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17篇
  免费   7772篇
  国内免费   1614篇
耳鼻咽喉   754篇
儿科学   2297篇
妇产科学   496篇
基础医学   11154篇
口腔科学   1234篇
临床医学   6044篇
内科学   14649篇
皮肤病学   1463篇
神经病学   7072篇
特种医学   9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5330篇
综合类   7883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981篇
眼科学   704篇
药学   8185篇
  32篇
中国医学   3411篇
肿瘤学   4001篇
  2024年   253篇
  2023年   1176篇
  2022年   3103篇
  2021年   3775篇
  2020年   2703篇
  2019年   2593篇
  2018年   2546篇
  2017年   2822篇
  2016年   2863篇
  2015年   3352篇
  2014年   4655篇
  2013年   4671篇
  2012年   4464篇
  2011年   4625篇
  2010年   3748篇
  2009年   3434篇
  2008年   3559篇
  2007年   2832篇
  2006年   2537篇
  2005年   2382篇
  2004年   1971篇
  2003年   1727篇
  2002年   1443篇
  2001年   1328篇
  2000年   1054篇
  1999年   1010篇
  1998年   1089篇
  1997年   953篇
  1996年   800篇
  1995年   663篇
  1994年   618篇
  1993年   634篇
  1992年   498篇
  1991年   415篇
  1990年   367篇
  1989年   293篇
  1988年   294篇
  1987年   302篇
  1986年   361篇
  1985年   338篇
  1984年   263篇
  1983年   223篇
  1982年   215篇
  1981年   196篇
  1980年   142篇
  1979年   88篇
  1978年   62篇
  1977年   48篇
  1976年   41篇
  1975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Transient stress hyperglycemia in the setting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a frequent phenomenon. Its transient nature should not dissuade the clinician from management of elevated blood glucose in a patient after an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is case presents an adult patient after an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transient stress hyperglycemia and the evidence used to identify optimal pharmacologic management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总结近年来股骨转子间骨折在稳定性重建方面的概念演化与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经验,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解剖特点、稳定型骨折与不稳定型骨折分类、稳定性复位与不稳定性复位、术中加压初始稳定与术后滑动二次稳定、内固定术后稳定性评估、早期下地站立负重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于股骨颈干骺端转换区,具有天然的内翻不稳定倾向。骨折复位质量是影响后续内固定物安放的最重要前提因素。判断骨折复位质量有对线和对位两方面,对线采用 Garden 指数;在对位方面,随着皮质对位理念(正性、中性、负性)的提出,特别强调前内侧皮质的相互砥住支撑(解剖、正性),是获得骨折稳定性复位的关键,而不再强调后内侧小转子骨块的作用。术后影像学的稳定性评分为早期下地站立负重提供了量化指标。但术中的前内侧皮质支撑复位,在术后头颈骨块滑动获得二次稳定的过程中,仍有皮质对位丢失现象,需研究其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在取得良好对线的基础上,只要获得了前内侧皮质的相互砥住和支撑,并用内固定器械维持住,就获得了术后稳定性。术后稳定性评分优良者,可以安全地早期下地负重、站立行走活动。  相似文献   
7.
8.
9.
10.
目的探讨改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成人Ⅱ型痛性足副舟骨(painful accessory navicular,PAN)的疗效。方法2016 年 1 月—2017 年 12 月,采用改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 29 例(37 足)Ⅱ型 PAN。其中男 12 例,女 17 例;年龄 18~50 岁,平均 41.4 岁。扭伤 24 例,无明显诱因 5 例。患者均行 6 个月以上保守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中足评分评估临床疗效;X 线片测量跟骨倾斜角、距骨第 1 跖骨角、距舟关节包容角、距骨第 2 跖骨角。结果术后 1 例出现切口浅表感染,经加强换药后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深部感染或骨髓炎发生。29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33 个月,平均 25.1 个月。X 线片示关节面均于术后 2~5 个月愈合,平均 3.4 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末次随访时,AOFAS 疼痛、功能、力线评分及总分以及距舟关节包容角、距骨第 1 跖骨角和距骨第 2 跖骨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跟骨倾斜角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7,P=0.276)。 结论采用改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成人Ⅱ型 PAN 可有效缓解症状,患足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