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40篇
  免费   1007篇
  国内免费   723篇
耳鼻咽喉   13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54篇
口腔科学   126篇
临床医学   3750篇
内科学   4231篇
皮肤病学   219篇
神经病学   1704篇
特种医学   12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620篇
综合类   6463篇
预防医学   1153篇
眼科学   138篇
药学   2520篇
  62篇
中国医学   1468篇
肿瘤学   88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643篇
  2022年   589篇
  2021年   679篇
  2020年   639篇
  2019年   727篇
  2018年   347篇
  2017年   670篇
  2016年   766篇
  2015年   917篇
  2014年   1538篇
  2013年   1416篇
  2012年   1750篇
  2011年   1810篇
  2010年   1574篇
  2009年   1537篇
  2008年   1584篇
  2007年   1346篇
  2006年   1203篇
  2005年   1048篇
  2004年   788篇
  2003年   550篇
  2002年   438篇
  2001年   333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21.
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脂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凌  李卫  姜涛  刘勇  宫相青  朱晓兰 《现代医学》2003,31(6):412-413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探讨血脂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将53例糖尿病分成3组:单纯糖尿病组(12例)、糖尿病伴高血压组(14例)、糖尿病伴高血压、脑梗死组(12例)。B超测定各糖尿病组及对照组(15例)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同时测定患者血浆中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比较各糖尿病组及对照组的IMT及各项血脂水平,对IMT和各血脂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糖尿病伴高血压组IMT高于其他糖尿病组及对照组,IMT与血浆LDL-C、Apo-B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尤为明显,LDL、Apo-B是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22.
颈外动脉滴注抗栓剂治疗脑梗塞的操作与护理(摘要)杨玉琴(青岛市中医医院)关键词脑血管意外;纤维蛋白溶解剂;颈动脉.外;护理我院采用颈外动脉滴注抗栓剂治疗脑梗塞100例,现将操作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人准备与方法向病人做好解释,消除顾虑和紧张...  相似文献   
123.
颈动脉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颈部恶性肿瘤侵犯颈总动脉和I或颈内动脉以及颌面部难控制大出血时对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外科处理方法及其并发症、后遗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2000年行颈总或I和颈内动脉结扎、切除术的6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7-66岁。其中颈部复发性转移癌浸润颈总动脉、颈内动脉3例,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溃疡侵犯颈总动脉1例,上颌骨中央性血管瘤大出血1例,鼻咽纤维轿管瘤术中、术后大出血1例。单纯结扎、切除颈总动脉4例,颈总及颈内动脉同时结扎、切除2例。经随访,术后短暂性肢体偏瘫2例,脑梗塞、永久性偏瘫1例,无任何并发症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颈动脉切除术对已累及颈动脉的颈部恶性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颌面颈难以控制的致命性大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急救措施。单纯切除颈总动脉所产生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同时切除低;而已先期或同时切除颈外动脉,出现并发症的机会更大。术后酌用抗凝或溶栓药物对于脑血栓、脑梗塞的防治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4.
通心络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伴脑供血不足患者 ,用通心络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给予 53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供血不足的患者服用通心络胶囊 4粒 ,每日 3次 ,疗程为 4周。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 (transcranialdoppler,TCD)检测颅内各血管的血流变化 ,并与 3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 脑供血不足组各血管平均血流速度 (Vm)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 (P <0 .0 5或 P <0 .0 1 ) ,且多数血管搏动指数 (PI)升高 (P <0 .0 5) ;治疗后脑供血不足组各血管的Vm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增高 (P <0 .0 5) ,且PI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 (P <0 .0 5)。结论 通心络可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脑供血 ,是治疗和预防脑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5.
126.
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旋磨术临床进展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心研室李国华综述崔连群审校1977年首次经皮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内球囊扩张成形术(PTCA)的成功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1]。但PTCA不能消除冠脉内的硬化斑块,为此,人们便致力于寻求消除硬...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探讨颈动脉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生、复发以及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 13 0例脑梗死组和 90例非脑梗死对照组颈动脉硬化情况。结果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多灶性脑梗死有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高于单灶性脑梗死 ;复发性脑梗死中有颈动脉斑块形成高于首发性脑梗死 ;有一过性缺血 (TIA)发作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无 TIA发作患者 ,以上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引起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复发性脑梗死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彩超检测高血脂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的意义,方法:medison-8000Ex高频超声对120例高血脂患者及120例血脂正常者两组,观察其动脉的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结果:血脂升高组,颈总动脉最大内膜-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彩超可清晰显示颈动脉内膜-中膜情况,对高血脂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检出预报和疗效观察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9.
背景:目前有关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变化可重复性的资料很少。目的:在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组和与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组之间,比较个体夜间“非杓形”模式的短期可重复性,以及表征靶器官损害的心脏和心外症状的发生率。方法:共入选连续36例在本院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