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38篇 |
免费 | 627篇 |
国内免费 | 5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儿科学 | 239篇 |
妇产科学 | 21篇 |
基础医学 | 567篇 |
口腔科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474篇 |
内科学 | 682篇 |
皮肤病学 | 29篇 |
神经病学 | 930篇 |
特种医学 | 90篇 |
外科学 | 68篇 |
综合类 | 1089篇 |
预防医学 | 2222篇 |
眼科学 | 28篇 |
药学 | 313篇 |
中国医学 | 118篇 |
肿瘤学 | 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8篇 |
2023年 | 114篇 |
2022年 | 231篇 |
2021年 | 291篇 |
2020年 | 329篇 |
2019年 | 196篇 |
2018年 | 162篇 |
2017年 | 168篇 |
2016年 | 253篇 |
2015年 | 221篇 |
2014年 | 393篇 |
2013年 | 405篇 |
2012年 | 463篇 |
2011年 | 499篇 |
2010年 | 396篇 |
2009年 | 345篇 |
2008年 | 267篇 |
2007年 | 311篇 |
2006年 | 228篇 |
2005年 | 209篇 |
2004年 | 157篇 |
2003年 | 152篇 |
2002年 | 99篇 |
2001年 | 71篇 |
2000年 | 74篇 |
1999年 | 87篇 |
1998年 | 64篇 |
1997年 | 70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81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43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43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7篇 |
1977年 | 5篇 |
1976年 | 5篇 |
196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白蛋白比值(QAlb)、IgG和IgG指数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分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病毒性脑炎组按临床特点分为轻症病毒性脑炎组和重症病毒性脑炎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和脑脊液的白蛋白、IgG,计算QAlb和IgG指数,判断病毒性脑炎患儿血脑屏障功能状态及免疫球蛋白鞘内合成情况与临床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病毒性脑炎组的QAlb高于对照组;重症病毒性脑炎组的QAlb较轻症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毒性脑炎组脑脊液IgG、IgG指数比轻症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病毒性脑炎组患儿的血脑屏障功能损害程度、鞘内IgG合成情况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检测脑脊液和血清中白蛋白、IgG,计算QAlb和IgG指数能反映病毒性脑炎患儿血脑屏障功能状态及IgG鞘内合成情况,为判断病毒性脑炎临床病情的严重程度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高压氧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效果及其对神经相关蛋白、脑过氧化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笔者医院2010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78例,全部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治疗2周后评价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检测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β-内啡肽(β-EP)、髓鞘碱性蛋白(MB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头痛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意识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NSE、β-EP、MBP、SOD、MD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SE、β-EP、MBP、MDA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效果良好,可有效增加脑氧供,改善脑代谢,减轻脑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对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究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P-选择素(P-selectin)、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CDK5)在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 VE)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选取在本院健康体检及神经内科就诊治疗、住院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研究组,根据患者的病情时间将其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其中急性期组85例,恢复期组45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其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其中轻度组76例,重度组54例,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丁酰硫代胆碱底物法检测Ache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selectin水平;CDK5分离试剂盒检测CDK5水平。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急性期和恢复期及重度组和轻度组患者Ache、P-selectin、CDK5水平,分析病毒性脑炎患者Ache、P-selectin和CDK5之间相关性,利用ROC曲线比较Ache、P-selectin、CDK5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在VE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A... 相似文献
