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74篇
  免费   2650篇
  国内免费   2837篇
耳鼻咽喉   350篇
儿科学   256篇
妇产科学   453篇
基础医学   3258篇
口腔科学   348篇
临床医学   3593篇
内科学   3653篇
皮肤病学   539篇
神经病学   447篇
特种医学   9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6篇
外科学   1233篇
综合类   10299篇
预防医学   3272篇
眼科学   268篇
药学   5075篇
  22篇
中国医学   6089篇
肿瘤学   2759篇
  2024年   368篇
  2023年   1198篇
  2022年   1097篇
  2021年   1030篇
  2020年   932篇
  2019年   1017篇
  2018年   634篇
  2017年   888篇
  2016年   994篇
  2015年   1029篇
  2014年   1523篇
  2013年   1533篇
  2012年   1810篇
  2011年   2049篇
  2010年   1912篇
  2009年   1982篇
  2008年   2136篇
  2007年   2068篇
  2006年   2053篇
  2005年   2420篇
  2004年   1926篇
  2003年   1636篇
  2002年   1560篇
  2001年   1476篇
  2000年   1216篇
  1999年   966篇
  1998年   860篇
  1997年   779篇
  1996年   744篇
  1995年   638篇
  1994年   599篇
  1993年   427篇
  1992年   403篇
  1991年   296篇
  1990年   288篇
  1989年   236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目的研究电子在人体组织等效材料中形成的“簇点”能量分布情况,以及簇点的产生对生物效应发生的意义。方法针对电子与人体组织等效介质作用的物理机理,利用蒙特卡罗(MC)方法,按一个个相互作用事件(电离、激发、弹性散射、Auger电子发射)方式真实模拟电子在介质中的径迹,通过对这些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相关结论。结果电子在穿过介质过程中,主要以簇点(大于30%)形式沉积能量,并且80%以上的簇点中的能量沉积在50eV以上;簇点的密集程度与电子能量、簇点直径密切相关,簇点中能量沉积也取决于辐射类型和能量。结论簇点中的能量沉积是诱发组织细胞核内DNA分子各种损伤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分析山医群体中国地鼠E家系的遗传纯度。方法 应用经过筛选的 3 1条随机引物对中国地鼠E家系 12只个体基因组DNA进行RAPD扩增 ,计算近交个体间的相似系数。结果 所有样品的相似系数0 943 1到 0 9978之间变动 ,平均相似系数为 0 9749,聚类分析得到了这些个体的同源树资料。结论 山医群体E家系有较高的遗传纯度  相似文献   
153.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镍(Ni2O3)对人肺成纤维细胞(human lung fibroblasts,HLF)的DNA损伤作用以及Na2SeO3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检测DNA损伤。结果 Ni2O3 处理HLF细胞4 h,SCGE检测出DNA损伤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Ni2O3 Na2SeO3 处理组DNA损伤程度低于Ni2O3 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硒可抑制镍诱导的人肺成纤维细胞的DNA损伤。  相似文献   
154.
Summary: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tosyl-L-phenylalanylchloromethyl ketone (TPCK) on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induced NF-κB activation and apoptosis in U937 cell line, changes and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NF-κB/p65 and IκB-α were observed by fluorescencemicroscopy and expression and degradation of IκB-α by flow cytometry. The apoptosis of U937 cells was measur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electrophoresis of DNA. Immunolfluorescence assay showed that NF-κB/p65,IκB-α only localized in cytoplasm. After TNF-α stimulation, p65 was localized only in nuclei, and IκB-α was only localized in cytoplasm and decreased. The changes of TNF-α stimulation were specifically inhibited by TPCK. Flow cytometry also revealed the downregulation of IκB-α protein during TNF-α-induced apoptosis and the down-regulation was specifically inhibited by TPCK. Flow cytometry also showed the apoptosis of U937 cells after TNF-α induction. DNA ladder can be detected in cells treated by TNF-α. It is concluded that degradation of IκB-α protein and NF-κB/p65 translocation occur during TNF-α-induced apoptosis of U937 cells, suggesting the activation of NF-κB.TPCK-sensitive protea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gradation of IκB-α protein induced by TNF-α in U937 cells. TPCK sensitive protease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poptosis of U937 cells induced by TNF-α.  相似文献   
155.
