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54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459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朱玲玲  尹逸林 《现代医院》2012,12(12):42-44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加自体骨髂骨植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在2009年9月~2012年6月期间,对36例/39足的跟骨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加自体骨髂骨植骨治疗,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17~66岁,平均39.0岁。结果所有36例患者(39足)术后复位良好,全部随访,平均17个月(12~26个月),无感染、钢板螺钉松动脱落现象发生。疗效评定:优30例32足,良5例6足,可1例1足;优良率97.4%。结论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加自体骨髂骨植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在临床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2.
李红旗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642-2643,2646
目的探讨可塑性跟骨钛板结合植骨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2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采用可塑性跟骨钛板结合植骨术治疗,而对照组则仅给予可塑性跟骨钛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1.57,P﹥均0.05)。两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后,其中研究组中优10例,良9例,优良率达90.48%(19/21);而对照组中优7例,良6例,优良率为61.90%(13/21);对比两组的优良率可以发现研究组的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均得到明显恢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5、10.21,P均﹤0.05);但是研究组的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5.08,P均﹤0.05)。结论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采用可塑性跟骨钛板结合植骨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佳,能良好的恢复并维持跟骨的Bohler角与Gissane角,能够获得较满意的解剖复位,维持关节面的平整,减轻或避免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3.
目的:比较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传统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A组),其中SandersⅡ型14例,Ⅲ型4例,Ⅳ型2例;18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传统L形切口手术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B组),其中SandersⅡ型9例,Ⅲ型6例,Ⅳ型3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天数、术后第1天的VAS评分、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植骨例数、出血量、术后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及术后半年的足部功能[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6~15个月(平均10.3个月)随访,A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天数及VSA评分均少于B组,切口甲级愈合所占的比例大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植骨例数、术后影像学检查所见及AOFAS踝后足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SandersⅡ型及部分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切口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检测广西巴马地区20岁~60岁成年女性的骨密度,探讨其骨密度变化的规律.方法 随机选取当地268位20岁~60岁成年女性,按不同年龄分组,每组5岁,共8组.应用韩国生产跟骨超声骨密度测定仪,测定跟骨骨密度.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68例全部进入分析.(1)女性的峰值骨密度处于36岁~40岁年龄组,峰值组的骨密度高于绝经后组(P<0.05),且随年龄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2)女性的骨密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升高.(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女性的SI和年龄呈现出负相关(r=-0.193,P<0.01),和身高有显著关系(r=0.157,P<0.05),并未发现与体重和BMI有关系.结论 广西巴马地区20岁~60岁女性SI值与年龄和身高均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获得的SI值为进一步探讨长寿地区成年女性的骨密度状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 2型跟骨舌形骨折的疗效,探讨Sanders 2型跟骨舌形骨折的治疗方案。方法:15例Sanders 2型跟骨舌形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要求后跟距关节面解剖复位,恢复跟骨的长宽高度和Bhler角、Gissane角。术后2年内每月随访1次,根据AOFAS评分标准对患者的术后功能作出评价,并结合X片测量Bhler角及Gissane角,分析比较手术前后两角度的变化。结果:15例全部完成随访。术前Bhler角平均(8.2±1.3)度,术后平均(34.5±2.6)度,差异有高度显著意义(P<0.01);术前Gissane角(107.5±4.8)度,术后平均(116.3±5.1)度,差异有高度显著意义(P<0.01)。术后2年的AOFAS评分平均82.6分。结论: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 2型跟骨舌形骨折具有关节面复位准确、疗效可靠及创伤小等优点,但必须正视该方法的缺陷。  相似文献   
86.
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方法:手术治疗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9例11足,其中按Sanders分类ⅡA型4足,ⅢAB型4足,ⅢAC型1足,均予切开复位内固定,IV型2足,予距下后关节融合,其中7足进行植骨,结果:全部病例经16-37月(平均22月)随访,优7例,良3例,差1例。结论: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恢复跟骨关节面平整,跟骨宽度和高度,疗效肯定,CT检查可以明确骨折情况,指导手术。  相似文献   
87.
A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 was performed on patients treated at a level one trauma centre for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 by a single trauma surgeon between January 1998 and July 2007.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utilising the extended lateral incision and a new type of fixation not described before. Threaded 1.575 mm (0.062 in.) Kirschner wires (K-wires) were used for fixation post-operatively along with standard plates, screws and bone substitute.There were 278 fractures in 246 patients that were treated with ORIF for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 during this 9-year period. Standard calcaneal lateral approach and hardware was supplemented with percutaneous threaded K-wires. An average of 5.0 fully threaded 1.575 mm K-wires were inserted per calcaneal fracture. Five (1.8%) patients had a K-wire infection; 0.6% of all K-wires became infected and 3.1% of K-wires broke.Lateral calcaneal apical wound issues are minimised and patients experience an overall low complication rate. The fixation also ensures non-weightbearing compliance.  相似文献   
88.
Résumé: L’hémangiome épithélioïde des os est une tumeur vasculaire bénigne survenant très rarement dans les os du pied. Nous rapportons le cas d’un hémangiome épithélioïde du calcaneus gauche d’un homme de 65 ans. La présentation clinique, radiologique, scanographique, IRM et histologique de la tumeur est donnée. Les radiographies et le scanner objectivaient une lésion ostéolytique bien définie avec une condensation périphérique dans le calcaneus. L’IRM précisait que le centre liquidien était réhaussé par l’injection de gadolinium alors que la portion périphérique était de signal graisseux. L’analyse histologique nous montrait qu’il s’agissait d’un hémangiome épithélioïde osseux. L’exérèse chirurgicale en est le meilleur traitement mais le pronostic reste incertain avec toujours la crainte d’avoir méconnu un contingent malin au sein de la tumeur. Des récidives ont été rapportées après chirurgie et un suivi à long terme est nécessaire. La meilleure connaissance de cette tumeur pourrait permettre d’en améliorer le diagnostic et le traitement.  相似文献   
89.
 Primary non-Hodgkin’s lymphoma (NHL) of bone is a rare condition. Presented herein is a case of primary NHL of the calcaneus illustrating many of the classic features of the disease. Emphasized in this report are the nonspecific clinical and conventional radiographic features of primary NHL of bone, which may mimic inflammatory, neuropathic, infectious, or other neoplastic conditions of the extremities.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cross-sectional radiologic studies, such a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lies in the early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ass-like features and local extent of such lesions, helping to raise the suspicion of neoplastic disease.  相似文献   
90.
AO跟骨钢板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用AO跟骨钢板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经验。方法 对15例18足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用AO跟骨钢板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采用Kerr设计的跟骨骨折百分评分系统作为疗效评定标准。结果 18足骨折术后全部得到随访,时间7~39个月,平均11.6个月,优良率83.3%。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6.7%,以前期为主,主要是皮缘坏死。结论 开放复位AO跟骨钢板内固定是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良好方法。临床治疗效果与跟骨后距下关节面、跟骨的Bohler氏角、Gissane角以及跟骨的长、宽、高等的复位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