3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各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常规医疗服务减少情况,慢性病管理工作也相应受到影响。2022年12月,中国调整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相关政策和方案,医疗卫生系统面临挑战,基层医疗压力增加。在此情况下,本文基于其他国家经验,建议中国基层医疗应注重开展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并为复杂和高需求的慢性病患者提供主动服务,加强对远程医疗的应用与研究,强化基层服务的社区连接,重点完善医疗服务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重症抗NMDAR脑炎临床,影像学及脑电图(EEG)特征。方法 23例血清和/或脑脊液(CSF)抗NMDAR抗体阳性、MRS评分4-5分的重症抗NMDAR脑炎,分析CSF白细胞数、意识障碍严重程度、呼吸功能衰竭特点及头颅MRI、24h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特点。结果 23例重症抗NMDAR脑炎中,精神行为异常19例(82.6%),意识障碍20例(87%)。CSF白细胞数增高19例(82.6%),与轻症抗NMDAR脑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发作17例(73.9%),其中癫痫持续状态13例(56.5%)。24h VEEG监测,广泛慢波15例,其中θ波为主调12例,δ波为主调3例。14~20HZ快波背景2例,额顶枕颞导棘波、尖波或尖慢综合波发放6例,未见异常1例。头颅MRI异常14例(60.9%),其中累及额、颞、顶枕叶皮质6例,皮质下白质多发异常信号5例,累及海马5例,累及脑干2例,未见异常9例。呼吸功能衰竭10例(43.5%),Ⅰ型呼吸功能衰竭6例,Ⅱ型呼吸功能衰竭4例。结论重症抗NMDAR脑炎疾病的严重程度、CSF白细胞数量、意识障碍程度与抗NMDAR抗体的滴度无关,重症抗NMDAR脑炎易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和中枢性通气不足所致呼吸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9例成人重症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2013-10我科共收治9例经血清和脑脊液检查证实的成人重症型流行性脑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主要症状、血及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头颅MRI检查,以及临床治疗情况和最终结果。结果本组发病年龄19~60岁,中位数49岁;均来自同一省或发病前1周曾去过该省;除1例外,其他8例均无明确乙脑疫苗接种史;临床症状为高热(100%)、意识障碍(昏睡66.6%,嗜睡33.3%)、抽搐发作(66.6%)、呼吸衰竭(100%)及四肢瘫痪(100%);病死率达33.3%,其余均有四肢瘫痪等严重后遗体征;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以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压力为165~290mmH2O,以淋巴细胞为主,糖、氯及蛋白正常或轻度增高;脑电图均为低波幅慢波,未见癫痫波;头颅MRI示双侧颞叶内侧、大脑脚、丘脑长T1、长T2异常信号,FLAIR呈高信号,无强化;血清及CSF乙脑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年龄、意识障碍、呼吸衰竭和四肢瘫可能与患者死亡相关。结论成人也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易感人群,重症成人患者以高热、意识障碍、四肢瘫及呼吸衰竭尤为突出,病死率高,存活者遗留严重的功能障碍。乙脑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有必要对成人进行乙脑疫苗补种。 相似文献
37.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联合国.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国办发[2017]8号)有关要求,解决当前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遏制艾滋病性传播上升势头,将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8.
从五运六气理论推演天时气化,据实际气候指标拟定全国16方域六气气化数值。参合两者,提示本次新型冠状病毒何以发于己亥岁末之鄂,并据患者易见症状表现,辨识此肺炎乃风温夹湿之疫厉。然后分析其易感之地,以鄂湘赣为最,次则浙闽两广江苏,以其气化相近也;好发之人,以肺脾气虚湿盛者为甚,次则肝气失调、素体孱弱者,以其正虚邪凑也。进而推测疫情演化趋势,庚子岁半之前,疫情正烈;岁半而后,当衰减而泯灭。中医防治,当以出具防治方药为本,参考古今医家治疫理法,结合自家经验,拟定防治方药八帧。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平谷区水痘疫情流行情况,为制定水痘疫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年平谷区水痘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年平谷区共发生多发疫情8起,其中有1起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试行标准;散发132起,合计病例305例,全区平均罹患率为76.25/10万。其中平谷区学校、幼儿园病例占84.92%;主要以4~7岁和8~15岁儿童发病为主,男女发病比例为1.54∶1;对于病例的处理,全区采取隔离和应急接种水痘疫苗,2006年全区共接种17所学校和5所幼儿园,共1519人次。结论2006年平谷区水痘疫情主要发生在夏、冬两季,水痘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易在学校、幼儿园集体单位引起流行,做好对患病学生的隔离和宣传工作是预防控制学校水痘流行和扩散的重要措施,应急接种对今后疫情发生起重要作用,而对当次疫情作用不明显,但当次疫情隔离措施落实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0.
淮南市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淮南市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的危险因素。方法现场采集豆螺、沼螺,用直接压片法分离尾蚴,并感染淡水鱼,分离囊蚴,用该囊蚴感染家猫,分离成虫;对市区部分居民作现场查询、体检和粪检,以确定有无华支睾吸虫感染及伴随症状。结果从现场捕获的豆螺、沼螺体内可分离出有尾鞘的单尾蚴,用该尾蚴感染淡水鱼可获囊蚴,用该囊蚴感染家猫可获华支睾吸虫成虫;从淮南市区部分居民粪便中及其放养家猪粪便中均可检出华支睾吸虫卵;市区部分居民有炊事时菜刀、砧板生熟不分和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的习惯,等等。结论 淮南市区存在多种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各危险因素构成华支睾吸虫病在淮南市区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