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072篇 |
免费 | 1105篇 |
国内免费 | 68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75篇 |
儿科学 | 225篇 |
妇产科学 | 80篇 |
基础医学 | 840篇 |
口腔科学 | 184篇 |
临床医学 | 3460篇 |
内科学 | 1579篇 |
皮肤病学 | 72篇 |
神经病学 | 522篇 |
特种医学 | 61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0篇 |
外科学 | 1634篇 |
综合类 | 6505篇 |
预防医学 | 1640篇 |
眼科学 | 238篇 |
药学 | 3305篇 |
76篇 | |
中国医学 | 2215篇 |
肿瘤学 | 38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26篇 |
2023年 | 665篇 |
2022年 | 747篇 |
2021年 | 1126篇 |
2020年 | 882篇 |
2019年 | 709篇 |
2018年 | 333篇 |
2017年 | 670篇 |
2016年 | 694篇 |
2015年 | 829篇 |
2014年 | 1224篇 |
2013年 | 1225篇 |
2012年 | 1488篇 |
2011年 | 1450篇 |
2010年 | 1269篇 |
2009年 | 1224篇 |
2008年 | 1301篇 |
2007年 | 1151篇 |
2006年 | 1048篇 |
2005年 | 1137篇 |
2004年 | 809篇 |
2003年 | 712篇 |
2002年 | 508篇 |
2001年 | 428篇 |
2000年 | 382篇 |
1999年 | 295篇 |
1998年 | 251篇 |
1997年 | 167篇 |
1996年 | 156篇 |
1995年 | 110篇 |
1994年 | 106篇 |
1993年 | 70篇 |
1992年 | 81篇 |
1991年 | 92篇 |
1990年 | 41篇 |
1989年 | 53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成药》2015,(11)
目的建立HPLC-ELSD法同时测定生白术中D-果糖、D-葡萄糖和蔗糖的含有量,并对不同产地(浙江、安徽和湖北省)及批次药材中的这3种成分进行分析。方法生白术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 XBridgeTMAmide色谱柱(4.6 mm×250 mm,3.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80∶20);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40℃。质谱测定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的飞行时间质谱(TOF/MS);负离子模式;质量扫描范围m/z 50~800。结果 D-果糖在7.943~18.53μg、D-葡萄糖在0.583 5~1.362μg、蔗糖在1.415~3.302μg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4%、100.1%、102.0%,RSD分别为1.3%、1.8%、1.3%(n=9)。在10批生白术药材中,D-果糖含有量为9.946~45.83 mg/g、D-葡萄糖为1.198~7.743 mg/g、蔗糖为5.231~15.76 mg/g。结论不同产地及批次生白术中的含有量依次为D-果糖蔗糖D-葡萄糖,并且差异较明显。 相似文献
42.
探讨当归多糖(ASP)对D-半乳糖诱导致小鼠肾脏亚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模型组:小鼠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 mg·kg-1),qd×42;ASP组:从D-半乳糖模型复制的第8天起,腹腔注射ASP(100 mg·kg-1),qd×35;正常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等时与等量生理盐水。药物注射完成第2天,采外周血检测尿素氮(BUN)、肌酐(Crea)、尿酸(UA)、胱抑素C(Cys-C)含量;取肾脏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观察肾组织中染色阳性细胞相对光密度(ROD),透射电镜观察肾脏超微结构变化;制备肾脏组织匀浆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ELISA方法检测肾脏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含量。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较,ASP组小鼠血清中BUN,Crea,UA,Cys-C,AGEs和8-OH-dG含量显著下降;肾小球数目增多,硬化肾小球减少,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管腔扩张不明显;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的相对光密度降低且颗粒小;超微病理呈现肾小球系膜细胞减少,基底膜变薄,足细胞核糖体和粗面内质网明显增多,足细胞次级突起融合减少;SOD与GSH-PX活性显著增加;MDA含量下降。综上所述,当归多糖能拮抗D-半乳糖致小鼠肾脏亚急性损伤,其保护肾脏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3.
