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98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360篇
综合类   602篇
预防医学   13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17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3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胸腔热灌注治疗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至10月本院收治的全麻下行胸腔热灌注治疗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右美托咪定+芬太尼组(A组)和右美托咪定+地佐辛组(B组),分别于术前10min给予芬太尼1.0μg/kg、地佐辛0.1mg/kg,术中均静脉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开始后5min(T1)、15min(T2)、30min(T3)、60min(T4)4个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T3、T4时点的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中各时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3、T4时点,B组患者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A组(2.45±0.61比1.50±0.55,2.78±0.75比2.45±0.92,均P〈0.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用于胸腔热灌注治疗术中镇静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2.

Introduction

Sedation and pain management for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critically ill surgical patients pose many challenges for the intensivist. Even though daily interruption of sedatives and opioids is appropriate in 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patients, it may not be feasible in the surgical patients with pain from surgical incision or trauma. Therefore we developed an analgesia/sedation based protocol for the surgical ICU population.

Methods

We performed a two-phase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control study. We evaluated a prescriber driven analgesia/sedation protocol (ASP) in a 12-bed surgical ICU. The pre-ASP group was sedated as usual (n = 100) and the post-ASP group was managed with the new ASP (n = 100). Each phase of the study lasted for 5 mo.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performed by χ2 or Fisher’s exact test for categorical variables and the Mann-Whitney test for nonparametric variables. A P value <0.05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sults

We foun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use of fentanyl (P < 0.001) and midazolam (P = 0.001). We achieved sedation goals of 86.8% in the post-ASP group compared to 74.4% in the pre-ASP (P < 0.001). Mean mechanical ventilations days in pre- and post-ASP group were 5.9 versus 3.8 (P = 0.033).

