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3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159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838篇
口腔科学   166篇
临床医学   303篇
内科学   372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371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42篇
综合类   760篇
预防医学   157篇
眼科学   164篇
药学   254篇
  1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2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1篇
  197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61.
目的原核表达大肠癌负相关基因ST13,制备ST13蛋白单克隆抗体,研究人大肠等组织中表达的ST13蛋白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将ST13 ORF克隆至GST融合蛋白表达质粒,原核表达并以Glutathione纯化GST—ST13蛋白,以凝血酶切得到ST13蛋白。以GST-ST13融合蛋白免疫小鼠,以ST13蛋白筛选杂交瘤细胞株,按杂交瘤技术制备ST13蛋白单克隆抗体,并以ST13蛋白亲和层析纯化单抗。以该单抗作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临床标本。结果蛋白表达和纯化以SDS-PAGE证实。融合蛋白表达量占大肠杆菌总蛋白20%,每升培养物回收融合蛋白2.5mg,纯度为91.3%。建立了3个ST13蛋白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腹水中单抗的ELISA效价达10^4-10^5,并具有对ST13蛋白的高度特异性。Western—blot证实组织细胞中天然ST13蛋白的SDS—PAGE表观分子量约50KD,比其计算分子量大约10KD,但无糖基化修饰。免疫组化表明该蛋白均匀分布于SW480细胞及大肠上皮细胞浆,计算机分析系亲水性分子。免疫组化还表明该蛋白可表达于大肠、胃及肝等多种组织上皮,但在各种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之间,正常组织之间,以及肿瘤组织之间的的着色强度不一。结论原核表达了ST13蛋白,制备了相应的单抗,建立了检测组织标本中ST13蛋白的方法。研究表明人组织ST13蛋白系表观分子量50KD的细胞浆可溶性分子,可表达于大肠等多种上皮组织。ST1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呈低表达,在多种正常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程度不一。cDNA同源性及蛋白质特性比较表明ST13与Hip(hsp70-interacting protein)为同一蛋白质,提示ST13/Hip经Hsp70等分子伴侣途径而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62.
0.8%黄精多糖滴眼液对干眼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0.8%黄精多糖滴眼液对实验性干眼症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实验性干眼症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受试药物组(治疗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对照组),分别用溶媒、0.8%黄精多糖滴眼液和泪然滴眼液治疗.观察Schirmer I试验和角膜结膜虎红染色点数,每周1次,共5周.结果各组模型动物Schirmer I试验滤纸湿长度和角结膜虎红染色点数分别在用药2周后和3周后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在用药2周后Schirmer I试验滤纸湿长明显增加,用药3周后虎红染色点数减少.结论 0.8%黄精多糖滴眼液对实验性干眼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3.
本文建立一种基于免疫印迹的核酸适配体高敏定量分析的检测方法,并探讨其在适配体药物靶向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首先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核酸适配体的分离,然后利用电转的方法将凝胶上的核酸适配体转移至PVDF膜上,先后孵育Rabbit Anti-Biotin和HRP-Streptavidin抗体,最后利用化学发光仪进行成像。结果显示核酸适配体可以通过该方法进行定量检测分析,且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能够识别荧光染料法检测不到的浓度范围。此外,该方法只识别被生物素修饰的核酸适配体,特异性强。结果提示,核酸免疫印记法可以作为核酸适配体药物靶向性研究的一个定量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4.
To evaluate the maneuverability and efficacy of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OL) implantation in eyes with corneal opacities after deep anterior lamellar keratoplasty (DALK), twelve eyes of 12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corneal opacities after DALK and coexisting catarac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OL implantation assisted with anterior capsule staining, as well as non-invasive optical fiber illumination, were performed on all eyes. No intraoperative 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noted. Mean 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 (logMAR) improved from 1.24±0.17 to 0.73±0.22. Post-phaco intraocular pressure was maintained between 13 to 20 mm Hg in all cases throughout the follow-up period. Mean endothelial cell density decreased from 2258.42±205.94 to 1906.25±174.23 cells/mm2.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OL implantation are safe and valid in eyes with mild to moderate corneal opacities after DALK and coexisting cataracts when assisted with anterior capsule staining and non-invasive optical fiber illumination.  相似文献   
65.
