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130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39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143篇
预防医学   76篇
药学   90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0年   3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261.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神经行为与听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患儿组)及15例正常新生儿(正常组)进行神经行为评估(NBNA)、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及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再按NBNA评分结果将患儿组分为<35分与≥35分两组,分别与正常组比较。结果①54例患儿平均NBNA评分为35.11±1.50分,显著低于正常儿(≥37分)(P<0.001),其中,<35分组18例(平均33.5±0.99分)、≥35分组36例(平均35.92±0.97分),且NBNA评分与非生物听定向反应得分成正相关(r=0.569)。②<35分组及≥35分组ABR波Ⅴ潜伏期、Ⅲ-Ⅴ及Ⅰ-Ⅴ波间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但<35分组与≥35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DPOAE通过率及各频率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12例患儿首次评估一周后再次行NBNA评估,得分显著增加(P<0.05),19例42天后复查ABR,除反应阈和Ⅰ-Ⅲ波间期与首次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外,其他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均明显缩短(P<0.05),DPOAE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神经系统尤其是听觉系统有损伤,可直接影响NBNA评分及ABR结果。NBNA与ABR联合应用,更有利于全面了解患儿病情,尤其是听觉系统受累情况。  相似文献   
262.
尹路  杨琦 《安徽医药》2016,20(10):1915-1918
目的 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预测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和评价光疗效果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3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记录出生第1天IGF-1水平、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及光疗持续时间。同时观察每个早产儿对光疗初始治疗的反应性。若早产儿行脑核磁共振检查,分析并记录检查结果。结果 出生第1天血清IGF-1的水平与血清胆红素峰值无明显相关性,但与光疗持续时间呈明显负相关(r=-0.7003,P<0.05)。光疗初始反应敏感患儿的IGF-1明显高于对光疗初始反应不敏感的患儿(39.6±17.7 μg·L-1 vs 21.1±13.2 μg·L-1 ,P<0.05)。3例早产儿发现苍白球T1W1异常信号改变,其血清IGF-1值明显低于苍白球正常信号组早产儿(10.8±0.4 μg·L-1 vs 13.4±2.2 μg·L-1 ,P<0.05)。结论 早产儿IGF-1的水平并不能预测早产儿血清总胆红素峰值,但IGF-1水平越高,需要光疗持续时间越短,光疗初始治疗越敏感,提示IGF-1水平与机体胆红素处理能力的恢复相关。IGF-1水平低下的早产儿越易出现急性胆红素脑病。  相似文献   
263.
卢林阳  赵友谊  张健 《安徽医药》2016,37(5):601-603
目的 观察双面光疗箱内使用银色反光材料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退黄效果。方法 将2013年6~8月安徽省儿童医院62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按入院顺序编号,设奇数为干预组,偶数为对照组。干预组31例,使用改良的双面光疗箱进行蓝光照射;对照组31例,使用普通新生儿双面光疗箱蓝光照射。比较两组患儿在光疗前及光疗8小时、12小时及24小时的经皮胆红素值;同时观察光疗对两组患儿的副作用。结果 两组患儿光疗前经皮胆红素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疗8小时后干预组经皮胆红素测定值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光疗期间出现的副作用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的双面光疗箱较普通光疗箱,能更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退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64.
目的对不同国家新生儿经皮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价值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OVID、Springer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1990年1月至2011年3月。由2名系统评价员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结果 10项研究进入分析,偏倚评价为B级6项、C级4项。不同国家制备的新生儿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值有一定的差异,印度的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值最高,希腊、以色列、中国次之,美国最低。在高度危险区(P95),胆红素上升速度在生后24 h内最快;中度(P75)和低度(P40或P50)危险区,生后36 h内胆红素上升速度最快,其中印度上升速度最快最高,中国、美国、以色列次之,希腊上升速度最低。新生儿经皮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预测高胆红素血症,高度危险区的敏感度为26.9%~75.0%,特异度为89.4%~97.3%;中度危险区的敏感度为78.7%~100.0%,特异度为48.3%~82.3%;低度危险区的敏感度为98.7%~100.0%,特异度为24.4%~56.1%;曲线下面积为0.766~0.990,其中泰国预测的准确性最高,印度、中国次之,美国最低。结论经皮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图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较高的准确性,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不同国家经皮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有一定的差异,各国应根据本国新生儿小时总胆红素的变化趋势制备各自相对应的曲线图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干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265.
目的探讨可降低原发性肝癌术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术前清洁肠道药物。方法将2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25%硫酸镁(A组)、磷酸钠盐口服溶液(B组)、聚乙二醇电解质散(C组)、乳果糖口服溶液(D组)作为口服清洁肠道药物,于术后第1、3日检测血清胆红素值,比较各组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使用4种药物的肠道清洁程度和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组药物口感、接受度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术前应用硫酸镁和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均可降低原发性肝癌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口感和患者的接受度优于硫酸镁。  相似文献   
266.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乙型病毒性肝炎重症化的阻断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资料,选择入院时68μmol/L〈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的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治疗组38例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剂量个体化,同时预防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患者常规使用甘草酸制剂。结果治疗组重症化率为10.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可改善肝功能,缩短凝血酶原时间,疗效明显,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把握好时机和疗程;积极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出血、感染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少,是阻断高胆红素血症的乙型病毒性肝炎重症化的一种可供推荐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67.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尿β2微球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4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尿β2微球蛋白,并与30例生理性黄疸新生儿进行对照。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组患儿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生理性黄疸组患儿(P〈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存在肾功能损伤,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可以早期敏感地判断新生儿肾功能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68.
李晓琳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1):23-24,29
目的研究抚触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治疗的6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每日给予持续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抚触,每日2次,每次15—20min,比较两组患者黄疸消退情况、黄疸指数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新生儿首次排胎便的时间、首次排黄便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后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的黄疸指数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两组的黄疸指数分别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35例患者的黄疸指数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35例新生儿首次排胎便的时间、首次排黄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抚触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较好的疗效,有利于患儿黄疸的消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69.
目的:通过对本院200例新生儿中高胆红素血症发病原因统计分析来探究高胆红素血症主要的病因所在。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治疗的200例高胆红素新生儿,对其病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统计表明,其中1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ABO溶血病而引起,其他病患则是由于母乳性黄疸。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大部分是母乳性黄疸。  相似文献   
27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8例临床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总结6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方法 对我院2006年5月至2011年4月68例惠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7 d内新生几高胆红素血症以围产期因素和ABO溶血病为主,7d后则以母乳性黄疸及感染性因素为主.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是儿科的常见病,其病因较前有所变迁,对其病因分析有利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正确诊断及治疗,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