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673篇 |
免费 | 5842篇 |
国内免费 | 394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999篇 |
儿科学 | 502篇 |
妇产科学 | 3186篇 |
基础医学 | 4147篇 |
口腔科学 | 532篇 |
临床医学 | 8490篇 |
内科学 | 5587篇 |
皮肤病学 | 359篇 |
神经病学 | 605篇 |
特种医学 | 474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2篇 |
外科学 | 14988篇 |
综合类 | 13605篇 |
现状与发展 | 3篇 |
预防医学 | 2499篇 |
眼科学 | 233篇 |
药学 | 3370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185篇 |
肿瘤学 | 213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7篇 |
2023年 | 769篇 |
2022年 | 1726篇 |
2021年 | 2186篇 |
2020年 | 2025篇 |
2019年 | 1745篇 |
2018年 | 1605篇 |
2017年 | 1971篇 |
2016年 | 2570篇 |
2015年 | 2232篇 |
2014年 | 4503篇 |
2013年 | 3906篇 |
2012年 | 4965篇 |
2011年 | 5552篇 |
2010年 | 4827篇 |
2009年 | 4621篇 |
2008年 | 4517篇 |
2007年 | 5041篇 |
2006年 | 4782篇 |
2005年 | 4618篇 |
2004年 | 3604篇 |
2003年 | 3166篇 |
2002年 | 2689篇 |
2001年 | 2576篇 |
2000年 | 2105篇 |
1999年 | 1568篇 |
1998年 | 1346篇 |
1997年 | 1198篇 |
1996年 | 714篇 |
1995年 | 620篇 |
1994年 | 528篇 |
1993年 | 297篇 |
1992年 | 269篇 |
1991年 | 219篇 |
1990年 | 196篇 |
1989年 | 179篇 |
1988年 | 184篇 |
1987年 | 150篇 |
1986年 | 129篇 |
1985年 | 100篇 |
1984年 | 52篇 |
1983年 | 35篇 |
1982年 | 52篇 |
1981年 | 42篇 |
1980年 | 36篇 |
1979年 | 19篇 |
1978年 | 17篇 |
1977年 | 13篇 |
1976年 | 8篇 |
1975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同时性尿路上皮多器官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时性尿路上皮多器官肿瘤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效果。方法对获随访的65例同时发生于多个尿路器官的尿路上皮肿瘤进行回顾性总结。男39例,女26例。年龄45~79岁,平均66岁。肾盂癌合并输尿管癌21例,输尿管癌合并膀胱癌17例,肾盂癌合并膀胱癌14例,同时合并肾盂输尿管膀胱癌13例。T1 6例,T2 35例,T3 22例,T4 2例。G1 5例,G2 32例,G3 28例。随访6个月~14年。结果术前诊断同时存在尿路上皮多器官肿瘤59例(90.8%)。术前诊断准确率B超32.3%(21/65),IVU 45.3%(29/64),逆行肾盂造影56.8%(25/44),CT 81.5%(53/65),螺旋CT尿路三维重建91.7%(11/12),CT三维重建联合膀胱镜检查100.0%(12/12)。术后再发膀胱癌46例(70.8%),2年内再发36例。G1、G2、G3术后膀胱癌再发率分别为20.0%、81.3%和67.9%,G1与G2~G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术后膀胱癌再发率分别为66.7%、80.0%和63.6%;T4 2例均于术后短期内死亡,无膀胱癌再发。术后即时膀胱灌注化疗术后膀胱癌再发率63.2%(12/19),未灌注化疗者73.9%(34/46)。3年生存率41.7%,5年生存率30,6%。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加膀胱镜检查是发现同时性尿路上皮多器官肿瘤的良好方法。同时性尿路上皮多器官肿瘤术后容易再发膀胱癌,肿瘤细胞分化不良者术后膀胱癌的再发率高。术后密切观察,建议除定期膀胱镜检查外,尚需行尿路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992.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相关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前列腺癌相关基因表达。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9个前列腺癌相关基因(KLK3、KLK2、KLK11,pim-1,hepsin,PSMA,AR,p27,IGF-1)在前列腺正常组织、BPH组织和癌组织(PCa)定量表达,分析其特异性的差异。结果检测9个选定相关基因中发现KLK2,pim-1,AR和IGF-1在这3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KLK2,pim-1,AR和IGF-1作为前列腺癌组织特异性的分子标记物组合,有望提高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125I偶联Ki67基因反义核酸(ASODNs)对裸鼠肾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合成ki67基因ASODNs,氯胺-T法125I偶联ASODNs(125I-ASODNs).BALB/c种系裸鼠接种人肾癌786-0细胞.125I-ASODNs治疗组12只瘤体注射125I-ASODNs 0.1 ml(7.4 MBq/L、10 nmol),ASODNs治疗组12只瘤体注射ASODNs 0.1 ml(10 nmol),连续4 d.