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正嗜血细胞综合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组织细胞增多,并活跃吞噬各种血细胞的反应性疾病~[1]。该病患病率较低、起病凶险、进展急剧、病死率高、预后较差。2014年5月,我科收治1例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经积极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46岁,因乏力、反复高热伴三系减少3+个月入院,入院诊断:嗜血细胞综合征、肺部真菌感染。入院查体:T:38.0℃,P:100次/min,R:20  相似文献   
72.
林萃才 《医学信息》2018,(18):88-90
目的 探讨登革热患者发病年龄及临床检查血钾、血钠检验结果特征,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7月~11月在我院住院的314例登革热患者为研究组,根据年龄将研究组分为三组:0~13岁组7例,14~50岁组168例,≥51岁组139例。取同时间段内本院体检的300例健康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患者临床资料,临床血钾、血钠检验结果以及与病程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平均年龄(45.28±17.3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2.23±15.25)岁。对照组未出现低钾血症和低钠血症,研究组低钾血症和低钠血症发病率分别为47.45%和63.6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14~50岁组低钾血症发生率为52.38%,≥51岁组低钠血症发生率为76.26%,分别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2天出现低钾血症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检出率升高,与其他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登革热发病以14~50岁的中青年为主,年龄较以往报道偏大;登革热患者出现明显低钠低钾血症,为早期临床维持电解质平衡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发病第2天出现低钾血症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检出率明显升高,但目前生理病理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73.
Piperacillin/tazobactam is a commonly prescribed antibiotic and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safe. We report a case of a 2-year-old girl who developed hypokalemic metabolic alkalosis and bradycardia after receiving intravenous piperacillin-tazobactam for bronchopneumonia. Upon withdrawal of the drug, serum potassium normalized in 2 days. Hypokalemia is a serious adverse effect of piperacillin-tazobactam and should be suspected while treating patients with this drug. Early recognition and prompt withdrawal of the drug will result in lesser morbidity.  相似文献   
74.
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are common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gastritis,esophagitis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Hypomagnesemia has recently been recognized as a side effect of PPIs.Low magnesium levels may cause symptoms from several systems,some of which being potentially serious,such as tetany,seizures and arrhythmias.It seems that PPIs affect the gastro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magnesium.Clinicians should be vigilant in order to timely consider and prevent or reverse hypomagnesemia in patients who take PPIs,especially if they are prone to this electrolyte disorder.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1例以低钾血症、反复骨折为首发表现、体征不典型的库欣综合征。方法:分析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1例以低钾血症、反复骨折为首发表现的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例患者女性,68岁,以低钾血症、反复骨折为首发表现,后诊断为鞍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型垂体瘤,经手术治疗好转。结论:有低钾...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发生低钾血症的临床意义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肾内科自2008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腹膜透析治疗的72例老年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血清钾水平与营养因素(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磷、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贫血和总体SGA评分成正相关。而尿量、每日腹膜透析剂量较多的组间,易发生低钾血症,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数据还表明,女性、原发病为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低钾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低钾血症组。结论采用个体化疾病知识宣教、加强饮食指导、合理确定腹膜透析剂量,是避免和防止腹膜透析患者发生低钾血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老年低钾血症患者血钾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40例住院治疗的老年低钾血症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即饮食干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系统化的饮食干预。采用血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人院当日、入院后第4天、1周、2周的血清钾浓度,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血钾浓度在人院当日及第4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第1周及第2周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的饮食干预有助于老年低钾血症患者血清钾浓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78.
目的 研究不同程度细胞外低钾对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效应,阐明低钾对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详细影响。方法 分离C57BL/6J小鼠的左心室乳头肌,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胞内记录技术记录心室肌细胞的跨膜电位,观察细胞外液K+浓度由正常的5.4mmol/L分别降为3、2、1和0mmol/L时,心室肌细胞跨膜电位各参数的变化。结果 低钾对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RP)有双向影响:细胞外K+浓度降为3mmol/L时,RP显著增大(超极化)(P=0.000),而细胞外K+浓度降为2、1和0mmol/L时,细胞RP先显著增大后显著减小(P=0.000),这些结果异于传统观点。当细胞外液K+浓度为3mmol/L时,动作电位振幅(APA)和0期最大除极速度(Vmax)均增大,动作电位时程APD10、APD20、APD50和APD90均显著缩短(P<0.05),而动作电位复极到APD90后,复极速度减慢,即复极化有拖尾现象。当细胞外K+浓度为2mmol/L时,APA极度减小,Vmax明显减慢,AP呈侏儒型,而当细胞外K+浓度为1和0mmol/L时,细胞兴奋性丧失,电刺激不能诱发动作电位。此外,低钾可诱发早期后除极以及连串的触发活动,且后者两种形式,也表现为量-效和时-效的特点。结论 细胞外液低钾对心室肌细胞的RP、APA和Vmax有双重影响:中度低钾(K+ 3mmol/L)使这3个参数均增大;重度低钾(K+ 2mmol/L及以下)使这3个参数均减小;低钾使动作电位早期复极加快,晚期复极减慢;极度低钾(K+ 1mmol/L及以下)会导致心室肌细胞的兴奋性丧失;中、重度低钾可导致心室肌细胞发生早期后除极及连串的触发活动,后者相当于细胞水平的心动过速,但不是工作细胞获得了自律性。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以往对低钾的心肌电生理效应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79.
手术前后血钾浓度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动态观察病人外科手术前后血钾浓度的变化。方法 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30min,12、24、48h检测209例病人血钾浓度。结果 病人手术后血钾浓度均明显低于手术前(P<0.01),至手术后48h低钾病人数目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腹部手术后血钾浓度与甲状腺手术后血钾浓度比较,前者降低更为显著。结论 手术后应早期补钾。  相似文献   
80.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 比较原发性低钾周期性麻痹与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两组患者的异同点。方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996年12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治疗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44例,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原发组和甲状腺毒症继发组各22例, 两组患者共同的特点: (1)均好发于青壮年男性; (2)主要临床表现均为肢体活动障碍和乏力, 大部分病例以反复多次发作为主; (3)部分病例(40.9% ~ 68.2%)发病有明显诱因, 诱因以饱餐、喝甜饮料和剧烈运动最常见; (4)发病时, 两组患者血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5)原发组与甲状腺毒症继发组分别有20%和25%的患者肌酸激酶明显升高, 补钾治疗后较快恢复正常, 乳酸脱氢酶及α羟基丁酸脱氢酶均正常; (6)补钾剂量与发病时血钾水平无相关性。两组患者的不同点主要表现为: (1) 甲状腺毒症继发组患者有高代谢症状, 甲状腺功能提示T3、T4升高和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 原发组患者无此类症状, 其甲状腺功能正常; (2)甲状腺毒症继发组血钾水平显著低于原发组[(2.25±0.67) vs (2.78±0.49)mmol/L, P=0.007]; (3)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较原发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在补钾治疗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反跳性高钾血症。结论: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有其临床特点, 早期诊断及时补钾治疗预后较好。补钾时不能仅根据发病时血钾水平决定补钾剂量, 应密切监测血钾水平。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在补钾治疗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反跳性高钾血症, 在补钾治疗时应当密切监测血钾, 并积极根治甲状腺毒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