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9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78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9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84篇
内科学   374篇
皮肤病学   495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947篇
预防医学   504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889篇
  3篇
中国医学   245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药汤剂三种不同制备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单位体积内总浸出物重量、微生物限度两项指标 ,对直火加热、蒸汽煎煮、GNG中药抽出机煎煮三种汤剂制备方法进行比较 ,用 GNG中药抽出机制备的汤剂质量明显优于直火加热法和蒸汽煎药法 ,该法制备的汤剂浸出物较多 ,达到较好的卫生指标 ,便于携带和保存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霉菌性食管炎患者的发病诱因以及发病特点。方法对2006年1月到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内镜检查确认的霉菌性食管炎患者共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确认轻度感染6例,中度感染13例,重度感染7例。患者同时伴有其他肠胃疾病为:胃炎8例,消化性溃疡4例,胃炎伴胃溃疡4例,反流性食管炎3例,食管静脉曲张2例,胃癌3例。患者服用氟康唑或制霉菌素1~2周后,23名患者痊愈,另有3名患者因其他原因转到省级医院治疗,判定治愈率为88.5%。结论霉菌性食管炎近年来检出率较高,医务工作人员在患者患有其他疾病时应尽量减少抗生素或者强抑酸剂的使用,同时患者本身患有肠胃疾病时要尽早治疗,以避免霉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93.
灵芝是中医药宝库的精品,自古有"仙草"、"瑞草"、"还阳草"、"灵草"等美称。《神农本草经》记载:"灵芝味温苦、无毒、补中、益精气、增智慧、治胸中结,久服轻身不老"。从古到今,灵芝一直受帝王和达官贵人的青睐,是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上等佳品。随着科技的发达,古老而神秘的不老仙草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用它,但对灵芝的认识还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针对这一现状,下面来一一揭晓。  相似文献   
94.
通过查阅古籍及现代文献,对淡豆豉的历史演变、古今发酵工艺对比和关键环节控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并总结了淡豆豉的品质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以期为淡豆豉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经分析后发现,在淡豆豉的发酵过程中,发酵菌种、杂菌、温度和湿度等均为影响其品质的重要因素,“后酵”过程的条件控制更是被历代本草重点关注。此外,古代认可的“香美之豉”是以霉菌为优势菌发酵而成,发酵霉菌的选育和使用应是解决淡豆豉品质问题的要点。因此,基于历代本草所载 “香”和“美”的评价指标深入研究和优化菌种、温度、湿度等工艺条件对提高淡豆豉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倪辉 《中国抗生素杂志》2018,43(8):1034-1042
目的 考察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在大肠埃希菌(E. coli)和龟裂链霉菌(S. rimosus)中的表达,研究在不同溶氧条件下表达的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Hb)对龟裂链霉菌生长和土霉素合成的影响。方法 将vgb插入表达型质粒pET-28a中,导入E. coli BL21(DE3)用以表达VHb并测定其活性。以整合型质粒pSET152为载体,利用ermE*启动子组成型表达vgb基因,将构建的质粒通过接合转移整合到S. rimosus M4018基因组上,利用CO差示光谱法和SDS-PAGE鉴定两个重组菌中的血红蛋白。在5L罐上考察不同溶氧条件下VHb的表达对重组龟裂链霉菌生长和土霉素合成的影响。结果 重组大肠埃希菌和重组龟裂链霉菌都能够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VHb,发酵结果表明,在117h时与对照菌相比,重组龟裂链霉菌在高氧和低氧条件下的干重分别提高了6%和32%,同时单位干重土霉素的产量分别提高了41%和93%。结论 VHb在重组龟裂链霉菌中成功表达,改善了菌体的生长和土霉素的合成,为解决工业发酵过程中氧限制问题提供了策略。  相似文献   
96.
杨忻  向明芳  肖定琼  程清 《全科护理》2012,10(10):907-909
总结9例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毛霉菌感染的感染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加强ICU人员管理、隔离病室环境管理、接口流程管理、严格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及终末处理、做好监测登记工作。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2月我科12例肾移植术后合并肺部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救治成功率100%。结论:对肾移植术后并发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密切病情观察,积极改善缺氧,提供呼吸支持,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严格消毒隔离,加强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发生肺孢子菌肺炎(PCP)的危险因素,以期早期识别PCP的发生。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117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艾滋病发生与未发生PCP患者年龄、性别、发现HIV感染至入院间隔时间、抗病毒治疗、口腔真菌病、淋巴细胞、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计数等指标,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为发现HIV感染至入院间隔时间、抗病毒、口腔真菌病以及淋巴细胞、CD3+T细胞、CD4+T细胞表达水平在发生与未发生PCP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CD4+T细胞以及发现HIV感染至入院间隔时间与PCP发生有关(P<0.05);抗病毒、口腔真菌病以及淋巴细胞、CD3+T细胞计数为混杂因素(P>0.05)。结论在HIV感染进入艾滋病期患者中,CD4+T细胞≤31.7个/μl、发现HIV感染至入院间隔平均时间≤3.5个月是预测PCP发生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儿童孢子丝菌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经真菌培养确诊的56例儿童孢子丝菌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淋巴管型15例(26.78%),固定型41例(73.21%)。发病部位主要为面部(76.78%)。主要病理类型为混合细胞型肉芽肿(64.29%)。结论儿童孢子丝菌病并非少见,真菌培养是确诊的金标准,组织病理可提供诊断线索,斯皮仁诺口服治疗本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0.
防癌当防霉     
导致癌症的原因很多,发霉的食物是致癌因素之一。年前看到邻居家做了很多腊货,以备春节孩子回家吃。年后看到邻居家的阳台上还挂着不少腊肉、腊鱼,虽说节间吃掉很多,节后就只有两位老人,年货太多吃不完,随着气温回升,不少腊肉都发霉了,点点白斑,还不少。突然一天楼下来了120救护车,才知道邻居老两口被急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