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25篇
  免费   2199篇
  国内免费   1024篇
耳鼻咽喉   582篇
儿科学   804篇
妇产科学   589篇
基础医学   1697篇
口腔科学   394篇
临床医学   4188篇
内科学   5153篇
皮肤病学   552篇
神经病学   1536篇
特种医学   1872篇
外科学   4093篇
综合类   7442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3035篇
眼科学   520篇
药学   4160篇
  36篇
中国医学   1737篇
肿瘤学   1954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492篇
  2022年   1163篇
  2021年   1470篇
  2020年   1403篇
  2019年   1052篇
  2018年   1083篇
  2017年   1092篇
  2016年   1206篇
  2015年   1164篇
  2014年   2759篇
  2013年   2370篇
  2012年   2784篇
  2011年   2958篇
  2010年   2562篇
  2009年   2192篇
  2008年   2093篇
  2007年   2124篇
  2006年   1755篇
  2005年   1384篇
  2004年   1170篇
  2003年   1060篇
  2002年   903篇
  2001年   743篇
  2000年   588篇
  1999年   501篇
  1998年   371篇
  1997年   279篇
  1996年   208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77篇
  1984年   54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4篇
  1975年   13篇
  197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胰管结石88例临床回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4年间我院收治的88例胰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复习有关文献.结果88例病人均伴有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者8例,糖尿病10例,先天性胆管囊肿1例.手术56例,其中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吻合4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4例,单行胰体尾部切除术1例,胰体尾加脾切除术6例,开腹取活检1例.术后死亡1例.未手术者均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论胰管结石发病率明显增高;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不愿手术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2.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ability of PCR to amplify Leishmania DNA, stored on Giemsa-stained slides, from American cutaneous leishmaniasis (ACL) patients. In total, 475 slides stored for up to 36 years were obtained from an outpatient clinic in a Brazilian ACL-endemic region, and Leishmania DNA was amplified from 395 (83.2%) of the DNA samples using primers specific for the minicircle kinetoplast DNA.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 of these amplicons demonstrated that Leishmania (Viannia) braziliensis was the only species present in these sample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archived Giemsa-stained slides can provide a Leishmania DNA source for performing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f leishmaniasis.  相似文献   
43.
92例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诊断和抗生素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5年6月间收治的92例并发SBP的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2例患者中,发热72例(78.26%),腹胀85例(92.39%),腹痛38例(41.30%),反跳痛35例(38.04%),83例(90.21%)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分类≥0.75,40例(45.98%)腹水PMN计数≥250个/mm3,79例(90.80%)腹水PMN比值≥0.50,11例(12.00%)腹水细菌培养阳性,共分离出细菌17株,G-杆菌占52.9%(9/17),其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左旋氧氟沙星及泰能敏感,对丁胺卡那、氧哌嗪青霉素敏感性较低。临床治疗显示,联合使用头孢他啶和甲硝唑效果较好,并较少出现继发真菌感染。结论重型肝炎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腹水培养阳性率低,外周血和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比较可靠的参数。治疗SBP,可首选二联使用头孢他啶与甲硝唑,疗程约10~14日。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螺旋CT动脉期、门脉期及病灶延迟期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以进一步选择理想的扫描时期和方案。方法:对48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行平扫及增强扫描,造影剂注射速率为3ml/s,然后开始动脉期、门脉期及病灶延迟期扫描。统计各期的病灶检出数,观察病灶在不同时期的特征。结果:动脉期、门脉期及病灶延迟期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91.9%、76.9%、78.8%,动脉期和门脉期、病灶延迟期之间均有显著差异,而门脉期和病灶延迟期之间无差异。结论:在肝癌的检出方面动脉期价值最大,而门脉期和延迟期之间无差异。双期扫描(动脉期加门脉期)可作为肝癌CT诊断的常规技术,对不典型病例,病灶延迟期很有必要,有助于病灶的定性。  相似文献   
45.