治疗后第3、6、12 d每组分别处死小鼠4只,取瘤组织检测肿瘤体积,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Ki67表达,免疫组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125I-ASODNs组治疗后3、6、12 d小鼠肿瘤体积分别为(51.8±13.7)、(76.1±22.9)、(636.9±73.8)mm3,与ASODNs处理组(70.3±18.9)、(185.7±37.7)、(868.9±128.2)mm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i67抗原表达率分别为(16.5±2.1)、(20.8±1.0)、(28.6±2.4)%,ASODNs组为(26.8±2.3)、(29.2±1)、(33.6±2.6)%,Ki67蛋白量比分别为(54.8±2.6)、(58.6±2.9)、(63.9±3.5)%,与ASODNs组(72.6±5.1)、(79.7±3.4)、(85.7±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2.6±2.0)、(24.9±2.0)、(27.7±2.2)%,与ASODNs组(15.1±1.6)、(17.8±1.9)、(18.3±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25I-ASODNs比ASODNs具有更强的抑制裸鼠肾癌移植瘤生长及促进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微创内视镜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微创内视镜技术治疗肾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05年6月采用微创内视镜技术行47例根治性肾癌切除术患者资料。评价手术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47例手术时间75~135min,术中失血量120~220ml。术后镇痛药用量5~35mg(相当于硫酸吗啡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3d,术后进食时间6~18h,术后住院天数5~7d,随访1~24个月均健在,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微创内视镜根治性肾癌切除术将传统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技术相结合,可能成为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肾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95.
肺癌术中血癌胚抗原mRNA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肺癌术中有无肿瘤细胞的血行播散及其规律。方法对52例肺癌、5例肺部良性病变手术患者,于开胸时、结扎肺静脉时及结扎后1h取外周静脉血,结扎肺静脉时取肺静脉血,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血中癌胚抗原(CEA)mRNA的表达量(以经内参照校正的紫外灯光下灰度值表示)。取人腺癌细胞系A549作阳性对照并检测该方法的灵敏度。结果CEAmRNA检测阳性率开胸时为31%(16/52),结扎肺静脉时外周血与肺静脉血、结扎肺静脉后1h外周静脉血均为54%(28/52),且病例一致。开胸时的CEAmRNA表达水平最低95±20,结扎肺静脉时肺静脉血最高126±22,结扎肺静脉时外周静脉血与结扎肺静脉后1h的外周静脉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AmRNA的术中阳性率,鳞癌患者为64%(14/22),腺癌患者为47%(14/30),阳性率与肿瘤性质无关(χ2=1.47,P>0.05);中央型肺癌的术中阳性率(80%,20/25)显著高于周围型肺癌(30%,8/27)(χ2=16.81,P=0.000);TNM分期Ⅰ、Ⅱ、Ⅲ、Ⅳ期者阳性率分别为32%(8/25),55%(6/11),93%(14/15)和0(0/1),分期较晚者显著高于分期较早者(χ2=17.93,P=0.000)。5例阴性对照均为阴性。经检验该方法的灵敏度为1×10-6。结论肺癌术中的确存在血行播散,结扎肺静脉的早晚可能对瘤细胞播散量有较大影响;中央型肺癌和 相似文献
996.
SSX2基因mRNA在泌尿系统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SSX2基因mRNA在肾细胞癌及尿路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26例肾细胞癌患者、27例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15例患者相应的癌旁组织中SSX2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26例肾癌患者癌组织中,18例(69%)SSX2 基因mRNA表达阳性;27例尿路移行细胞癌组织中,22例(81%)SSX2 基因mRNA表达阳性.癌旁组织均不表达.在肿瘤不同分期之间及不同分级之间SSX2 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SX2基因mRNA在肾癌及尿路移行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 相似文献
997.
