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83篇
  免费   2394篇
  国内免费   3195篇
耳鼻咽喉   237篇
儿科学   390篇
妇产科学   342篇
基础医学   3840篇
口腔科学   1556篇
临床医学   5784篇
内科学   3401篇
皮肤病学   218篇
神经病学   1105篇
特种医学   9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9篇
外科学   3260篇
综合类   10959篇
预防医学   1538篇
眼科学   426篇
药学   3603篇
  57篇
中国医学   1973篇
肿瘤学   2645篇
  2024年   328篇
  2023年   1173篇
  2022年   1290篇
  2021年   1331篇
  2020年   919篇
  2019年   983篇
  2018年   574篇
  2017年   944篇
  2016年   1237篇
  2015年   1355篇
  2014年   2011篇
  2013年   2048篇
  2012年   2519篇
  2011年   3053篇
  2010年   2722篇
  2009年   2600篇
  2008年   2941篇
  2007年   2339篇
  2006年   2000篇
  2005年   2315篇
  2004年   1838篇
  2003年   1312篇
  2002年   961篇
  2001年   694篇
  2000年   516篇
  1999年   422篇
  1998年   355篇
  1997年   274篇
  1996年   233篇
  1995年   191篇
  1994年   205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中国药房》2019,(3):387-391
目的:构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左甲状腺素(L-T4)初始剂量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南京鼓楼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100例DTC术后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等基础信息和出院后定期的随访信息,记录患者甲状腺功能检查相关数据及每次L-T4的调整剂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分析与L-T4初始剂量有显著相关性的预测因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建立L-T4初始剂量的预测模型,并进行前瞻性试验验证。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DTC术后患者L-T4初始剂量与患者年龄(P=0.01,F=3.993)、体质量(P<0.001,F=6.910)和BMI(P<0.001,F=7.698)均有显著的相关性,线性回归分析得出L-T4初始剂量预测模型为L-T4(μg/kg)=2.971-0.033×BMI-0.005×年龄。按经验性给予DTC术后患者L-T4,首次随访患者的甲状腺功能达标比例仅为16%(16/100);验证试验中按预测模型计算的初始剂量给予L-T4,首次随访患者的达标比例可达63.7%(44/69)。结论:建立的DTC患者术后L-T4初始剂量的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2.
2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皮肤附属器细胞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分化为创面皮肤附属器细胞的可能性,及其参与创面修复的可能机制。方法无菌条件下取Wistar大鼠股骨骨髓细胞,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MSCs,体外培养扩增后,用BrdU标记细胞。另于同种雄性Wistar大鼠背部正中,制备1cm×1cm全厚皮肤缺损创面模型,将BrdU标记的1×106/mlMSCs从阴茎静脉输注,术后第3天与第7天切取创面组织,行BrdU免疫组织化学单染色,以及BrdU和广谱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双染色。结果BrdU阳性细胞出现在创面皮下组织、皮脂腺、毛囊和骨髓腔中。免疫组织化学双染色结果显示,皮脂腺和毛囊有BrdU阳性细胞,同时表达广谱角蛋白。结论创面愈合过程中,MSCs归巢并参与创面修复;在实验性全身皮肤缺损创面微环境下,MSCs可分化为皮肤附属器细胞。  相似文献   
24.
本文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体外培养的猪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实验,旨在探讨细胞因子对甲状腺细胞凋亡的作用。实验运用了甲状腺细胞原代培养技术和吖橙橙染色从形态学上测定细胞凋亡的发生,结果表明经IL—1β诱导后体外培养的猪甲状腺细胞有明显的凋亡特征—凋亡小体。  相似文献   
25.
目的采用LuxS缺失突变株模型对B型链球菌中数量感应相关分子LuxS的功能及与其相关的自诱导因子-2数量感应通路进行研究,以探索其毒力调控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菌落印迹分析、生长曲线测定、cAMP因子测定等方法对该缺失突变菌株的表型特性进行了研究。最后应用哈氏弧菌作为报告菌株,通过生物发光测定法分析了突变株对B型链球菌诱导报告菌株中的生物发光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此缺失突变可导致B型链球菌中scpB基因表达的上调;与野生株相比,突变株的生物发光诱导活性比野生株降低了大约两倍。结论本研究结果证实了LuxS在GBS中AI-2数量感应通路中的重要性,并为GBS中毒力调控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26.