试论医院药师的业务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依据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对药学人员的要求,在调查了80家综合医院药师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药师在调剂、制剂、药品检验、药学科研、药品储存供应、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6个方面应具备的业务标准,为我国实行医院药师资格准入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评价单克隆IgH基因重排检测在恶性淋巴瘤 (B NHL)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半巢式PCR检测单克隆IgH基因重排。病例组为B NHL ,包括 6 9例石蜡包埋组织切片、治疗前 16例骨髓和 2 9例外周血、阳性者治疗后复查骨髓和外周血 ;对照组为 10例慢性淋巴结炎、3例T NHL和 2例HD。结果 对照组均阴性。病例组 :切片中单克隆IgH基因重排阳性率为 6 3.8% (44 / 6 9) ;骨髓和外周血阳性率分别为 43 .8%(7/ 16 )和 41.4% (12 / 2 9) ,细胞形态学检查未见异常细胞者阳性率分别为 33 .3% (3/ 9)和 31.3% (5 / 16 )。 16例同时采集骨髓和外周血者 ,阳性率分别为 43 .8% (7/ 16 )和 37.5 % (6 / 16 ) ,两者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单克隆IgH重排阳性者 ,6例完全缓解 (CR)后转阴 ,处于持续缓解状态 ,1例临床缓解后 13个月仍阳性 ,现在继续随访中 ,另 1例CR后持续阳性者 ,6个月后复发。结论 切片、骨髓和外周血中检测单克隆IgH基因重排可以作为B NHL诊断和随访微小残留病灶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47.
刘国莲  程雪涛  鲁军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2):1069-107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1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及其致病特点、诊断、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1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中单纯细菌感染6例(28.57%),真菌感染2例(9.52%),巨细胞病毒(CMV)感染2例(9.52%),结核菌感染1例(4.76%),混合感染9例(42.86%),病原体不清1例。2例予以呼吸机辅助治疗。19例治愈,治愈率为90.48%,2例直接死于肺部感染。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应早期行病原学诊断,积极有效抗感染,及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PLGA)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并与腺样囊性癌(ACC)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例PLGA与10例ACC进行分析。结果;PLAC的特点是组织学上具有细胞形态的一致性与组织结构的多形性;免疫级化染色呈阳性或部分阳性反应,与ACC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光镜下组织结构的多形性是鉴别PLGA与ACC的重要指征;免疫组化对二者的区分意义不大;均起源于闰管储备细胞是导致二者相似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9.
垂体ACTH腺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9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分析和探讨垂体ACTH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29例垂体ACTH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垂体ACTH微腺瘤的诊断较为困难,有库欣氏综合征表现的患者,辅以血清ACTH、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并结合影像学资料方可确诊,经蝶手术切除肿瘤复发率仅为6.9%。结论 垂体ACTH腺瘤的诊断须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经蝶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垂体ACTH腺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0.
重组结核分支杆菌16000蛋白抗原(rPA16)的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重组16000蛋白(rPA16)诱发家兔产生抗体的能力并评价其血清学诊断的价值。方法:家兔按注射的抗原及佐剂的不同分组,皮下多点注射分别进行免疫,6次免疫后采血,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跟踪兔血清抗体效价的时间效应并检测兔血清与所试各类分支杆菌PPD有无交叉反应;同时检测rPA16与各分支杆菌PPD的免疫羊血清的反应,并用rPA16抗原检测人血标本,分析该抗原的临床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兔血清抗体效价结果显示:5个月后,加佐剂的抗原组的兔免疫血清仍能检测到抗体,不加佐剂组2个月后血清抗体检测即为阴性,ELISA检测兔免疫血清比双向琼脂扩散方法要更敏感,rPA16抗原加佐剂引起的兔血清抗体滴度最高可达1:6400,不加佐剂组的血清抗体滴度仅为1:400,ELISA法分析抗rPA16的兔血清的特异性表明其特异笥较好,仅与牛、人型结核分支杆菌的PPD呈阳性反应,与其他所试分支杆菌PPD反应均为阴性,同时又分析了rPA16抗原的特异性,与人型PPD相比,该抗原只与所试各类分支杆菌,BCG、牛分支杆菌免疫的血清呈阳性反应,而人型PPD则基本上与结核分支杆菌免疫的血清均呈阳性反应,ELISA检测血清标本结果:肺结核病组中rPA16和PPD检测敏感性分别为64.8%和75.2%;健康组,卡介苗接种阳转健康组,rPA16和PPD检测特异性分别为96.2%,88.5%和94.3%,66.7%。结论:rPA16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一定的特异性,可能成为结核病血清学诊断试剂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