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34篇
  免费   733篇
  国内免费   496篇
耳鼻咽喉   13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17篇
口腔科学   124篇
临床医学   3155篇
内科学   3067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569篇
特种医学   9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550篇
综合类   5202篇
预防医学   889篇
眼科学   134篇
药学   1988篇
  50篇
中国医学   1003篇
肿瘤学   81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453篇
  2022年   578篇
  2021年   619篇
  2020年   504篇
  2019年   539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525篇
  2016年   603篇
  2015年   710篇
  2014年   1189篇
  2013年   1118篇
  2012年   1376篇
  2011年   1454篇
  2010年   1266篇
  2009年   1215篇
  2008年   1149篇
  2007年   1022篇
  2006年   935篇
  2005年   754篇
  2004年   628篇
  2003年   434篇
  2002年   360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王杏儒  赵娜萍  刘瑛 《河北医药》2007,29(7):712-712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颈动脉狭窄的直接因素,又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其与纤维蛋白原浓度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倍受关注.本文对此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3.
目的 了解二尖瓣环钙化(MA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探讨MAC能否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预测因子。方法 采用高频超声对156例MAC患者(其中55例为重度MAC患者)及118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无MAC对照者的颈动脉进行了检测。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MAC组及重度MAC组患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P〈0.05);②MAC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颈动脉狭窄≥20%、≥40%及双侧颈动脉狭窄≥40%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MAC组上述指标的改变更为显著(P〈0.01)。此外,重度MAC组颈动脉狭窄≥60%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MAC组及重度MAc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④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表明:MAC是颈动脉狭窄≥40%最有意义的预测因子(P〈0.01)。结论 MA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通过对MAC的检测,能够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及其程度,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于有二尖瓣环钙化的患者应常规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查。  相似文献   
74.
颈动脉结构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颈动脉结构的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52名临床怀疑或已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男性119名,女性33名)分为冠心病组(117人)和正常对照组(35人),用高分辨率超声心动仪检测所有患者的双侧颈动脉(CCA)内径、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及其数量,计算几何形状改变(R/IMT)。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内径、IMT、颈动脉半径和IMT的比值(R/IMT)均和年龄增长显著相关。冠心病患者的CCA斑块发生率、斑块数和IM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0、0.001和0.007),R/IM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斑块对诊断冠心病敏感性为74.1%,特异性为71.4%,OR=7.167;CCA斑块发生率和斑块数在多支冠脉病变者显著高于单支病变者(P=0.000及P=0.004),CCA斑块发生率(r=0.098,P=0.050)和mD(r=0.258,P=0.003)和冠脉Censimi积分显著相关。结论 颈动脉结构改变与年龄增长显著相关。CCA斑块、IMT对预田冠心病危险性有益。  相似文献   
75.
栾霁冬  刘连沫 《黑龙江医学》2003,27(11):815-81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发生关系。方法 主要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 10 2例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 ,对其中 34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为各组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管壁内 -中膜厚度 ,斑块指数均显著增高 ,其中心肌梗死患者伴有明显的血流参数异常 ,34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与颈动脉超声检查符合率为 75 % ,而且冠状动脉病变越重 ,颈动脉硬化发生率越高。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76.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作者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应用三维成篮技术结合水膨胀弹簧圈栓塞小瘘口颈动脉海绵窦瘘4例。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19~58岁,平均40.6岁。3例外伤后出现海绵窦瘘,1例自发性海绵窦瘘。病程1-8个月,合并糖尿病史1例。临床表现:与脉搏同步的颅内杂音3例,眼球突出4例,不同程度眼球运动受限3例,复视3例,视力减退2例,有轻度头昏、头痛2例,伴有癫痫发作1例。均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确诊为小瘘口颈动脉海绵窦瘘。使用水解脱MicroPlex微弹簧圈和HydroCoil水膨胀微弹簧圈。  相似文献   
77.
晚近的实验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某些病原体感染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本文意就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阳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可能关系进行分析。4686例受检对象 ,男 31 37例 ,女 1 5 4 9例 ,年龄 2 2~ 88岁。研究中分别经高分辨B型颈动脉超声仪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 ,以及采空腹静脉血经乳凝免疫法检测HbsAg阳性率。尔后分析HbsAg阳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相关关系。结果 :在 4686例对象中 ,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 2 8%( 1 2 94例 ) ,HbsAg阳性 (包括乙肝病毒携带者 )检出率为0 .9%( 4 0例 )。分析显…  相似文献   
78.
颈动脉分叉血液动力状态的计算流体力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结合血管影像显示在体颈动脉分叉的血流动力状态.方法选取1例志愿者,采用Siemens多层螺旋CT机行左侧颈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CTA),扫描所得原始图像经计算机后处理后,用CFD方法计算并显示血液动力学各项指标.结果(1)该血管血液流率均值范围为0.04~0.36 m/s,颈外和颈内动脉的内侧壁(均以分叉顶点为参照)可见一高血流速区,球部可见较大片低血流速区;颈动脉分叉及颈内、外动脉近端均可见血液涡流与回流.(2)血液绝对压、静态压和动态压的均值范围分别为100 266.70~101 615.90 Pa、-10 58.34~290.88 Pa、6.12~553.25 Pa;(3)管壁切应力均值范围为0.59~5.35 Pa,在颈动脉球部及颈内动脉后壁显示大范围的低切应力区,最低约为0.25 Pa,颈外动脉前外侧壁存在一小范围低切应力区.结论CFD方法结合血管影像能计算并显示在体颈动脉分叉的个体化血液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79.
80.
<正> 我院自1987年8月至1988年9月,对2例颈动脉完全闭塞内膜切除和血栓切除术,根据长期随访观察,对近远期的疗效、手术存在的问题,结合文献加以分析讨论。 病例介绍 例1 男,36岁。因右侧肢体麻木,无力3个月,逐渐加重伴抽搐于1987年8月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表情淡漠,语言不清,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右偏,右半身痛觉减退,右侧肢体肌张力减低,上、下肢肌力“0”级,左侧颈动脉、颞浅动脉搏动消失。头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