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64篇
  免费   1326篇
  国内免费   473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462篇
妇产科学   151篇
基础医学   3078篇
口腔科学   117篇
临床医学   1229篇
内科学   3776篇
皮肤病学   112篇
神经病学   88篇
特种医学   1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69篇
综合类   229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7564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1375篇
  6篇
中国医学   152篇
肿瘤学   95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46篇
  2022年   918篇
  2021年   963篇
  2020年   786篇
  2019年   749篇
  2018年   764篇
  2017年   694篇
  2016年   713篇
  2015年   802篇
  2014年   1080篇
  2013年   1438篇
  2012年   1092篇
  2011年   1342篇
  2010年   1081篇
  2009年   1108篇
  2008年   769篇
  2007年   978篇
  2006年   873篇
  2005年   774篇
  2004年   652篇
  2003年   594篇
  2002年   482篇
  2001年   404篇
  2000年   360篇
  1999年   323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234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为了掌握西安市婴儿麻疹疫苗 (以下简称MV)基础免疫接种情况 ,以进一步提高免疫成功率。方法 在西安市城区和郊区随机抽查 5 7名 0岁组健康婴儿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血清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 免疫前MV阳性率为 2 8 0 7% ,GMT 1∶4;免疫后MV阳性率为 98 2 5 % ,GMT 1∶1666;免疫前后阳性率、抗体平均滴度经统计分析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对MV免疫后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抗体阳性率 ,平均滴度进行统计分析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婴儿在出生后 8个月 ,母体胎传抗体逐渐衰减 ,致MV阳性率极低 ,只需按现行的免疫程序及时有效地接种MV ,就能获得保护抗体 ,达到控制麻疹发病的目的。同时也说明MV的免疫成功与否不受性别和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治疗性疫苗基因的合成、表达及其产物的抗原性。方法设计、并合成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抗原基因BPT,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pWR450-1,构建重组质粒PWR/BPT。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乙型肝炎多表位抗原蛋白并纯化该蛋白,并用Western-blotting方法初步检测该抗原蛋白的抗原性。结果成功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WR/BPT,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乙型肝炎多表位抗原蛋白,Western-blotting 检测显示该蛋白具有良好抗原性。结论HBV多表位治疗性抗原基因的设计是成功的,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能是较理想的HBV治疗性疫苗候选物。  相似文献   
83.
卡介苗配用腺苷接种提高巨噬细胞抗结核杆菌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腺苷 (ADO)改善卡介苗 (BCG)初次免疫接种效果 ,提高巨噬细胞抗结核杆菌毒力株效能。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BCG组、ADO组和对照组。对BCG、ADO两组分别一次性皮内注射卡介苗 0 1ml。对ADO组腹腔注射ADO 30mg/(kg·d) ,对BCG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0 1ml/d ,共 5d。 6周后 ,三组均经血管接种人型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毒力株 1× 10 6CFU ,BCG组、ADO组于结核杆菌感染后第 10、2 0天和 30天分批取材 ,对照组于第 30天取材。将肺、脾用多聚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 ,HE染色与抗酸染色 ,进行原位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对照组结核杆菌感染后第30天 ,肺组织大部分实变 ,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结核结节多 ,肺实变与肺泡隔重度增宽处弥漫分布大量菌体 ;BCG组于感染后第 10~ 30天肺泡隔增宽 ,逐渐加重至肺大部分实变 ,间质内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 ,结核结节较少 ,肺内大量菌体 ;而ADO组肺实变和肺泡隔重度增宽的面积较小 ,间质内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 ,结核结节很少 ,肺内菌体明显减少。结论 ADO促进BCG诱导的免疫记忆性反应中能引起单核 巨噬细胞的数量增多和杀菌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84.
AIM: To evaluate the in vitro anti-HBV activity of recombinant human IFN-γ,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lamivudine. METHODS: A recombinant baculovirus-HBV/HepG2 culture system was developed which could support productive HBV infection in vitro. Expression of HBsAg and HBeAg in infected HepG2 culture medium was detected by commercial enzyme immunoassays. HBV DNA replication intermediates were detected in infected cells by Southern hybridization and viral DNA load was determined by dot hybridization. RESULTS: IFN-γat 0.1 to 5μg/L efficiently down regulated HBsAg expression in transduced HepG2 cells. At 5μg/L, IFN-γalso suppressed HBV DNA replication in these cells. While treatment with a combination of lamivudine and IFN-γshowed no additive effect, sequential treatment first with lamivudine and then IFN-γwas found to be promising. In this culture system the best HBV suppression was observed with a pulse of 2μmol/L lamivudine for two days, followed by 1μg/L IFN-γfor another four days. Compared to treatment with lamivudine alone, the sequential use of 0.2μmol/L lamivudine for two days, followed by 5μg/L IFN-γfor six days showed a 72% reduction in HBV cccDNA pool. CONCLUSION: This in vitro study warrants further evaluation of a combination of IFN-γand lamivudine, especially in IFN-αnon-responder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A reduced duration of lamivudine treatment would also restrict the emergence of drug-resistant HBV mutants.  相似文献   
85.
