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2篇
  免费   592篇
  国内免费   360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97篇
妇产科学   92篇
基础医学   442篇
口腔科学   240篇
临床医学   1611篇
内科学   691篇
皮肤病学   47篇
神经病学   138篇
特种医学   5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54篇
综合类   2704篇
预防医学   1658篇
眼科学   224篇
药学   1504篇
  10篇
中国医学   634篇
肿瘤学   159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293篇
  2022年   279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307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318篇
  2015年   400篇
  2014年   593篇
  2013年   493篇
  2012年   697篇
  2011年   657篇
  2010年   559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691篇
  2007年   502篇
  2006年   382篇
  2005年   678篇
  2004年   358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271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文在感应电势的计算分析和工程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对电缆设计规范将金属护层感应电势容许值从100V提高到300V后,在促进电缆制造厂家生产大长度电缆、改良金属护层接地方式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与工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感应电势容许值的提升对减少电缆中间接头配置和简化金属护层接地方式及提高电缆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维生素C片在头颈部肿瘤放疗中对唾液流量和pH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梅  宁博  赵静  刘刚  胡静  杨朝群 《农垦医学》2010,32(5):397-399
目的:探讨维生素C片在头颈部肿瘤放疗中对唾液流量和pH值的影响。方法:将40例首次头颈部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维生素C片加放疗20例)和对照组(单纯放疗20例)。对放疗前及放疗至40Gy时两组间的唾液流量及pH值进行比较。结果:放疗至40Gy时两组患者的唾液流量均较放疗前显著降低;实验组患者放疗前及放疗至40Gy时唾液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放疗至40Gy时唾液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疗累积剂量至40Gy时,唾液流量显著下降。在放疗剂量至40Gy过程中辅以维生素C片剂含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口干症状保护涎腺的功能。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筛选"养血止痒方"的最佳配伍。方法:利用正交t值法筛选"养血止痒方"止痒作用的最佳配伍。结果:白蒺藜、玄参、何首乌、黄柏、天麻、徐长卿6味药起主要作用,佛耳草起辅助作用,白藓皮、当归、夜交藤、狗尾草作用相反。结论:"养血止痒方"的最佳配伍为白蒺藜、玄参、何首乌、黄柏、天麻、徐长卿、佛耳草。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在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8例轻、中度女性尿失禁患者,使用Stmogyn BIO2001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治疗, 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3个月门诊随诊,随访6个月.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每天平均漏尿次数和盆底肌肌电值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达9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能够有效地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胎儿脐动脉在胎儿先天畸形产前诊断中的作用,特别是反常血流和单脐动脉的研究.方法 收集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和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部自愿行羊膜腔内穿刺引产术终止妊娠的胎儿,其中病理检查及产后证实有结构畸形的胎儿50例;同期收集70例正常胎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胎儿在畸形组中的收缩舒张比率(S/D值)明显高于正常胎儿组(P<0.01),特别是脐动脉舒张期血流翻转和缺失的胎儿,合并畸形儿的比率更高(8例中有6例畸形),单脐动脉胎儿(4例畸形中有1例S/D增高)在脐血流频谱正常时也不能排除畸形的发生.在各类畸形中,多发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S/D异常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整个胎儿畸形组、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的S/D高于对照组(P<0.01),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骨骼肌肉系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脐动脉S/D值是一个良好的预测胎儿畸形的指标,在排除母体因素的情况下,脐动脉舒张期血流的缺失或反转(AEDV)以及单脐动脉的出现和胎儿畸形有很大的相关性,当遇到AEDV或单脐动脉时,更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合并其他畸形.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全麻)控制性呼吸出现心率周期性改变时患者的麻醉深度.方法 选择ASA分级Ⅰ~Ⅱ级32例患者,在出现心率周期性改变的患者中分别增加和减少异丙酚的输注量观察麻醉深度.在增加剂量后的不同时间T1(1 min)、T2(5 min)、T3(再次出现心率周期性改变时)、T4(心率周期性改变消失时)、T5(在T4后5 min),观察:血压、心率的改变、流泪、出汗、意识、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评价全麻控制性呼吸心率周期性改变时的麻醉深度.结果 随着异丙酚的增加心率周期性改变消失,心率减慢,麻醉加深,随着异丙酚的减少,心率周期性改变幅度增加,心率增快,心率周期性改变消失,麻醉变浅或苏醒,心率的周期性改变与BIS值具有很好相关性.结论 心率的周期性改变是心率变异性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全麻控制性呼吸心率周期性改变是中枢神经的抑制不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张力交替增强,致心率出现周期性改变,全麻控制性呼吸心率周期性改变与麻醉深度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全麻深度的临床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对称分布用于药代动力学中参数的估计是否合理。方法:在广义线性模型框架下,以贝叶斯方法推导出模型中各回归参数的后验,再用MCMC算法结合模拟得出参数的具体值。结果:对5 000次模拟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各参数的点估计值和置信域及相应图表,符合模拟的预设值。对称分布与广义线性模型结合,得到了较好的参数估计值。结论: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中可以考虑使用对称分布进行参数的估计。  相似文献   
998.
<正>测量的数据不能超过其测量仪器的精密度。例如6 347意指6 000分之1的精密度。任何一个数字,只允许最后一位有误差,前面的位数不应有误差。末尾数字,小于5则舍,大于5则进,如恰等于5,则前一位数逢奇则进,逢偶(包括"0")则舍。抹尾时只可1次完成,不得多次完成。例如:2348,如不要小数点,则应成23,而不应该23.48→23.5→24。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可以只写1次,例如3.6kg±s 0.4 kg可以写作(3.6±0.4)kg,但不得写作3.6±0.4kg。表示写百分数公差的中心值时,百分号"%"只需写1次,且%前的中心值与公差应当用圆括号起,例如(55±  相似文献   
999.
盛红彬 《中南药学》2011,9(8):587-589
目的探讨氨苄西林钠在不同pH值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分别用pH值为3.2、4.2、5.4、6.0、6.5的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制备1%氨苄西林钠溶液,温度20℃,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法分别测定氨苄西林钠的浓度在0、0.5、1、2、4、6 h变化情况,计算降解速率。结果在pH 3.2~6.5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氨苄西林钠的分解基本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其速率随着pH值增大而减小,其稳定性随着pH值增大逐步增强。结论 5%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对氨苄西林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静脉滴注使用氨苄西林钠可以选择pH值相对较大(在合格范围)的5%葡萄糖注射液,以减少氨苄西林钠的降解,确保疗效,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研究近视人群眼角膜非球面特性(Q值)与高阶像差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收集近视屈光手术患者300例(600眼),使用Orbscan IIz眼前节分析系统K&Q计算软件获得600眼角膜6mm分析区域的Q值,Zywave 波前像差仪测量瞳孔直径6mm眼内总体像差、高阶像差和球差的均方根值(RMS)值,并针对Q值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