两种方法处理后精子形态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上游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Percoll法)处理前后精子畸形率的改变。方法60例精液标本分别行上游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优选,处理前后均行精子形态改良巴氏染色分析。结果上游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都可以显著降低精子的畸形率,上游法以颈部和尾部畸形最为明显,其他畸形降低不显著;而密度梯度离心法处理后精子以大头和双头畸形降低较为显著,其他种类畸形精子率下降不显著。结论上游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对改善精子畸形率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PCNP和β-caten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30例接受手术切除的SACC患者的癌组织及10例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CNP、β-catenin在SAC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PCNP、β-catenin的表达与SA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PCNP在SACC组织细胞核中大量表达,β-catenin在SACC肿瘤细胞中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及部分胞核。PCNP、β-catenin在SA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25/30)、66.7%(20/30),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CC组织中PCNP、β-catenin的表达与神经侵袭有关(P<0.05);SACC组织中PCNP与β-catenin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13,P<0.001)。结论 PCNP和β-catenin在SA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升高,推测其可能与SACC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大黄素(Emodin)对人胃癌细胞MKN45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用噻唑蓝(MTT)法观察Emodin对MKN45的生长抑制作用;用DNA Ladder凝胶电泳法、荧光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法分析Emodin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modin能明显抑制MKN45细胞的生长且与浓度、时间呈依赖性,其IC50(48小时)为(47.5±0.3)μmol/L;Emodin处理胃癌细胞后,DNA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呈明显的梯状条带;吖啶橙(AO)染色观察示细胞核内可见浓染致密的颗粒荧光、新月型改变、核固缩或片段化及凋亡小体的形成;流式细胞仪分析Emodin能浓度依赖性诱导MKN45细胞凋亡和G2/M期阻滞。结论:Emodin对人胃癌细胞MKN45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且该作用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儿童肾癌的临床、CT及病理特点,积累其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6年单中心收治的7例儿童肾癌患儿的临床、CT、病理资料,并随访其生存情况.就诊时年龄5~12岁,女4例,男3例,左侧5例,右侧2例.临床表现多为血尿(4/7)、腹部包块(3/7)、腰痛(1/7).CT平扫肿瘤呈低密度,多位于上下极,可见钙化(6/7)及坏死区,增强特点多为“快进快出”(4/7),部分为“快进慢出”(2/7).结果 7例患儿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5个月.1例肿瘤位于左腹膜后,确诊时已发生腹膜后及颈部淋巴结转移,行肿瘤部分切除活检,术后5个月死亡.1例为复发性肾癌,行肾窝肿瘤切除加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后5个月出现淋巴结转移,予放化疗后带瘤生存.余5例患儿均行根治性肾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后均无瘤生存.病理多为肾透明细胞(5/7)及乳头状肾细胞癌(2/7),癌细胞呈巢团状、乳头状、腺管样结构分布,可见砂粒体(6/7),核级多为3~4级.4例患儿淋巴结转移,共清扫出60枚淋巴结,淋巴结阳性率为16.7%.5例加做免疫组化,TFE3 (4/5)、CD10 (5/5)、Kb67 (4/5)、E-cardherin (4/5)、Vinentin (3/5)、CK(3/5)阳性率较高,4例确诊为MiT家族异位性肾癌.结论 儿童肾癌多发生于年长患儿,有其特有的临床、CT及病理特点,MiT家族异位性肾癌常见,病理及免疫组化是确诊和分型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对婴幼儿喘息患者鼻咽分泌物涂片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四种染色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62例喘息患儿各取鼻咽分泌物1 ml,制成4张涂片。经Carnoy氏液固定后,分别采用HE、Wright、WrightGiemsa及“1min染色”4种方法进行染色、读片和比较。结果 4种染色检出嗜酸性粒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77.4%、79.0%、73.8%和75.8%。结论 Wright或Wright Giemsa染色的方法较简便,显色清楚,可作为诊断哮喘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70.
刘畅  张一川  乔诗凝  贺美  丁清  屈淑娥 《眼科》2011,20(6):391-396
目的 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LASIK)与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两种准分子激光手术后兔角膜中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表达的差异及手术后兔角膜神经损伤和再生修复情况。设计 动物实验。研究对象 新西兰白兔60只。方法 将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1组为正常对照组,其余依术后取角膜时间不同分为5个实验组。实验组白兔一眼行LASIK手术,另一眼行LASEK手术。术后第1、7天、1、3、6个月取兔角膜,通过氯化金染色的方法观察兔角膜神经损伤及再生修复,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兔角膜中NGF mRNA的表达。主要指标 光镜下角膜神经损伤和再生修复的变化,角膜中NGF mRNA的表达量。结果 光镜下观察,LASEK手术后1天深层基质神经保留,术后7天切削区内的神经断端开始再生,术后6个月切削区前基质神经丛重构基本完成,形态与正常接近;而LASIK术后1天可见基质层神经纤维断端,术后7天深层基质神经无明显再生的神经纤维,术后1个月角膜瓣边缘神经断端再生神经增多,术后6个月角膜瓣内的前基质神经丛开始恢复,部分神经断端无神经再生,形成盲端。LASEK组在术后早期(1、7天)角膜中NGF mRNA表达增高(0.650±0.101、0.580±0.109),而LASIK组术后1个月才开始增高(0.661±0.032),随着手术后角膜神经再生修复时间的延长,两组角膜中NGF mRNA表达的差异越来越小(t=0.687,0.277,0.107;P=0.530,0.796,0.920)。结论 与LASIK相比,LASEK术后兔角膜神经损伤轻,修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