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4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72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85篇
内科学   178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00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03篇
综合类   252篇
预防医学   480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96篇
  1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评价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心理干预组、综合干预组各4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既定方案的心理干预;综合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另给予既定方案的心理干预及抗抑郁药物(黛力新片)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及干预4周后进行调查,评价其心理疗效,通过患者症状及心电图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前,三组一般情况及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4周后,心理干预组和综合干预组患者的SAD和SDS评分差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综合干预组差值升高更明显(P<0.01);综合干预组和心理干预组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x2=26.911,P<0.01x2=7.500,P<0.0167),综合干预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心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8,P<0.0167).结论 对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心身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在心理干预基础上加服抗抑郁药物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对北京市实施2剂次水痘疫苗免疫策略后发生的一起小学水痘暴发疫情开展调查,分析导致疫情发生的预防接种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利用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和疫情期间主动监测系统发现水痘病例,回顾调查全校学生水痘患病史和水痘疫苗免疫史,比较不同免疫史学生的罹患率.结果 总罹患率为2.3%(30/1282),其中0剂次组罹患率5.9%(1/17),1剂次组罹患率4.2%(22/527),2剂次组罹患率0.9%(7/738).总体疫苗接种率为98.7%(1265/1282),其中1剂次接种率41.1%(527/1282),2剂次接种率57.6%(738/1282).1剂次组发病风险是2剂次组的4.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85,P<0.01),2剂次比1剂次增加77.3%的保护率;2剂次组中接种时间间隔<3年的罹患率为0,间隔4至5年的罹患率为0.9%,间隔≥6年的罹患率为2.7%(x2趋势=6.762,P=0.013).结论 2剂次水痘疫苗保护率较1剂次显著提高.2剂次疫苗长期保护效果仍需进一步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93.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验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在我院骨伤科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方案,验证其普适性和实效性。方法选择2013年7月~11月在我院骨伤科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生进行治疗,所有患者的护理均严格按照中医护理方案进行实施落实。负责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护士,均接受统一的培训和考核。收集患者住院期间主要症状、实施主要的辨证施护和中医护理技术,以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针对患者腰腿疼痛、肢体麻木和下肢活动这三大主要症状,辨证施护落实100%,8种中医护理技术得到应用,能较好地改善患者腰腿疼痛和肢体麻木情况。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能积极推动中医辨证施护的临床开展,能有效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产时个性化基础按摩程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自然分娩产妇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传统自然分娩的基础上辅以个性化基础按摩程序;对照组按照传统自然分娩流程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孕妇产程中的疼痛评分、镇痛药物使用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尿潴留、中转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产时疼痛程度评分及镇痛药物剂量均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中转剖宫产率、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在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时个性化基础按摩程序有助于减轻产时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促进产程,降低中转剖宫产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胰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h e Cochrane Library(2013年11期)、CBM、CNKI、VIP和Wan Fang Data数据库,纳入HIFU治疗胰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3年11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使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个研究,包括19个RCT和4个CCT,其中14个研究报告了安全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HIFU联合放化疗治疗胰腺癌在6个月生存率、12个月生存率、总有效率和临床受益率方面均优于单独三维适形放疗、吉西他滨、吉西他滨+顺铂、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治疗,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U联合放化疗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皮肤损伤和发热,其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U联合放化疗治疗胰腺癌的有效性优于其他疗法,且不良反应较低。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较低,不同程度降低了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尚需规范和统一胰腺癌的诊断和判效标准,提高临床研究设计和实施质量,为聚焦超声的临床应用生产高质量证据。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2012年8月—2013年10月期间85例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资料,其中41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单孔组),44例行传统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三孔组),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单孔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传统组的[(31.73±4.22)min vs.(15.43±1.81)min,P=0.000];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切口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孔组术后应用镇痛药物比例明显低于三孔组(7.32%vs.34.09%,P=0.003);两组术后均无胆瘘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相同,但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微创方面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在急性脊髓损伤(ASCI)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6月ASCI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mNGF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0例,以28天为一个治疗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一个疗程后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在年龄、性别、损伤部位、ASIA残损分级、感觉、运动评分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效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7%,对照组有效1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40%,χ2=8.297,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8.
目的:总结分析一组弱视儿童3年综合治疗随访结果,观察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程度弱视治疗的疗效。方法:182例(276眼)3~13岁弱视儿童,男95例(157眼),女87例(119眼)。均用1%硫酸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并给予恰当的屈光矫正。每6~12个月重新验光1次,同时给予相应的遮盖疗法、药物、光学压抑法及各种视觉刺激疗法等综合疗法治疗,每个月复查视力,随访18~36个月,平均24个月。结果:本组弱视儿童治疗总有效率为90.22%,治愈占57.61%,进步占32.61%,无效占9.78%。其中3~6岁组总有效率为95.92%,优于7~13岁组的总有效率76.25%(P<0.05);轻度弱视总有效率为98.79%,中度弱视总有效率为82.95%,均明显优于重度弱视的总有效率为56.52%(P<0.05);屈光不正性弱视总有效率为94.76%,屈光参差性弱视总有效率为90.62%,均优于斜视性弱视的总有效率73.58%(P<0.05);中心注视总有效率为99.45%,明显优于旁中心注视的总有效率72.04%(P<0.01)。结论: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积极恰当的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治愈儿童弱视。  相似文献   
99.
目的 了解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社区健康服务运行机制改革的做法与成效,为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方法 采用现场实验性研究方法进行改革试点,综合评价由第三方完成.结果 观澜人民医院的社区健康服务运行机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到较好落实,居民和员工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结论 通过深入开展社区健康服务运行机制改革,可以保障社区健康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应不断创造条件深入推进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运行机制的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