上海市胆道癌诊治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估上海市胆道癌的诊治情况。方法对上海市区1997年6月至2001年5月4年间年龄在35~74岁的658例胆道癌新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收集到的390例胆囊癌、195例胆管癌和73例壶腹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资料显示,胆道癌好发于老年人;胆囊癌男女之比为1:2.61;胆管癌和壶腹癌则男性略多于女性。胆囊癌、胆管癌和壶腹癌分别有68.5%、43.1%和22.4%的患者合并胆结石。胆囊癌的B超诊断准确率为63.1%,意外胆囊癌占20%,ⅣA和IVB期胆囊癌占43.6%。胆管癌和壶腹癌的误诊率较高,分别为19.1%和47、1%,且就诊时大多数患者已出现黄疸。69例(18.2%)胆囊癌、50例(25.6%)胆管癌和54例(74%)壶腹癌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5%、42.8%、40.7%,58%、28.3%、11.1%和81.5%、39.2%、26.9%。79例胆管癌行姑息性引流术,大多数患者在术后1年内死亡。38例胆管癌植入金属内支架或塑料内支撑管,平均生存期约7个月。结论胆道癌的早期诊断仍较困难;应重视胆囊癌手术方法的规范化;怀疑胆管癌而无手术禁忌证宜手术探查;壶腹癌宜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998.
大鼠胰腺癌模型及其化学趋化因子mRNA表达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计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SD鼠胰腺导管癌和非癌胰腺组织白细胞介素(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αmRNA表达及其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计数的关系。方法将二甲基苯并蒽(DMBA)置入大鼠胰腺实质内及设立曲古霉素(TSA)干预组(B组),3~5个月内处死观察胰腺癌发生情况;行3种mRNA原位杂交及TA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A组肿块直径明显大于B组(P<0.05),A组和B组纤维肉瘤均发生胰腺外转移。(2)A组和B组胰腺导管癌3种mRNA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均明显高于非癌组织(B组中MCP1mRNA除外)(P<0.01),C组均呈阴性表达;且A组明显高于B组(P<0.05)。(3)A组和B组胰腺导管癌TAM计数明显高于非癌组织和C组(P<0.01);3~4个月A组和B组TAM计数低于5个月组(P<0.01)。(4)IL8mRNA阳性胰腺癌TAM数明显高于阴性者(P<0.01),其评分值与TAM计数之间呈正相关(r=0.32,P<0.05)。结论DMBA置入胰实质内可在短期获得较高的SD鼠胰腺癌发生率,TSA能抑制胰腺癌发生和生长,其作用可能与抑制化学趋化因子表达和TAM浸润有关;3种化学趋化因子和TAM可能与胰腺癌发生发展有较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建立氟他胺耐受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flu,并初步研究其细胞特性。方法在体外氟他胺作用下,连续培养LNCaP细胞,得到可在10-7mol/L氢化氟他胺中稳定生长的LNCaP亚系,LNCaPflu。使用相差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放免法和transwell穿膜实验对细胞特性进行鉴定。结果建立氟他胺耐药细胞系LNCaPflu,与普通LNCaP细胞相比,在氟他胺作用下,此细胞株(65.0±1.7)%处于G1期,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2.7±2.3)%(P<0.05);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分泌活力无变化,LNCaPflu为(11.25±2.23)ng/L,LNCaP为(10.15±0.86)ng/L(P>0.05);穿膜侵袭能力未受氢化氟他胺明显影响,LNCaP穿膜数为(35.21±4.52)个/高倍视野,LNCaPflu为(26.15±3.69)个/高倍视野,(P>0.05)。结论LNCaP细胞经长时间体外培养可在氟他胺中稳定生长,LNCaPflu细胞可在体外模拟前列腺癌细胞由氟他胺敏感转化为氟他胺不敏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大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与张力蛋白和辅助蛋白同源的磷脂酶mRNA(PTENmRNA)、缺氧诱导因子-1αmRNA(HIF-1αm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PTENmRNA、HIF-1αmRNA检测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HIF-1αmRNA阳性表达为棕黄色杂交颗粒,主要定位于肿瘤组织坏死边缘区域的肿瘤细胞胞浆中。62例大肠腺癌标本中,PTENmRNA、HIF-1mRNA、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67.7%、59.7%。18例大肠腺瘤标本中,PTENmRNA、HIF-1mR-NA、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44.4%、33.3%。大肠腺癌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大肠腺瘤(P<0.05),而PTENmRNA则相反。有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肝转移、Dukes分期高的大肠腺癌组织中HIF-1mRNA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而PTENmRNA表达则相反。HIF-1α与VEGF呈显著正相关(χ2=4.751,P<0.05);HIF-1αmRNA表达与PTENmRNA呈显著负相关(χ2=21.84,P<0.01);HIF-1αmRNA与VEGF无相关性(χ2=2.597,P>0.05)。结论抑癌基因PTEN的低表达或突变缺失诱导HIF-1α及其靶基因VEGF的过度表达在大肠腺瘤-腺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