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843篇 |
免费 | 3490篇 |
国内免费 | 251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2篇 |
儿科学 | 429篇 |
妇产科学 | 349篇 |
基础医学 | 4829篇 |
口腔科学 | 439篇 |
临床医学 | 8172篇 |
内科学 | 11228篇 |
皮肤病学 | 468篇 |
神经病学 | 493篇 |
特种医学 | 161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10篇 |
外科学 | 1688篇 |
综合类 | 22451篇 |
预防医学 | 12465篇 |
眼科学 | 192篇 |
药学 | 13677篇 |
185篇 | |
中国医学 | 5994篇 |
肿瘤学 | 194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76篇 |
2023年 | 1480篇 |
2022年 | 1839篇 |
2021年 | 2493篇 |
2020年 | 1629篇 |
2019年 | 1669篇 |
2018年 | 797篇 |
2017年 | 1409篇 |
2016年 | 1540篇 |
2015年 | 1785篇 |
2014年 | 3087篇 |
2013年 | 3067篇 |
2012年 | 4032篇 |
2011年 | 4441篇 |
2010年 | 4318篇 |
2009年 | 4413篇 |
2008年 | 4821篇 |
2007年 | 4653篇 |
2006年 | 4718篇 |
2005年 | 4695篇 |
2004年 | 4404篇 |
2003年 | 4187篇 |
2002年 | 3770篇 |
2001年 | 3344篇 |
2000年 | 2547篇 |
1999年 | 1934篇 |
1998年 | 1581篇 |
1997年 | 1533篇 |
1996年 | 1237篇 |
1995年 | 1186篇 |
1994年 | 902篇 |
1993年 | 678篇 |
1992年 | 596篇 |
1991年 | 577篇 |
1990年 | 414篇 |
1989年 | 441篇 |
1988年 | 85篇 |
1987年 | 71篇 |
1986年 | 57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91.
人工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时对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r -HuEPO替代治疗能有效地纠正肾性贫血 ,然而r -HuEPO治疗过程中导致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或使原有高血压加重 ,已严重地影响了r -HuEPO的进一步广泛应用[1] 。r -HuEPO引起高血压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实验运用放免法和比色法 ,测量应用r -HuEPO治疗贫血纠正后未出现高血压的患者和治疗后出现高血压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O、ET、PGI2 、TXA2 浓度的变化 ,探讨其对r -HuEPO引起高血压的影响 ,以期发现r -HuEPO引起高血压的机制 ,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入选… 相似文献
992.
重组的r-Caspsae-3促凋亡基因体内外治疗胰腺癌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重组活化的Caspsae-3(r-Caspase-3)促凋亡基因对胰腺癌细胞(PC-Ⅱ)及裸鼠皮下种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先前构建的r-Caspase-3促凋亡基因转染胰腺癌细胞,细胞形态学、DNA电泳、流式细胞学观察胰腺癌细胞凋亡状况;用脂质体-pcDNA3.1( )/r-Caspase-3复合物,治疗人胰腺癌细胞裸鼠种植瘤,观察肿瘤生长速度并计算肿瘤体积大小。结果 DNA电泳、流式细胞学可分别观测到特征性的DNA Ladder和凋亡峰,皮下种植肿瘤治疗后生长速度开始减缓,组织切片HE染色可见散在凋亡细胞;对照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治疗组。结论 r-Caspase-3具有自催化凋亡诱导活性,以r-Caspase-3为目的基因的基因治疗可能为治疗胰腺癌以及其它恶性肿瘤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索乙型肝炎DNA阳性的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前快速转阴及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防治。方法 4例乙型肝炎两对半小三阳、HBV-DNA(-)的患者术前开始联合口服拉米夫定(1amivudine)及泛昔洛韦.术后3个月内治疗同前,3个月后仅口服拉米夫定维持至今;2例乙型肝炎两对半大三阳、HBV-DNA( )的患者,术前除口服拉米夫定及泛昔洛韦外,同时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共14d,肝移植术中无肝期快速静脉滴注15000u静脉用乙肝免疫球蛋白,术后3个月内联合口服拉米夫定及泛昔洛韦,术后3个月内治疗同前,3个月后仅口服拉米夫定维持至今。结果 1例患者术后第19天死于肺部霉菌感染,1例患者第49天死于肝动脉及门静脉栓塞;4例患者长期存活,生存时间最长的患者已接近3年,术后全部患者均未发现有乙型肝炎复发。结论 拉米夫定、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泛昔洛韦联合使用可使乙型肝炎DNA阳性的终末期肝病患者在肝移植前快速转阴,并能预防乙肝复发。 相似文献
994.
