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84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不久前,兰州兽医研究所被报道超三成师生感染了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听到它的名字,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感染的风险。其实,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严重威胁着相关职业人群的健康,同时也是我国法定职业病之一。布鲁氏菌病是什么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为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往往先在家畜或野生动物中传播,随后波及人类。已知有60多种动物(家畜、家禽、野生动物、驯化动物)可以作为布鲁氏菌的贮存宿主,羊、牛、猪是主要宿主,是人类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72.
2003年.一场非典的袭击让国人惶惶.最初传言果子狸是病毒的携带者。一段时间人们谈“狸”色变.一惯爱吃野生动物的食客更是提心吊胆,非典盛行的那段日子.人们连平日宠爱有加的小狗小猫都“害怕”了起来.甚至有的人把自己的小狗从高楼摔下。可非典刚刚被控制,人们又大开吃戒,又吃开了果子狸。富有戏剧性的是11月.广东又出现了非典病例,于是电视上又看到了人们捕杀果子狸的镜头……2003年5月,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没有闲着.出现了“猴痘”.据说传播动物是岗比亚土拨鼠,土拨鼠倒霉了.摊上这么一件事。2004年。可算消停一会儿,野生动物的案子未了.家养动物又来闹事。一波“SARS”接着“猴痘”未平,一波“禽流感”又起,人们又开始“谈鸡色变“。于是人和动物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起来。  相似文献   
73.
科学家发现新发传染病正不断增加,然而对于这些疾病的监测与控制很少能够落实,尤其是对可能爆发疾病的地区更是少之又少。由英国动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Kate Jones领导的研究小组在2008年2月21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中发表了他们的这一发现。新发传染病包括一些最近演变过来的病原体,例如耐药性细菌和此病原体,它们最近从野生动物或家畜中进入到人类群体中——艾滋病与非典就是这方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对媒介蜱、野鼠、家犬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率的调查,了解吉林及东北地区动物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情况。方法:使用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DFA)检测,对吉林省9个地区35个市县、55个乡镇进行了媒介蜱带菌率、野鼠、家犬莱姆病感染率调查。结果:蜱标本1349份,带菌率为32.25%(435/1349),其中全沟硬蜱带菌率为:35.84%(444/1239);嗜群血蜱带菌率为:8.18%(9/110)。检测野鼠、家犬1091份,感染率为15.22%(166/1091),其中检测野鼠819份,感染率为17.46%(143/819)。检测狗肾272份,感染率为8.46%(23/272)。结论:吉林省9个地区野生动物、家养动物莱姆病感染较高,加强莱姆病的防控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5.
每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儿童死亡的人数不在少数。在这些意外死亡的儿童的死因中,狂犬病始终排在前列。狂犬病是一种动物传染病,它不仅在犬类中传播,也能在其它一些野生动物中传播。这种疾病通过  相似文献   
76.
近年来,食品安全恶性事件不断发生。从美国和日本大肠杆菌0157:H7食物中毒、英国的"疯牛病"、比利时的"二恶英事件"、日本雪印牌低脂牛奶大规模中毒,到我国肯德基苏丹红事件、麦当劳薯条  相似文献   
77.
广东省不同人群SARS冠状病毒血清抗体分布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2 0 0 3年初SARS暴发后 ,SARS病毒的来源、人群的易感性 ,是否存在隐性感染等问题都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次SARS流行的一个特点是各地首发病例大部分发病前有野生动物接触史〔1〕。本研究通过对果子狸养殖场养殖人员、市场销售人员、酒楼工作人员、小学生、幼儿园小孩及其他健康人血清中SARS CoV抗体的研究 ,分析SARS CoV抗体在各类不同人群中的存在状况。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 :选取广州等 16个市果子狸养殖场养殖人员、动物市场销售人员、供应野生动物的酒楼工作人员及健康人群 ,同时在肇庆、惠州、清远 3市选取部分小学、幼儿…  相似文献   
78.
沈宏非 《家庭保健》2014,(10):76-77
冬天,对于居住或路过广东的野生动物来说,是一个从野生动物变成野味的季节。 广东省林业厅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广州人吃过野生动物。为什么要吃?45%的人回答说:“能增加营养。”“出于好奇”的占37%,“为了显富”的有12%。表面看来,多数人是为了摄取“营养”而进食野生动物。事实上,这里所谓的“营养”,并不是人体必需的那些化学成分,而是一种野生动物独具的滋补作用。  相似文献   
79.
《大家健康》2012,(1):F0002-F0002
吉林省东北虎园座落于长春至双阳公路4.5公里处,正门与长影世纪城隔路相望,园身位于长春市东南部的净月潭国家级森林公园内,既是以散养东北虎为主的生态型野生动物园,又是全省最规范的野生动物救护繁育驯化基地。  相似文献   
80.
运动益寿     
魏泉涪 《长寿》2011,(10):38-39
野生大象可活200岁,关在动物园的大象却只能活80岁左右;野兔可活15年,家兔只能活五年。野生动物为了生存要到处奔跑求食,所以健康长寿,人亦如此。有资料表明,山区的百岁老人比例占1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