《社区医学杂志》2015,(5)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中hs-CRP、BNP、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为ACS的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患者496例,包括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120例、ACS组256例,ACS组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组152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组74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组30例;对照组12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入院后即刻采集静脉血,检测hs-CRP、BNP、D-二聚体,并在入院一周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三组的血清学指标,分析水平变化。两样本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CS组的外周血hs-CRP、BNP、D-二聚体水平[(2.69±0.59)mg/L、(56.6±3.9)pg/ml、(0.39±0.10)mg/L]均小于SAP组[(5.05±0.92)mg/L、(258.3±56.8)pg/ml、(1.12±0.22)mg/L]以及对照组[(8.23±1.02)mg/L、(356.5±78.3)pg/ml、(1.85±0.27)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AP组、NSTEMI组、STEMI组间外周血hs-CRP、BNP、D-二聚体水平依次升高[(7.03±1.32)、(8.23±1.58)、(9.11±1.42)mg/L、(335.5±74.5)、(365.6±78.4)、(388.1±89.9)pg/ml、(1.61±0.33)、(1.95±0.39)、(2.35±0.4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患者中单支、双支及三支血管病变等三组外周血hs-CRP、BNP、D-二聚体水平依次升高[(6.10±1.15)、(8.00±1.22)、(9.60±1.30)mg/L、(232.00±70.20)、(356.40±82.60)、(452.10±90.20)pg/ml、(1.03±0.21)、(2.29±0.29)、(3.55±0.3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外周血hs-CRP、BNP、D-二聚体的水平与ACS病情,特别是AMI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急性原发性腹膜炎治疗不当容易转为慢性,长期以来,临床经验证实,单纯抗生素治疗对急性原发性腹膜炎效果不佳,引入活血化瘀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防止急性原发性腹膜炎转为慢性,通过给予小剂量立迈青(低分子肝素钙)辅助治疗急性原发性腹膜炎,观察该药对急性原发性腹膜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 D-D)和超敏C反应蛋白( CRP)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急性原发性腹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02例急性原发性腹膜炎女性,随机分为观察组151例,对照组151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立迈青治疗和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单纯抗生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浆CRP以及D-二聚体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ú.05),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血浆CRP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 P <0.05),但D-二聚体指标无明显差异( P >0.05)。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能明显降低CRP指标,但观察组不仅能降低血浆CRP指标,而且能降低D-二聚体指标。结论通过采取辅助小剂量立迈青治疗,对控制急性原发性腹膜炎病情,预防急性原发性腹膜炎转为慢性,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5.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以可溶性形式表达鼠源性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的催化结构域(α1,3GTcd;catalytic domain of α1,3GT),利用其在人消化道肿瘤细胞表面构建钟α-gal表位(Gah1-3Gal-β1-4GlcNAc-R),拟用来制备一种新的自体肿瘤疫苗。方法利用pET-15b载体以可溶性形式表达鼠源性α1,3GTed,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阴离子交换柱检测酶的活性。通过其在人不同消化道肿瘤细胞表面构建钟α-gal表位,先与人血清孵育,FTTC标记的羊抗人的IgG为第二抗体,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强度,以分析钟鲥表位的表达结果。结果可溶性高效表达与纯化了带有His-tag的α1,3GTcd并利用HPLC阴离子交换柱检测α1,3GTcd的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证明了在人消化道肿瘤细胞表面成功构建了即gal表位。结论本研究可溶性的表达了α1,3GTcd,并利用其在人消化道肿瘤细胞表面成功地构建了α-gal表位.为该方法的临床治疗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和探讨全麻腹部手术后早期改良护理体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6例接受全麻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体位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术后尽早采用半卧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项异常指标中,两组患者氧饱和度、血压、肺活量以及腹腔引流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腰酸、烦躁方面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3%)明显低于对照组(25.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腹部手术后,加强体位护理,指导患者尽早采取半卧位,可减轻患者症状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7.
48.
随着巴拉尼协会前庭疾病分类工作的不断深入,周围前庭综合征知识不断更新,德国的Strupp等发表了"周围前庭综合征更新"一文,提出诊断双侧前庭病(bilateral vestibulopathy, BVP)时需要对前庭功能量化测试;"急性单侧周围前庭病"(acute unilateral peripheral vestibulopathy, AUPVP)这一名词比"前庭神经元炎"更为贴切;梅尼埃病是一组疾病,遗传因素在其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向地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orizontal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hcBPPV)和前半规管BPPV(acBPPV)能与中枢前庭损害区别开来;前庭阵发症(vestibular paroxysmia,VP)现在被国际认可,诊断VP需要患者对钠通道阻断剂起反应;上半规管裂综合征(superior canal deshiscence syndrome,SCDS)的诊断需要建立在总结性发现的基础上。本文对以上主要内容进行了述评,希望对从事头晕、眩晕工作的临床医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星半通膈散对痰瘀互结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40例痰瘀互结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对照两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用星半通膈散、对照组用氟尿嘧啶(5-Fu)为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值变化比较,治疗组在控制食物反流、疼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星半通膈散能减轻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局部肿瘤缩小有一定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