【摘要】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GDF 5基因对人退变髓核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探求一种基因治疗新途径。方法 利用腺病毒载体将GDF 5基因导入退变髓核细胞,设置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阴性对照组(GFP组)、实验组(GDF 5组)3组,并分为3、7、14、21天四个观察时间点,分别检测3组髓核细胞sGAG、Hyp的含量,免疫染色、Safranine O染色观察细胞外基质合成情况,Real time PCR检测Aggrecan、Collagen II mRNA表达水平。结果 GDF 5组髓核细胞sGAG/DNA、Hyp/DNA均在14、21天较Control组和GFP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ntrol组与GFP组之间任意观察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染色、Safranine O染色结果显示GDF 5组髓核细胞的蛋白多糖、Ⅱ型胶原、蛋白聚糖在14、21天均呈强阳性染色,Control组和GFP组呈弱阳性染色。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GDF 5组Aggrecan、Collagen II mRNA的表达在14、21天较Control组和GFP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GDF 5能明显促进人退变髓核细胞Aggrecan、Collagen II mRNA的表达,并增加蛋白多糖、Ⅱ型胶原的合成,对细胞外基质具有明确的修复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基因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检验结果对临床诊治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0例,将其重型乙肝患者列为观察 A 组,将慢性乙肝患者列为观察 B 组;并另取同期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分别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然后观察三组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 A 组的各项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胆红素水平均高于观察 B 组;且观察 A 组的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低于观察 B 组(P <0.01);而观察 A 组与观察 B 组的各项血清球蛋白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对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的确诊及治疗,需根据其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各项检验结果进行判断,且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 B(PI3K/AKT)通路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EPO)保护新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PD)中的作用。方法40只定期受孕的SD大鼠,于孕第15天孕囊内注射脂多糖( LPS)或磷酸盐缓冲液( PBS ),新生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高氧组、rhEPO 组、rhEPO+LY294002组。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BCL-2和Caspase-9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高氧组、rhEPO+LY294002组新生大鼠肺组织BCL-2蛋白及mRNA表达减少, Caspase-9蛋白及 mRNA 表达明显增加;rhEPO组BCL-2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 Caspase-9蛋白及mRNA表达减少;于高氧暴露第1、7、14天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宫内炎性暴露联合生后高氧可导致肺细胞凋亡增加,rhEPO可能通过减少肺细胞凋亡,对新型 BPD 起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 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了解患者对慢乙肝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对疾病的心理和行为应对情况,以更好评估慢乙肝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防治需求,对待疾病的态度和行为,疾病带给慢乙肝患者的心理压力,为慢乙肝患者的健康管理、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在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内科门诊就诊和住院的68位慢乙肝患者在诊疗前后进行个人访谈和问卷调查,并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对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结果 大部分患者知道疾病的一般知识,对疾病缺乏较深层次的认识.宣教前与宣教后患者在乙肝传播途径、带来的后果认知、加重肝损伤因素的认知及保护家人不受感染的措施等方面问卷得分进行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自我护理和预防保健没有充分认识,患者对乙肝相关疾病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与文化程度和病程长短有关,69.1%的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结论 医护人员加强对慢乙肝相关疾病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宣传,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争取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提供准确的健康指导和连续的干预,促进患者主动采纳健康行为建议,对监测和防控患者的病情发展,对慢性乙肝患者的未来的健康管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反应在乙型肝炎病变及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对132例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2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及30例健康对照(HC组)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1)及可提取核抗原抗体谱(ENA)进行检测.比较自身抗体阴、阳性患者的HBV-DNA载量,肝功能指标的差异及69例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前后患者自身抗体的变化.结果 ①乙肝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总阳性率明显高于HC组(P<0.05),但低于AIH组(P<0.01);②乙肝患者的自身抗体总阳性率按照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依次升高,慢性肝炎组明显高于急性肝炎组(P<0.05),肝硬化组和肝癌组均高于慢性肝炎组,但肝硬化组和肝癌组自身抗体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自身抗体阳性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等肝功能损害指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1);④HBV-DNA阳性患者自身抗体总阳性率高于阴性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69例乙肝患者经核苷(酸)类似物药物治疗后,体内自身抗体阳性率显著下降(P<0.01).结论 乙肝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身免疫反应,并与乙肝的病变密切相关,监测乙肝患者体内自身抗体的变化,对乙肝发生、发展、临床治疗及免疫损伤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医学综述》2015,(11)
目的检测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诊治的8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组,89例在本院体检确定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仪于不同时相点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荷载量状态,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IL-33、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2、IL-4、IL-6和IL-10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治疗前IL-33、ALT、AST水平及HBV DNA拷贝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57.1(23.7~138.5)ng/L比20.5(9.3~67.5)ng/L;129.3(28.3~702.5)U/L比17.4(9.1~23.2)U/L;97.5(31.4~327.1)U/L比16.2(5.9~27.8)U/L;7.8(5.6~9.8)×103log10拷贝/L比1.1(0.3~1.7)×103log10拷贝/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IL-33与ALT和AST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HBV DNA拷贝量正相关(r=0.383,P<0.05);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组IFN-γ、IL-2、IL-10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12.4(10.8~16.1)ng/L比6.7(2.1~12.0)ng/L;9.0(4.4~14.1)ng/L比5.3(3.6~9.5);7.1(5.8~13.1)ng/L比6.6(4.3~11.4)ng/L;7.1(6.3~10.7)ng/L比6.5(5.7~8.8)ng/L,P<0.05或P<0.01],TNF-α和IL-4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与IL-33无相关性(P>0.05)。结论IL-33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调节中具有一定作用,可能是HBV相关肝损伤中一个病理因素,检测患者血清中IL-33水平对于免疫状态监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和研究氯吡格雷联合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之间该院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溶栓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心肌酶谱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确切,相较于单纯溶栓治疗更具优势,能够有效降低心肌酶水平,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