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2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5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97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569篇
内科学   465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1186篇
预防医学   43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10篇
  10篇
中国医学   391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33.
丹参对阻塞性黄疸内毒素血症及肝脏CD14mRNA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丹参对阻塞性黄疸(OJ)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大鼠OJ模型,观察OJ7、14d及尾静脉注射丹参7、14d后血浆内毒素(ET)水平、末端回肠通透性、肝脏CD14 mRNA的表达。结果 OJ7、14d后大鼠出现明显的肝损害。表现为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的增高和白蛋白的降低,血浆ET水平随着阻塞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回肠细胞间隙可见大量的硝酸镧颗粒,肝脏CD14 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注射丹参后,大鼠血浆ALT、TB较OJ7、14d明显下降;回肠通透性明显改善,细胞间隙无硝酸镧颗粒;CD14 mRNA的表达也较OJ7、14d组明显减弱。结论 丹参可明显改善由OJ引发的肝损害,其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肠道通透性、下调CD14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4):153-156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治疗丙型肝炎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案。该方案可以抑制体内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复制,减轻对肝脏的损害,改善肝功能。在维持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以及阻止病情进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动态检测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行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包括患者临床症状、一般体检、血常规、生化指标、HCV-RNA转阴率、HCV病毒载量等),探讨天冬氨酸转氨酶与淋巴细胞比值指数(ALRI)与各项指标的关联性,特别是对HCV病毒载量、病毒应答及复发等疗效的预测价值,旨在为CHC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简单、快速、廉价、客观的疗效评价新指标。为临床预防和个性化精准治疗CHC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提供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1896基因突变与γ-谷氨酰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GGT/ALT比值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HB-HCC)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4例经本院确诊的乙型肝炎性相关疾病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18例,肝硬化(LC)18例,肝癌(HB-HCC)28例。同时收集患者GGT与ALT生化结果。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患者的HBV-DNA水平,然后采用ARMS-PCR法检测HBV基因前C区1896突变。结果 HB-HCC的GGT/ALT比值为(4.3±4.5),与LC(1.7±1.8)和CHB(0.8±1.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HCC的前C区1896的突变率为85.7%,高于CHB(38.9%)和LC(55.6%)(P<0.05)。HB-HCC发生HBV前C区1896突变的GGT/ALT比值均值为(4.4±4.9),要高于前C区1896未突变患者(3.7±1.8)。HBV前C区1896突变时,GGT/ALT比值诊断HB-HC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面积为0.853。结论 HBV前C区1896基因突变和GGT/ALT比值均与乙型肝炎性相关疾病的病情呈正相关,同时联合分析两者对HB-HCC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取10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大豆异黄酮40 mg·kg~(-1)组、80 mg·kg~(-1)组、160mg·kg~(-1)组、320 mg·kg~(-1)组,每组20只;另设正常对照组。给药治疗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和心脏指数;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测定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uphorbia,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通过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状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豆异黄酮80 mg·kg~(-1)组、160 mg·kg~(-1)组、320 mg·kg~(-1)组大鼠血清AST、LDH、CK、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心肌组织中SOD、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P0.01);大豆异黄酮160 mg·kg~(-1)组、320 mg·kg~(-1)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增高、心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TAOC显著升高(P0.05);大豆异黄酮各组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和心肌细胞凋亡程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大豆异黄酮160 mg·kg~(-1)组、320 mg·kg~(-1)组大鼠心肌细胞AI显著降低(P0.05,P0.01)。上述各指标变化均以320 mg·kg~(-1)组最为显著。结论:大豆异黄酮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大鼠体质量,降低心脏指数,改善心肌组织抗氧化酶系统活性、抑制自由基损伤,抑制心肌组织病变和细胞凋亡,提示大豆异黄酮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7.
大鼠肝切除术后肝损伤程度与肝再生状态的动态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后肝损伤程度与肝再生状态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1)假手术组;(2)正常大鼠肝切除组;(3)肝硬化大鼠肝切除组,建立大鼠肝切除模型,观察围手术期血清和肝组织匀浆液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肝重/体重、肝再生率,以及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ABC法)检测肝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肝切除后肝硬化大鼠血清ALT和AST水平升高显著,持续时间较长(P<0.05);PCNA在肝切除后肝组织的表达显著延迟(P<0.05),血清ALT和AST水平与肝再生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肝损伤程度和肝再生状态呈负相关,肝损伤的程度影响肝再生状态,肝切除后检测血清ALT、AST水平的变化可以间接的了解肝再生情况。  相似文献   
38.
病人,男,36岁,因上腹胀痛不适伴皮肤巩膜黄染2个月,加重10d入院。体检: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全腹平软,剑突下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余阴性。化验:血、尿、便常规及肿瘤标志物检查未见异常;肝功示:总胆红素105.92μmmol/L,直接胆红素64.82μmmol/L,谷草转氨酶269.5U/L,谷草转氨酶379.9U/L,[第一段]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肝素结合的类表皮生长因子(heparin bind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like growth factor,HB-EGF)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细胞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减体积肝移植模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即刻经尾静脉分别给予HB-EGF(500μg/kg)和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2次/d。2组分别在术后第6h、2d、4d及7d随机挑取5只大鼠处死,称取移植物湿重,采血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及白蛋白(Alb),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肝细胞的增殖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肝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第6h、2d和4d,实验组移植物湿重较对照组相应时相明显增加(P〈0.05);术后第6h、2d、4d和7d,实验组血清ALT水平较对照组相应时相明显降低(P〈0.05),而第4和7d时Alb水平较对照组相应时相明显增高(P〈0.05);术后第2和4d时,实验组的移植肝细胞增殖指数和Ki-67表达较对照组高(2d:P〈0.01;4d:P〈0.05)。结论 大鼠原位减体积肝移植术后使用HB-EGF能够明显促进移植肝细胞的再生。  相似文献   
40.
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实时PCR检测HBVDNA载量低于1000拷贝/mL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上相对少见。对于这些患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目前存在很多争议。本研究通过对这些患者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Cobas HBV DNA定量基线检查,了解其肝脏炎症、纤维化和病毒载量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