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6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7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859篇
内科学   127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69篇
特种医学   78篇
外科学   139篇
综合类   1619篇
预防医学   41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731篇
  7篇
中国医学   1242篇
肿瘤学   21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355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 :研究人血球蛋白对复杂性高热惊厥患儿免疫紊乱的影响 ,从而找到一种治疗复杂性高热惊厥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 10 6例复杂性高热惊厥的患儿采用人血球蛋白治疗 ,治疗前后进行免疫功能的测定。结果 :复杂性高热惊厥的患儿存在多种免疫功能紊乱 ,血清人血免疫球蛋白IgG、IgA明显降低 ,B淋巴细胞增殖试验cpm值明显升高 ,PHA皮肤试验明显减弱 ,T淋巴细胞亚群CD4 + 减少、CD8+ 增高 ,CD4 + /CD8+ 比值降低。血清IL 2、IL 6活性水平明显升高 ,抗脑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采用人血球蛋白治疗总有效率为 85 85 % ,免疫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静脉注射人血球蛋白是一种治疗复杂性高热惊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2.
大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由柴胡、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大黄、生姜、大枣八味药物组成。主治少阳、阳明并病。证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胸腹胀满,大便干结或协热下利,苔黄,脉弦。笔者用此方治疗高热、呕烦、眩晕、痞满、腹痛、热毒等,略有心得,现举例说明,以供同道者参考。1 退高热 李某,男,60岁,偶感风寒,而畏寒发热,头身疼重3日。服西药解热镇痛2日无效,而求中医诊服麻黄汤2剂未愈。 患者寒热时作时止,体温高达40℃,得汗稍减,咳嗽轻微,吐痰粘稠。2日未食,大便3日未行,小溲色赤。诊…  相似文献   
83.
患儿,女,7岁.因发现左侧输尿管狭窄1个月于2006年10月25日入院.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部疼痛不适,能忍受,不伴恶心、呕吐,无高热、寒战,无血尿.B超检查示:左肾积水,作静脉肾盂造影及逆行造影均提示:左输尿管上段狭窄.既往史无特殊.查体:生命体征正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肾区无叩痛.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初步诊断:左输尿管上段狭窄;左肾积水.  相似文献   
84.
赖氨匹林儿童退热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热是儿科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它既可见于小儿的常见病,又可见于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正常小儿腋下体温为36.0℃~37.0℃,37.1℃~38.0℃为低热,38.1℃~39.0℃为中等发热,39.1℃~41.0℃为高热,41.0℃以上为超高热。持续高热将引起机体调节功能紊乱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除了明确病因对症治疗外,对高热患儿应采取积极的降温措施。我科自2005年1~12月应用赖氨匹林治疗各种疾患引起的发热5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5岁,主因"关节疼痛2个月加重半个月,发热2天"于2007年2月4日入院.患者体温在37.0~39.1℃之间波动,以午后最高,持续高热约3个小时左右,伴有畏寒和全身关节疼痛,以膝、髋、踝关节为剧,晨起较重,活动后缓解,无呼吸困难、咳嗽和咯血,无胸痛、心悸.既往有肺结核病史5月余,一直给予抗结核治疗,于入院前一周暂予停药,否认肝炎等病史.查体:T 39.0℃,P 100次/分,R 22次/分,Bp 120/80 mmHg.全身皮肤粘膜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相似文献   
86.
以高热为首发症状的阑尾炎1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瑞沙  余书勇 《海南医学》2007,18(9):106-107
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70%以上的急性阑尾炎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右下腹转移性疼痛和局限性压痛,体温一般不超过38℃,30%左右的急性阑尾炎症状体征不典型,其中约1%左右的急性阑尾炎早期即表现为高热,体温超过39℃.  相似文献   
87.
李长顺  王建华 《吉林医学》2007,28(3):355-355
1 病历摘要 例1,患者男,25岁,因自服"1605"农药100ml,神志不清2h,于2002年3月4日入院,既往健康.查:T 36.50℃,P 60次/min,神志模糊,周身大汗,双瞳孔等大同圆,直径1.0mm.口腔分泌物多,双肺满布湿罗音,心率60次/min.CHE210U/L(正常3500~9000U/L),诊断有机磷(1605)中毒.给予应用阿托品、解磷定、补液、利尿及对症治疗,病情迅速好转.维持阿托品化状态3d,改为阿托品1mg 4次/d肌肉注射,于入院后第8天,患者突然出现高热,体温39.5℃~40℃,无汗,躯干皮肤温度高而肢体温度不高.血常规正常,无寒战及其他感染中毒征象.双瞳孔等大同圆,直径3.0mm.  相似文献   
88.
黄斯楠  黄艳湘 《广西医学》2007,29(5):772-772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本病在夏秋季流行,约90%的病例集中在7、8、9月,这与气温、雨量和蚊虫孳生密度高峰有关.而本地区以5、6、7月份发病为主.其临床特征为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呼吸衰竭,重症病人可留有后遗症,而高热是乙脑的首发症状,高热可加重或促使惊厥、意识障碍.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控制体温,是乙脑治疗护理的重要环节,也是预防后遗症的关键.我科2003~2006年共收治乙脑33例,通过及时采取有效的降温,有效地控制体温,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80例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3例未做特别处理惊厥自行缓解,47例分别予吸氧、静脉用地西泮后惊厥缓解。随访70例,复发23例,其中复发1次13例,2次以上10例,最后确诊为癫痫2例。结论提高临床医生、病人家属对高热惊厥的认识,对其的治疗和预防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小儿结核中最严重的病型,好发于1岁~5岁的小儿,早期快速诊断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但由于结脑的病理相当复杂,症状个体差异很大,特别是早期患儿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使早期诊断不易。我科收治3例以长期高热为突出临床表现,几经周折,最后确诊为结脑的病儿,现将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