为了研究γ-干扰素(IFNγ)对大鼠胚胎基底前脑及隔区核团胆碱能神经元分化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胆碱能神经元的特异性标记酶-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进行染色,ChAT阳性细胞的数量反映了胆碱能神经元的数量,并用14C-乙酰CoA作底物来检测ChAT活性。结果显示,IFNγ处理过的实验组,ChAT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ChAT活性也增加,这种增加被大鼠抗小鼠IFNγ单克隆抗体(Ab-IFNγ)完全拮抗。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周期进行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百分率无明显改变。用MAP2标记神经细胞,神经细胞数基本未增加。以上结果提示:IFNγ不能促进基底前脑和隔区神经元增殖,胆碱能神经元表达增加不是因为神经元数目增加而是分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7.
蒋晓忠  严律南 《华西医学》2006,21(4):854-85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已掀起了干细胞的研究热潮。干细胞(stemcell,SC)是一类既有自我更新能力,又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能产生表现型与基因型和自己完全相同的子细胞,同时还能分化为祖细胞,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其中,肝脏干细胞(liver stem cells,LS  相似文献   
28.
缺氧是癌症的共同特征,除了潜在地降低放、化疗的疗效外,还有助于肿瘤在局部和全身的进展。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在癌症生理的许多方面发挥作用,包括细胞生存、葡萄糖代谢、癌细胞浸润和血管生成的70多个基因的转录为靶目标。在对缺氧、生长因子刺激、癌基因和原癌基因活化进行应答时HIF-1α被过度表达和(或)活化,并以促进血管形成、适应低氧和维持细胞存活的基因为靶目标。已报道的各种调节因素包括生长网子、基因突变、应激刺激因子和某些癌基因能调节HIF-1α,此过程涉及的信号通路取决于刺激因素和细胞类型。HIF-1α的活化及信号通路和调节因子的活化与肿瘤进展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9.
透明质酸钠对大鼠成肌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透明质酸钠对成肌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将新生SD大鼠骨骼肌组织分离、纯化、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取第3代成肌细胞,分别加入浓度为0.05%、0.1%及0.2%的透明质酸钠溶液作为生长培养基行体外培养为实验A、B及C组,加入常规生长培养基为对照D组,观察各组成肌细胞增殖情况,并采用细胞计数及MTT法绘制生长曲线。另选择0.1%透明质酸钠融合培养基行体外成肌细胞培养,常规融合培养基作对照,观察透明质酸钠对成肌细胞分化功能的影响。结果A、B及C组成肌细胞增殖表现相似,2d时进入对数生长期,4d时均达顶峰;D组成肌细胞于3d时进入对数生长期,5d时细胞数倍增,6d时达顶峰。MTT法所测吸光度(A)值的变化反映成肌细胞的增殖情况,与细胞计数的结果一致,以B组细胞增殖作用最明显,B组A值在2~8d时均高于C、D组(P〈0.05),8d时高于A组(P〈0.05)。0.1%透明质酸钠融合培养基中的成肌细胞融合率较低且上升缓慢,7d时融合率最高,为11.7%;常规融合培养基成肌细胞融合率于6d时达到峰值,约为35.0%。结论 透明质酸钠与成肌细胞的细胞相容性较好,可以作为良好的成肌细胞培养基。  相似文献   
30.
王宏天  樊均明 《华西医学》2006,21(1):185-186
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cell,AS细胞)是指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特定组织中的具有自我更新和一定分化潜能的未成熟细胞,主要作用是参与成体组织的更新和创伤修复。传统观点认为,AS细胞只能分化产生所属组织的有限的细胞类型,称之为AS细胞的多能性(multipotency)。但近年研究发现,As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产生不同组织的细胞,如神经千细胞可转化为血细胞,造血干细胞可转化为神经细胞。在不同研究文献中将成体干细胞这种跨系谱(或跨胚层)分化的潜能,称之为AS细胞的可塑性(plasticity)横向分化(transdifferenti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