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7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159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87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549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326篇
内科学   697篇
皮肤病学   61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356篇
预防医学   565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27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7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 对2009年山东省临沂市起无菌性脑膜炎暴发所分离的病原体进行鉴定,并分析其基因特征.方法 采集无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标本42份,分离病毒;RT-PCR扩增阳性分离物,测定VP1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其他毒株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VPI基因亲缘进化树.结果 分离到肠道病毒17株,经肠道病毒组合血清中和试验和分子分型鉴定为柯萨奇B5病毒(CVB5).CVB5分离株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3%~100.0%和98.7%~100.0%,与CVB5原型株(Faulkner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1.0%~82.4%和9 6.6%~97.0%.VP1区亲缘进化树分析显示,全球CVB5可分为A、B、C、D共4个基因型,引起本次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的CVB5属于基因型D,但位于不同的传播链中.结论 CVB5是此次临沂市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的病原体,分离株之间有较大的遗传差异,但均属于D基因型.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探讨T2DM患者中SUA与相关基因的关联及交互作用.方法 纳入1574例T2DM患者,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56个基因的86个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运用PLINK软件进行关联分析及基因型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在T2DM患者中ABCG2(rs2231142)、PKHD1(rs9395706)、PDGFB(rs2285094)、LPHN3 (rs6856526)及MC4R(rs17782313)基因的多态性与SUA水平相关(P<0.05).同时,有6组基因存在交互作用(P<0.001).结论 ABCG2、PKHD1、PDGFB、LPHN3及MC4R基因的多态性与T2DM患者SUA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2350G→A单核苷酸多态性(ACE2350G/A)及胃促胰酶(Chymase)基因多态性在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LVH)人群中心房颤动(房颤)及非房颤患者中的分布,探讨高血压伴LVH患者房颤发生的分子遗传学机制,为房颤的防治提供临床和实验依据.方法 2010年8月至2013年6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8例高血压伴LVH住院患者,根据有无房颤分为LVH-房颤组和LVH组,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酶切技术进行检测ACE2350G/A及Chymase基因的CMA/B多态性.结果 LVH-房颤组ACE2350基因G、A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LVH组(x2=5.503,P=0.019).ACE2350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伴LVH患者房颤相关.CMA/B基因在房颤组与LVH组G、A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33,P=0.334),CMA/B基因与高血压伴LVH患者房颤发生无显著相关.与正常人相比,各类型LVH患者的CMA/B基因的GG,AA及G、A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CE2350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伴LVH患者房颤发生相关,AA基因型增加房颤的发生风险,A等位基因为房颤发生的危险基因.CMA/B基因与高血压伴LVH患者房颤发生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4.
AIM: To study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pegylated interferon alfa-2b, indigenously developed in India, plus ribavirin in treatment of hepatitis C virus(HCV). METHODS: One-hundred HCV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an open-label, multicenter tria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pegylated interferon alfa-2b 1.5 μg/kg per week subcutaneously plus oral ribavirin 800 mg/d for patients with genotypes 2 and 3 for 24 wk. The same dose of peginterferon plus weight-based ribavirin(800 mg/d for ≤ 65 kg; 1000 mg/d for 65-85 kg; 1200 mg/d for 85-105 kg; 1400 mg/d for 105 kg body weight) was administered for 48 wk for patients with genotypes 1 and 4. Ser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responses of patients were assessed.RESULTS: Eighty-two patients(35 in genotypes 1 and 4 and 47 in 2 and 3), completed the study. In genotype 1, 25.9% of patients achieved rapid virologic response(RVR): while the figures were 74.1% for early virologic response(EVR) and 44.4% for 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SVR). For genotypes 2 and 3, all patients bar one belonged to genotype 3, and of those, 71.4%, 87.5%, and 64.3% achieved RVR, EVR, and SVR, respectively. In genotype 4, 58.8%, 88.2%, and 52.9% of patients achieved RVR, EVR, and SVR, respectively.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attained normal levels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by 4-12 wk of therapy. Most patients showed a good tolerance for the treatment, although mild-to-moderate adverse events were exhibited; only two patients discontinued the study medication due to serious adverse events(SAEs). Eleven SAEs were observed in nine patients; however, only four SAEs were related to study medication.CONCLUSION: Peginterferon alfa-2b, which was developed in India, in combination with ribavirin,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drug in the treatment of HCV.  相似文献   
135.
