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7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505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04篇
预防医学   418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苏州市曾是血吸虫病重流行区 ,于 1995年达到了传播阻断标准后 ,转入监测巩固阶段。但由于该市很多乡 (镇 )村已多年未查到钉螺 ,加上农村改革形势的变化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查螺工作厌烦、麻痹松劲 ,以及村级查螺员年龄偏大、年轻查螺员业务知识匮乏等问题。为探索年龄、业务培训等因素是否对查螺工作有影响 ,我们在现场进行了实验观察 ,结果报告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查螺人员年龄因素的观察 分为 A与 B两个组 ,A组年龄在 2 0 - 3 0岁 ;B组年龄在 5 0 - 60岁。每组 5人 ,均为女性 ,曾经查过钉螺 3年或以上 ,查螺前要求乡 (镇 )统一…  相似文献   
12.
鳝鱼篓捕鳝致湖区钉螺向山丘地区扩散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门市沙洋县属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 ,1990年已达到传播阻断标准。 2 0 0 1年 7月 ,该县五里镇郝台村 (历史上无螺无病区 )发生 1例血吸虫病急感患者 (男 ,37岁 ) ,经询问 ,患者否认有外出血吸虫病疫区接触疫水史。随后 ,血防部门在该地开展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发现血吸虫病人 43例 ,感染率为5 .2 % ( 43/86 0 ) ;耕牛感染率为 2 0 .3 % ( 16 /79) ,并在该村唯一的农业用水及人畜饮用水源严河中发现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面积 33 .3hm2 。1 钉螺分布情况 钉螺主要分布在严河两岸的滩涂、荒地、沟渠、稻田中 ,上下长约 3km ,…  相似文献   
13.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地方性寄生虫病。在血吸虫病的防治过程中 ,灭螺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 ,灭螺并不是防治血吸虫病的唯一途径 ,如果能正确的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 ,减少人、畜粪便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减轻钉螺的感染 ,可能会使血防工作收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现就近几年本县调查的钉螺阳性分布情况与人群居住的距离作一分析。昭觉县地处大凉山腹地 ,平均海拔在 2 0 0 0m以上 ,县境内多为高山坡谷 ,地理条件非常复杂。血吸虫病疫区 ,山高路远 ,交通闭塞 ,经济条件十分落后 ,钉螺孳生的主要环境有河滩、沟渠、梯田及沼泽 ,钉螺广布。几…  相似文献   
14.
南通市历史上属平原水网型血吸虫病轻度流行区 ,1976年“基本达标”以来 ,全市一直未发现阳性钉螺 ,但钉螺面积有增无减 ,其中 ,以残存钉螺环境的复现率为最高 ,复现钉螺面积占全市总有螺面积的 6 1.7%。对此 ,在 1992~ 2 0 0 1年间 ,采用土埋、开新填旧、开挖鱼池养殖等方法  相似文献   
15.
遥感技术在蚊虫孳生地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监测工具,目前在国外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蚊虫调查和防治研究中。本文就遥感技术的原理、方法、以及在蚊虫研究中的应用作一概述,并对遥感在我国蚊虫研究的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6.
逸蚴法检查邛海周边环境钉螺感染情况的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四川山区钉螺的感染和选蚴情况。方法用选蚴法检查钉螺,观察钉螺选蚴的时间、数量和尾蚴的存活时间;用压碎法计数部分感染性钉螺体内的尾蚴数;用压碎法抽查部分选蚴法阴性的钉螺。结果 选蚴法共检查10021只钉螺,检出感染性钉螺121只,感染性钉螺在入水后4—6h为选蚴高峰,室温存活24h的尾蚴运动活跃,感染性钉螺体内的平均尾蚴数为1595条,钉螺逸出的尾蚴占钉螺体内尾蚴数约10%,逸蚴法仅能检查出45.45%的感染性钉螺。结论 逸蚴法可检查出约一半的感染性钉螺,检出率低于压碎法,但逸蚴法可保存感染性钉螺为后期实验使用。  相似文献   
17.
防止涵闸扩散钉螺两种工程设计模式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运用水力学,泥沙运动力学和钉螺生物学理论,在大型玻璃沉降管、水槽中模拟静、动水研究钉螺生物力学特征。实验取得钉螺重率、静水沉速、起动流速均值等3类参数和钉螺静、动水沉、还和距离等5种实用公式。  相似文献   
18.
黄铿凌  黎学铭 《医学文选》1995,16(5):377-378
本文收集监测前后10多年的51个残存螺点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中33个残存螺点进行实地调查,结果显示螺点分布的区域广,呈高度分散,点状分布,其面积小,密度低。51.1%的螺点出现在行政区域的交界处(村、乡、县),存在于疫区的外围或边缘地区、水沟的上游和下游等环境者占69.7%。因此,摸清和探讨监测前后残存钉螺的动态和变化规律,对于今后开展监测工作有其参考价值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血吸虫病传播危险因素,为三峡库区血吸虫病动态监测提供技术方案。方法在三峡库区进行钉螺生存模拟试验,调查库区流动人口、家畜血吸虫病传染源和钉螺输入库区的潜在危险因素,以及建坝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对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影响因素,找出库区血吸虫病监测的重点。结果钉螺在三峡库区的适宜环境中能够生长繁殖;血吸虫病传染源主要是往返于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流动人口;从血吸虫病疫区引进花草树木和牲畜,存在将钉螺和动物传染源输入库区的可能;库区社会经济发展可使血吸虫病传入的危险增加,三峡库区已成为血吸虫病的潜在流行区。结论三峡库区血吸虫病监测工作重点应是流动人口、引进的牲畜等血吸虫病传染源和钉螺输入因素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