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5篇 |
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64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23篇 |
外科学 | 33篇 |
综合类 | 170篇 |
预防医学 | 69篇 |
药学 | 76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8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60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手术医疗临床路径管理对子宫肌瘤医疗费用控制的效能和可行性,为医疗付费方式改进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以子宫肌瘤手术医疗临床路径为基础,识手术类型为基点设计相应临床路径,对不同临床路径控制下的同类手术治疗医疗费用情况和相同临床路径控制下的不同类手术治疗医疗费用情况进行对照研究,通过医院HIS系统提取相关数据并建立数据库,并对各组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临床路径控制下的同类手术治疗产生的医疗费用不同、各种医疗费用构成不同、变异也不同,相同临床路径控制下的不同类手术治疗产生的医疗费用不同、各种医疗费用构成不同、变异也不同。结论子宫肌瘤手术医疗临床路径对医疗费用控制效果良好,为其他病种医疗费用控制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建立一种全新的付费机制和临床路径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2.
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路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1)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妇科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宫瘤消胶囊治疗.评价两组近期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最大肌瘤体积、子宫体积、细胞因子及性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及最大肌瘤体积分别为(105.62±23.17) cm3、(34.63±13.56)cm3,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18.29±25.46)cm3、(48.72±15.68)cm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2α、IL-22水平分别为(21.29±10.43) ng/L、(20.36±8.56) ng/L,对照组分别为(16.69±3.17) ng/L、(33.25±13.05)n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2、P水平分别为(160.37±44.93) pmmol/L、(9.03±2.85)u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66±54.63) pmmol/L、(15.92±2.66)μ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内分泌功能恢复正常,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3.
新式非脱垂子宫阴式全子宫切除术4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改良切除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将103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等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经腹式全子宫切除术(腹式组)58例,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阴式组)45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优劣。结果阴式组较腹式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痛苦少;48h内肛门排气阴式组40例(88.9%),腹式组31例(53.4%);平均住院天数阴式组5.1d,腹式组7.1d。结论新式非脱垂子宫的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相对于经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有一定的优势,但要严格选择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34.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中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妊娠合并子宫肌瘤52例为观察组,同期因其它原因行单纯剖宫产60例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产后感染率,产后出血率,住院天数与低体重儿进行比较。结果:平均术中出血量,产后感染率,产后出血率,住院天数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重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选择合适的病例与正确的手术方式的前提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许昌中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子宫腺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实施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获得对应的诊断结果,随后将该结果和术后病理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最终得出诊断效果。结果:本研究80例子宫腺肌瘤患者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75例,漏诊或误诊5例,诊断准确率为93.75%;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瘤的75例患者中,按照发病部位划分,有10例(13.33%)子宫腺肌瘤出现在子宫前壁区域,65例(86.67%)出现在子宫后壁部位;按照病情特点划分,有63例(84.00%)为单发子宫腺肌瘤,12例(16.00%)为子宫腺肌瘤合并子宫肌瘤。此外,75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并发卵巢内膜异位症。75例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为0.75±0.05、搏动指数为1.37±0.04、舒张期峰值速度为(5.83±0.14)cm·s-1、收缩期峰值速度为(71.74±0.25)cm·s-1。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通过超声特征、血流分布、多普勒频谱特点,准...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12月于本院进行诊断与治疗的68例子宫肌瘤患者,遵循随机分配的方案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组治疗,观察组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肌瘤体积、子宫体积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12周时的肌瘤与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中的SPV、EDV、RI及PI变化均大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后患者子宫肌瘤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较大,疾病治疗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7.
唐子华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7):638-64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胶囊(内美通)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子宫肌瘤患者以随机抽样法进行分组治疗,米非司酮组55例,给予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联合用药组57例,给予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将患者的子宫容积和最大肌瘤的体积、雌激素、孕激素、血红蛋白进行对比,同时统计患者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个月后,2组患者的子宫容积、最大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P0.05),联合用药组效果优于米非司酮组(P0.05);雌激素、孕激素和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比较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胶囊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抑制子宫肌瘤,改善激素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传统与改良式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用改良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用传统式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影响较小,优于传统式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经腹腔镜辅助及开腹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辅助组术后使用止痛剂率、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年内复发率大致相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疼痛轻等优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参与雌激素合成和代谢的CYP17和CYP1A2基因多态性与成都地区子宫肌瘤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和100例对照组人群CYP17基因启动子区T-C多态和CYP1A2基因2964位点G-A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均存在CYP17基因T-C多态,但两组基因型TT、TC、CC频率和等位基因T、C频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存在CYP1A2基因G-A多态,但两组基因型GG、GA、AA频率和等位基因G、A频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17基因启动子区T-C多态和CYP1A2基因2964位点G-A多态性与成都地区子宫肌瘤发病风险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