HBV基因型与HBV感染慢性化、重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BV基因型与HBV感染后慢性化、重症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对中国2922例HBV感染者进行HBV基因型检测,比较各临床类型HBV感染者基因型分布差异及各基因型HBV感染者肝功能和病毒学差异.结果 2922例HBV感染者中,基因型B、C、B/C、D分别占15.9%、83.5%、0.41%、0.21%.与慢性肝炎比较急性肝炎B基因型所占比例较高(P=0.003),肝硬化和肝细胞性肝癌C基因型所占比例较高(P值均为0.000),慢加急性肝衰竭与慢性肝炎比较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B、C基因型患者HBeAg 阳性率、HBV DNA病毒载量、肝功能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硬化、肝细胞性肝癌组C基因型较B基因型患者HBeAg阳性率更高(P值分别为0.000、0.024、0.003),肝细胞性肝癌C基因型患者HBV DNA病毒载量高于B基因型患者(P=0.025),慢加急性肝衰竭和肝细胞性肝癌组C基因型较B基因型患者胆碱酯酶更低(P值为0.0004、0.02).结论 中国HBV感染者的HBV基因型以B、C基因型为主,少量的B/C、D基因型;C基因型较B基因型HBV感染者更易发生慢性化和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性肝癌,但未观察到基因型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生的差异.急性和轻症HBV感染者B、C基因型未显示对病情的明显影响,但重症和终末期HBV感染者C基因型较B基因型患者HBeAg阳性率、HBV DNA病毒载量更高,肝功能损害更严重.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研究2008年青海省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致病病原体中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HEV71)的VP1区基因特征.方法 采集青海省HFMD患者的粪便、疱疹液和咽拭子标本共335份,并进行病毒分离,然后对阳性分离株病毒进行肠道病毒血清型别的分子定型.对分离到的HEV71阳性分离株进行VP1编码区基因扩增,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同源进化分析.结果 在335份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45株阳性病毒分离物,其中30株鉴定为HEV71(占66.7%),是主要病原体.对30株HEV71进行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后,分析发现它们在VP1区核苷酸水平和氨基酸水平上有一定差异,同源性分别在95.2%~100.0%和96.6%~100%之间.它们与1998年以来在我国分离的HEV71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都较高.与其他35株各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的HEV71代表株构建的亲缘进化树中显示,青海省HEY71分离株与C4亚型代表株聚为一簇,属于C4基因亚型C4a进化分支.结论 青海省从HFMD病例中分离到HEV71,也确认了青海省HFMD的病原体HEV71流行株的基因型为C4基因型中的C4a进化分支,并且存在多个传播链.  相似文献   
137.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人群的αβ复合型地贫及非缺失型α-地贫的常见基因突变类型及血液学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3年1月来我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地贫基因检测的地贫疑似患者。检测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17种β-地贫突变、3种α-地贫点突变及3种缺失型β-地贫基因改变。并对阳性病例进行血液学分析。结果236例经基因确诊为地贫的患者中有非缺失型α基因突变12例,WS位点突变频率最高;αβ复合型地贫11例,CD41—42杂合突变合并-^SEA/αα最常见。结论深圳地区αβ复合型地贫发生率为4.7%,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最常见的非缺失型α地贫突变为WS位点突变,与先前文献报道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对1例ABO疑难血型样本进行血清型和基因型鉴定.方法 用血清学方法对标本进行ABO血清型检测,根据血清型结果,选取ABO基因亚型检测试剂盒,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进行基因亚型鉴定,用直接测序法对ABO基因的第6、7外显子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血清学结果显示,该样本的红细胞上具有高凝集强度的A抗原和中等凝集强度的B抗原,样本血浆中含有弱凝集强度的抗-B抗体,初步判定为ABw型;B亚型基因分型试剂的结果显示,该样本ABO基因为ABw12型;直接测序结果显示,该标本ABO基因第6外显子序列为278CT、297GA,第7外显子序列为467CT、526CG、657CT、703GA、796CA、803GC、930GA杂合,即在基因型A102/B101的基础上,该序列nt278位发生了C>T杂合突变,经与血型抗原基因变异资料库的数据比对,确定突变的等位基因为Bw12,基因型为A102/Bw12.结论 中国人群中发现A102/Bw12基因型.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了解河北省婴幼儿腹泻患者轮状病毒的感染特点及基因型别的变迁情况.方法 2007 -2010年在河北卢龙县医院和卢龙县妇幼保健院收集5岁以下腹泻住院病例1643例的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标本用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1643例标本中8...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从四川省巴中市采集的蚊虫标本中分离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病毒(JEV),确定其基因型别,并分析相关的基因1型乙脑病毒PrM和E基因区段氨基酸序列特征.方法 对2004年采集蚊虫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新分离的乙脑病毒进行生物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新分离JEV的PrM、E区段核苷酸序列,测序后应用Clustal X软件做碱基配对分析,MEGA4软件完成病毒进化分析,GENEDOC(3.2)软件完成氨基酸位点分析,根据蜱传脑炎病毒可溶性蛋白晶体结构为模板进行乙脑病毒E蛋白三维结构模拟预测分析.结果 共采集4668只蚊虫标本,主要是骚扰阿蚊和库蚊,分离到6株病毒,经鉴定均属于基因1型的乙脑病毒.将四川省分离的6个毒株结合我国新分离的基因1型乙脑病毒与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株的PrM区段和E区段氨基酸比较,发现PrM区段在PrM2、64和65位存在基因1型乙脑病毒独有的氨基酸位点差异,E区段存在14处共同的氨基酸位点差异,其中在E129、222、327和366位点为中国目前分离到的基因1型乙脑病毒所特有的位点特征.结论 从四川省巴中市首次分离到基因1型的乙脑病毒,并发现基因1型乙脑病毒与减毒活疫苗株之间PrM、E基因区段存在氨基酸差异,但现行疫苗株理论上可以保护新分离的基因1型乙脑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