绿脓杆菌(MSHA)菌苗是一种具有广谱抗感染效果的免疫调节剂。我们观察了20例白血病患者多次疫苗主动免疫的免疫应答反应,14例病人血中广谱抗体效价升高,临床上有很好的治疗反应,6例抗体效价无变化,而临床症状加重,最后均死于败血症。上述结果提示白血病病人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在白血病缓解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临床早期准确判断白血病患者的预后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86.
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25例乙型肝炎病毒患者血清进行了HBV-DNA检测,根据其检测结果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其它复制标志物HBcAg(检测125例)、HBeAg(检测115例)、PreS_2Ag(检测92例)、PHSA-R(检测114例)、Anti—HBclgM(检测118例)进行比较。HBV-DNA阳性血清中HBcAg、HBeAg、PreS_2Ag、PHSA-R、Anti-HBcIgM的检出率分别为83.75%(67/80)、62.34%(48/77)、61.02%(39/59)、74.03%(57/77)、72.97%(54/74)。经统计学处理,显示五项复制标志物与HBV-DNA的相关关系应是:HBcAg>PHSA-R>Anti-HB-cIgM>HBeAg>PreS_2Ag。在HBV-DNA(PCR)阳性血清中,HBcAg的检出率为最高。提示在除HBV-DNA(PCR)外,上述五项标志物中,HBcAg可能是HBV-DBA复制的最佳指标。HBeAg在HBV复制过程中的地位仍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7.
从1985年4月到1986年4月对361名孕妇进行的乙型肝炎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以及196名产妇一年随访研究的结果表明,361例孕妇的HBsAg阳性率为2.5%,抗-HBs阳性率为23.8%,抗-HBc阳性率为22.1%,HBV总感染率为31.3%;抗-HBs阳性、抗-HBs和抗-HBc共存阳性者占总阳性者的76.1%,说明人群感染HBV后大多产生了免疫力.1986年4月复查了196例产妇,133名在1985年HBV标记阴性者中有6人获得了HBV标记,HBV新感染率为4.5%;1例为急性乙型肝炎病人,5例为亚临床感染.HBV新感染者的感染途径不明,但医源性传播不能排除.1986年检查的148对夫妇中,男性HBsAg阳性率是女性的3.1倍(6.1%对2.0%),男性单独抗-HBc阳性率是女性的2.3倍(6.1%对2.7%),抗-HBs、抗-HBs和抗-HBc共存以及HBV感染率男女性间都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8.
871名学龄前儿童乙肝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乙肝感染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对871名2~6岁学龄前儿童乙肝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71名学龄前儿童中HBsAg阳性63名,阳性率为7.23%。男女儿童乙肝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4岁以前儿童患乙肝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农村儿童HBV感染率高于城区。结论:对学龄前儿童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是及早发现HBV感染的有效途径;加强对公共卫生、环境污染的管理,提高易感人群的预防接种率,严格规范输血操作及注射用具的一次性使用等是预防HBV感染和切断乙肝传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9.
反义寡核苷酸(ASODN)是近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生物技术。它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基因治疗途径。本文就ASODN抗HBV的研究进展:ASODN抗HBV的反义与非反义作用机制研究;ASODN的化学修饰;针对HBV各基因区关键位点的ASODN抗HBV效果评价以及利用联合或串联ASODN和靶向技术抗HBV作用的研究分三部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0.
目的 了解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和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疫苗单独及联合免疫对定菌鼠唾液变链菌和牙面菌斑的影响。方法  2 8d龄 Wistar大鼠 3 6只 ,随机分为 pc DNA3 - pac组、pc DNA3 - gtf B组、pc DNA3 - pac联合pc DNA 3 - gtf B组、变形链球菌灭活全菌组、pc DNA3空载体组和 PBS液组 ,进行三次双侧颌下腺腺周注射免疫 ,建立定菌鼠模型 ,作诱龋实验 3个月。唾液变链菌计数和菌斑计分。结果 唾液变链菌菌落计数和牙面菌斑计分在 pc D-NA3与 PBS组最高 ,其次为单基因疫苗免疫组 ,联合基因疫苗和灭活全菌细胞免疫组最低 ,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pc DNA3 - gtf B和 pc DNA3 - pac具有明显的免疫抑菌作用 ,联合基因疫苗免疫优于单基因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