检测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颈癌是妇科肿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但大多数宫颈癌在发展成侵犯性恶变前有多年的非侵犯性病变,即癌前病变存在。及早发现宫颈癌癌前病变无疑是切断宫颈癌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主要介绍宫颈癌癌前病变的细胞学、组织学检查,基因检查及与宫颈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的HPVDNA检测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6.
玻璃筛柱从琼脂糖凝胶中分离DNA片段的快速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57.
应用逆转录-DNA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合肥地区的195例病人的血清进行了HCVRNA检测及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80例HCVRNA阳性标本中,70例(87.5%)为Ⅱ/1b型HCV感染,7例(8.8%)为Ⅲ/2a型,3例(3.7%)为Ⅱ和Ⅲ型混合感染,未发现Ⅰ/1a和Ⅳ/2b型HCV感染。  相似文献   
158.
目的:了解DNA疫苗在BALB/c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情况,建立DNA疫苗体内生物分布情况研究方法。方法:乙肝核酸疫苗(HBV DNA)经^32P标记、分离、纯化、鉴定后,胫前肌注射给药,结合三氯乙酸(TCA)沉淀,研究肌注乙肝核酸疫苗后BALB/c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情况。结果:质粒DNA疫苗除注射局部肌肉分布较多外,其他一些重要组织也有分布,其中腺体组织(肾上腺、胰腺、胸腺)中的浓度最高,其次为排泄物(尿、肠内粪),脑组织中浓度最低。各组织中可沉淀放射性按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胸腺、肾上腺、膀胱、生殖腺、脂肪、肠内粪、胰腺、颌下腺、脾、小肠、眼球、肝、肠内容、肾、甲状腺、肺、淋巴结、对侧肌肉、心脏和脑。结论:^32P标记DNA疫苗后各组织β计数结合三氦乙酸沉淀法研究核酸疫苗生物分布情况,方法灵敏、可靠,易于分析。  相似文献   
159.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检测108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一DNA,在不同类型的HBV感染标志物(HBVM)的血清中结果有所不同:(1)在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血清中,PCR阳性率86.11%(31/36);(2)在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血清中,PCR阳性率55.88%(19/34);(3)在抗HBs、抗HBe和HBc阳性血清中,PCR阳性率为20%(2/10);(4)在抗HBe和抗HBc阳性血清中,PCR阳性率为25%(2/8);文中就PCR检测的结果及临床意义作了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0.
图象分析法检测乳腺癌细胞DNA含量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乳腺癌及其癌变过程中细胞DNA的含量,探讨DNA含量在这一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988年63例在我院手术治疗的浸润性乳腺癌,以及1984~1992年间手术治疗的13例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6例导管内癌伴早期浸润(DCIS Ca)、6例导管上皮高度增生(proliferative breast disease,PBD)的原发灶进行DNA图象分析(image cytometry,ICM).结合临床资料,分析63例浸澜性乳腺癌细胞DNA含量与预后关系的观察。结果:发现浸润性乳腺癌与:DCIS及PBD相比,有较高的DNA指数(DNA index,DI)、异倍体检出率、核面积(nuclear area,NA)和5C细胞阳性率(P<0.05)。在DCIS与PBD两组病人中,DI、NA无明显差别(P<0.05),而异倍体肿瘤,5C细胞出现在DCIS中(P<0.05),且PBD中无5C细胞,异倍体出现。在乳脉癌病人预后的单因素分析中,发现5C细胞阳性、异倍体肿瘤等的无病生存率低(P<0.01)。结论:异倍体细胞群的出现是细胞癌变的早期标志,DNA含量随着乳腺癌恶性程度增加而发生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