Conclusion

In our cohort of critically ill surgery patients implementation of an ASP resulted in reduced use of continuously infused benzodiazepines and opioids, a decline in cumulative benzodiazepine and analgesic dosages, and a greater percentage of Richmond Agitation Sedation Scale scores at goal. We also showed reduc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days.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比较不同方式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平行分组研究.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择期行骨科、胸外科、肝胆外科等大中型手术的病人,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4 ~ 91岁,体重35 ~ 95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A组:术毕即刻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然后芬太尼1.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进行PCIA;B组:氟比洛芬酯200 mg+芬太尼0.6 mg用生理盐水配稀释至100 ml,进行PCIA;C组:术毕即刻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氟比洛芬酯200 mg+芬太尼0.6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进行PCIA.3组背景输注速率2 ml/h,PCA量2 ml,锁定时间10 min.分别于术毕、术后4、8和24 h时记录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和镇静评分.术后24 h内记录镇痛有效、过度镇静、恶心、呕吐、瘙痒、头晕、嗜睡和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术后24和48 h时随机选择一个中心B组镇痛泵内容物,取样后进行微生物培养试验.结果 共完成2596例,其中A组875例、B组946例、C组775例.与A组比较,B组术毕、术后4、8和24h时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和各时点镇静评分均降低,C组术毕、术后4、8h时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均降低,术后4、8h时镇静评分升高,2组镇痛有效率均升高,B组过度镇静发生率降低,C组过度镇静发生率升高,2组术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降低,C组术后头晕发生率降低(P<0.05);与B组比较,C组各时点静态和动态VAS评分、镇痛有效率、恶心、呕吐以及瘙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术后4、8h时镇静评分升高,过度镇静发生率升高,头晕发生率降低(P<0.05).术后24、48 h时泵内容物标本细菌和真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 对于大中型手术病人,氟比洛芬200 mg复合芬太尼0.6 mg PCIA(背景输注速率2 ml/h,PCA量2 ml,锁定时间10 min)术后镇痛的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在不需要麻醉科医师监护和特殊供氧条件下,小剂量咪达唑仑-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作用及其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共47例,分为2组:A组为1%丁卡因喷喉及2%利多卡因环甲膜穿刺法局部黏膜表面麻醉,共20例;B组为上述局部麻醉方式加用小剂量咪达唑仑-芬太尼静脉注射镇静镇痛,共27例.记录对比患者术中镇静分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满意度、遗忘程度,观察其麻醉前、麻醉后术前、术中进声门时及术后生命体征(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和术前、术后10 min、术后4h肺功能指标[用力肺 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变化情况.结果 A、B两组在患者镇静分级、术中不良反应程度、术后遗忘程度及患者主观满意度四个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明显优于A组.两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及PEF在术后10 min均较术前下降,其中B组用力肺活量下降程度较A组更显著(P<0.05);两组术后4h的肺功能可回到基线水平.两组生命体征指标:A组内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在术中进声门时及术后较麻醉前升高,且术中进声门时血氧饱和度较麻醉前下降( P<0.05);而B组仅心率较麻醉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A组术中进声门时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的升高程度均大于B组(P<0.05).结论 小剂量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麻醉在支气管镜麻醉效果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局部麻醉方式,且对心血管系统及氧和方面的影响更小,对于术后4h肺功能各指标无附加影响;由于不需要专职麻醉医师监护管理以及其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更易于被医师及患者所接受,有利于其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患者自控皮下镇痛(PCSA)在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9月至2014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第四医院收治的121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镇痛方法不同,分为PCSA镇痛(PCSA组)31例,口服吗啡缓释片镇痛(吗啡组)50例,芬太尼透皮贴镇痛(芬太尼组)40例。对比分析各组患者镇痛效果和镇痛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CSA组患者恶心呕吐、便秘、爆发性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组及芬太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SA组患者镇痛后1周VAS评分与吗啡组及芬太尼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SA尽管便携度略逊一筹,但其可为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提供恒定满意的镇痛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66.
目的系统评价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与常规剂量布比卡因两种方式用于椎管内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WOS、CNKI、CBM和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1990.01~2015.07),收集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研究组)与常规剂量布比卡因(对照组)两种方式用于椎管内麻醉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由两位研究人员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然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3个随机对照研究共57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麻醉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4,95%CI(0.20,1.48)];两组术后镇痛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6.08,95%CI(-3.64,15.80)];研究组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0.20,95%CI(0.12,0.34),P0.01];两组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1,95%CI(0.06,2.90)];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28,95%CI(0.08,1.05)];研究组的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13.29,95%CI(5.44,32.49),P0.01];研究组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0.11,95%CI(0.04,0.30),P0.01];研究组腰骶部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0.14,95%CI(0.04,0.46),P0.01]。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可降低低血压、尿潴留及腰骶部疼痛的发生率,但会增加皮肤瘙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硬膜外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7136例具备顺产条件初产妇的最终分娩方式,按产妇意愿分为对照组(A组)4168例及分娩镇痛组(B组)2968例。A组产妇未接受分娩镇痛,B组产妇给予L2~3或L3~4硬膜外阻滞,头向置管后1%利多卡因5ml试验量确定阻滞平面后,予以6~15ml/h持续泵注0.15%罗哌卡因和2μg/ml芬太尼的复合液。记录汇总最终分娩方式及剖宫产原因,评定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minApgar评分,评定产妇镇痛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改良Bromage评分。结果B组产妇剖宫产率(20.28%)及产钳使用率(4.38%)明显高于A组(7.70%、2.33%,P<0.01);B组第一产程时间延长于A组(P<0.01);B组因第一产程延长而行剖宫产比例(64.62%)明显高于A组(42.81%,P<0.01);B组胎儿宫内窘迫的比例(12.29%)明显低于A组(31.25%,P<0.01);胎头下降停滞及羊水问题、胎位异常比例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宫口6、10cm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1),但两组产妇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5%罗哌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的硬膜外分娩镇痛可增加产妇剖宫产率、阴道器械助产率及延长第一产程,但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下肢肌力无影响。  相似文献   
68.
摘 要 目的:分析我国门诊癌症患者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情况。方法:从医院处方分析合作项目数据库中随机提取我国5个城市89家医院门诊癌痛患者2016年中40 d的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处方数据,对其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DC)、总费用等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共纳入13 803例患者的阿片类镇痛药处方,其中男8 522例,患者年龄分布在3~96岁。按照阿片类镇痛药使用人次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为羟考酮及其复方制剂、曲马多及其复方制剂、可待因及其复方制剂、吗啡和芬太尼。羟考酮及其复方制剂的处方总金额和DDDs均最高。口服是最主要的给药途径,人次占比和金额占比分别为86.6%和83.3%。结论:阿片类镇痛药使用的基本面比较合理,但是在部分药品使用方面与国外情况有所区别,其合理性需要通过处方点评等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下肢动脉闭塞(artriosclerosis obliterans, ASO)手术监测麻醉(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 MA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择期行下肢动脉闭塞介入手术治疗患者80例,男63,女17,年龄65~85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组(O组,n=40)和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组(F组,n=40)。记录有创测压后患者平静呼吸5 min后(T_1)、股动脉穿刺置鞘时(T_2)、球囊扩张时(T_3)、手术结束时(T_4)的MAP、HR以及SpO_2;术中VAS、Ramsay评分、手术时间、出室时Ramsay评分。同时观察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分级、手术时间和出室Ramsay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T_1时比较,T_2时两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且F组明显低于O组(P0.05)。T_3时F组VAS评分、Ramsay评分明显高于O组,术毕至出恢复室观察时间明显长于O组(P0.05)。术中体动反应、术中呼吸抑制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F组明显高于O组(P0.05)。结论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下肢动脉闭塞手术监测麻醉中,能够有效控制疼痛反应,提高手术舒适度,维持术中循环稳定,减少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第一产程潜伏期分娩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足月产妇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26例,其中A组未实施镇痛,B组于第一产程潜伏期行分娩镇痛(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C组于第一产程活跃期行分娩镇痛。观察三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镇痛前后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镇痛后5、10、30 min时VAS评分分别为(5.01±0.61)分、(2.30±0.32)分和(1.65±0.21)分,均显著低于镇痛前( t=6.59、9.62、10.73,均P<0.05)和A组( t=6.76、9.80、11.02,均P<0.05);C组镇痛后5、10、30 min时VAS评分分别为(4.92±0.57)分、(2.34±0.30)分和(1.61±0.23)分,均显著低于镇痛前(t=9.72、9.55、10.91,均P<0.05)和A组(t=6.88、9.73、11.30,均P<0.05);B组与C组镇痛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22、2.08、1.99,均P>0.05);B组和C组第一产程分别为(327.43±31.02)min和(335.62±30.18)min,均较A组显著减少(t =7.21、6.90,均P<0.05);B组和C 组自然分娩率分别为80.77%和84.62%,均显著高于A组的57.69%(χ2=8.43、8.81,均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23、2.23,均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第一产程潜伏期和活跃期均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可有效减轻产妇分娩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