的急危重症,治疗上体现个体化,降糖使用的胰岛素为小剂量静脉滴注,但相关研究指出全程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泵同样能起到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注射泵的效果,且使用更加简易方便。目的探讨治疗非昏迷高血糖危象患者时使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注射泵及胰岛素皮下注射泵的血糖缓解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住院治疗的高血糖危象患者115例,其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72例,高渗高血糖综合征(HHS)4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注射泵组(n=58)及胰岛素皮下注射泵组(n=57)。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注射泵组使用重组人胰岛素,胰岛素皮下注射泵组使用门冬胰岛素,患者血糖达标前,两组胰岛素用量均为0.10~0.15 U·kg-1·h-1。观察两组患者血糖下降速度、血糖达标时间、平均血糖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注射泵组和胰岛素皮下注射泵组血糖下降速度、血糖达标时间、平均血糖、低血糖发生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注射泵组和胰岛素皮下注射泵组中的DKA患者血糖下降速度、血糖达标时间、平均血糖、低血糖发生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注射泵组和胰岛素皮下注射泵组中的HHS患者血糖下降速度、血糖达标时间、平均血糖、低血糖发生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非昏迷高血糖危象患者,使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注射泵及胰岛素皮下注射泵均可有效缓解血糖,胰岛素皮下注射泵可作为高血糖危象患者降糖的注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705.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临床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动物实验则是研究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与治疗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诱导动物模型的建立始终是动物实验中最重要环节之一,其中关节内注射药物是建立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经典方法。实验动物的选择要遵循相关性、适当性、实用性三个原则;注射药物的选择要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对象进行;检测手段及评价方法应切合实验实际。OA动物模型的金标准至今未建立,关节内注射药物的操作规范尚未建立,期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06.
BackgroundHereditary angioedema (HAE) is a rare and potentially life-threatening genetic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recurrent attacks of angioedema. HAE types I and II result from deficient or dysfunctional C1-esterase inhibitor (C1–INH). This Phase 3 study assessed the efficacy, pharmacokinetics (PK), and safety of subcutaneous (SC) C1–INH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HAE.MethodsThe prospective, open-label, multicenter, single-arm Phase 3 study recruited patients with HAE types I or II to an initial run-in period, followed by a 16-week treatment period where patients received 60 IU/kg C1–INH (SC) twice weekly. The two primary endpoints were the time-normalized number of HAE attacks per month and C1–INH functional activity at Week 16.ResultsNine patients entered the treatment period and completed the study. Treatment with C1–INH (SC)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mean monthly attack rate from 3.7 during the run-in period to 0.3 during treatment (exploratory p value of within-patient comparison = 0.004). After the last dose of C1–INH (SC) at Week 16, the mean trough concentration of C1–INH was 59.8%, and the mean area under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to the end of the dosing period and to the last sample were 5317.1 and 13,091.5 h•%,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study, there were no deaths, serious adverse events, or adverse events leading to study discontinuation.ConclusionsC1–INH (SC) (60 IU/kg twice weekly) was efficacious and well tolerated as a prophylaxis against HAE attacks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HAE types I or II, which was supported by the increased and maintained C1–INH functional activity.EudraCT Number 2019-003921-99; JapicCTI-2052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