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725篇 |
免费 | 6443篇 |
国内免费 | 224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55篇 |
儿科学 | 368篇 |
妇产科学 | 797篇 |
基础医学 | 2692篇 |
口腔科学 | 1111篇 |
临床医学 | 16433篇 |
内科学 | 4113篇 |
皮肤病学 | 191篇 |
神经病学 | 1037篇 |
特种医学 | 1932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0篇 |
外科学 | 6154篇 |
综合类 | 23624篇 |
预防医学 | 6343篇 |
眼科学 | 496篇 |
药学 | 7831篇 |
221篇 | |
中国医学 | 3298篇 |
肿瘤学 | 45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55篇 |
2023年 | 2508篇 |
2022年 | 3117篇 |
2021年 | 3860篇 |
2020年 | 2750篇 |
2019年 | 2285篇 |
2018年 | 1414篇 |
2017年 | 2112篇 |
2016年 | 2497篇 |
2015年 | 2837篇 |
2014年 | 4737篇 |
2013年 | 4692篇 |
2012年 | 6313篇 |
2011年 | 6791篇 |
2010年 | 6429篇 |
2009年 | 6539篇 |
2008年 | 6524篇 |
2007年 | 5769篇 |
2006年 | 5570篇 |
2005年 | 4890篇 |
2004年 | 3491篇 |
2003年 | 2741篇 |
2002年 | 2249篇 |
2001年 | 1714篇 |
2000年 | 1270篇 |
1999年 | 1097篇 |
1998年 | 978篇 |
1997年 | 725篇 |
1996年 | 634篇 |
1995年 | 480篇 |
1994年 | 410篇 |
1993年 | 280篇 |
1992年 | 210篇 |
1991年 | 226篇 |
1990年 | 171篇 |
1989年 | 185篇 |
1988年 | 65篇 |
1987年 | 50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3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942.
目的 探讨能谱CT智能mA匹配技术[宝石能谱成像(GSI)Assist]结合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单能量成像降低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的可行性。方法 搜集临床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66例,男42例,女24例,年龄30~90岁,随机分为常规组(A组,33例)和GSI组(B组,33例)。A组采用管电压120 kVp,管电流400 mA;对比剂95 ml,流率4.5 ml/s。B组采用GSI扫描模式,管电压80~140 kVp瞬切,管电流使用GSI Assist模式设置,噪声指数(NI)为15 HU;应用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300 mgI/kg体重,4.0 ml/s;重组60 keV单能量图像,统计两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剂量。在AW 4.7工作站由两位观察者对动脉重组图像进行主观评分,比较评分一致性;测量两组轴位图像颈总动脉、颈内动脉C1段、大脑中动脉M1段和胸锁乳突肌的CT值及噪声(SD)值,计算各血管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进一步比较图像质量主客观评估的组间差异。结果 两位观察者主观评分一致性良好(Kappa=0.87),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 相似文献
943.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术前CT可切除性分组胰腺癌患者的肿瘤边缘阴性(R0)切除率,并评估可切除组胰腺癌患者切缘阳性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根据其胰周血管侵犯情况及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制定的胰腺癌可切除标准,分为可切除组、潜在可切除组和不可切除组;以手术和病理结果为参照,评估并对比各组R0切除率。可切除组胰腺癌患者,对切缘阳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120例手术胰腺癌患者术后切缘阴性R0 74例,切缘阳性R1~2 46例。术前CT可切除性分组评估包括可切除组81例,潜在可切除组25例,不可切除组14例;各组R0切除率分别为72.8%、52.0%、14.3%,可切除组R0切除率最高(P<0.001);各组间年龄、性别、部位、分化程度、CA19-9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81例可切除组胰腺癌患者中,术后切缘阴性59例,切缘阳性2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门静脉(PV)及肠系膜上静脉(SMV)毗邻、肿瘤最大径是影响可切除胰腺癌切缘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PV及SMV毗邻、肿... 相似文献
944.
945.
常规18F-FDG PET/CT静态显像在肺癌的诊断、分期、疗效评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能通过标准化摄取值等代谢参数进行半定量分析,但静态显像无法提供病变的示踪动力学信息。近年出现的动态显像技术能够连续评估某一时间段内病变的代谢变化过程,并可应用净摄取速率常数等动力学参数进行定量分析,与静态显像相互补充,为肺癌的诊断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就 18F-FDG PET/CT静态及动态显像在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46.
目的 探讨增强CT影像组学列线图在鉴别单发肝细胞癌(HCC)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表达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来自2个医疗机构共152例单发HCC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病人均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并记录GPC3表达水平。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106例病人资料作为训练集(GPC3阳性83例、阴性23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46例病人资料作为验证集(GPC3阳性35例、阴性11例)。对所有病人术前1个月内增强CT影像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在训练集中,对所有影像组学特征进行降维并得到最优子集,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比较GPC3阳性组和阴性组间临床资料[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等]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GPC3阳性的独立预测因素。将获得的临床信息及Radscore分别建立临床列线图、影像组学列线图及联合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列线图对GPC3表达状态的预测能力,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列线图间的诊断效能,并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的临床价值。使用验证集数据对列线图预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血清AFP、CA199、Radscore是GPC3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分别为8.503、1.090、13 300.044,均P<0.05]。校准曲线显示联合列线图对GPC3阳性表达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一致性良好。训练集中,联合列线图的AUC(0.918)高于影像组学列线图(0.842)和临床列线图(0.787)(均P<0.05),联合列线图的敏感度最高,而临床列线图的特异度最高;验证集中,联合列线图的AUC(0.896)高于影像组学列线图(0.726)和临床列线图(0.803)(均P<0.05),联合列线图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最高。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阈值概率处于16%~86%时,联合列线图的临床净获益高于临床列线图和影像组学列线图。结论 基于增强CT的影像组学列线图可以术前鉴别单发HCC GPC3阳性和阴性表达,联合列线图进一步提高了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947.
目的探讨双源Flash CT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部再狭窄的价值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62例(108枚支架)疑似支架内部再狭窄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次给予双源Flash CT动脉造影检查和DSA检查,以DSA检查为金标准,分析CT动脉造影检查的诊断效能。同时根据患者检查期间护理措施的不同将6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检查期间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双源Flash CT动脉造影检查阳性检出率13.89%、阴性86.11%;DSA检查阳性检出率11.11%、阴性88.89%,二者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双源Flash CT动脉造影检查在支架内再狭窄诊断中的特异性为95.83%、敏感性为91.67%、阳性预测值73.33%、阴性预测值98.92%、准确性95.37%。对比检查期间不同护理方式实施效果发现,研究组检查前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两组检查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低于本组... 相似文献
948.
949.
目的探讨POEMS综合征CT和超声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认识能力。方法选取4例经CT和超声诊断的POEMS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 4例均为男性,CT表现4例腋窝、腹股沟淋巴结多发肿大,3例纵隔淋巴结肿大,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超声显示淋巴结内部及周围血流丰富;4例多浆膜腔积液;3例脊柱、骨盆、胸骨多发局限性骨质硬化;3例乳腺发育;3例肺动脉高压。结论骨质硬化性改变、多中心富血供淋巴结肿大、肺动脉高压在POEMS综合征有一定影像学特点,密切结合临床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50.
目的探讨分析肾透明细胞癌与嗜酸细胞腺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20例)及肾嗜酸细胞腺瘤(15例)的CT表现,分析两者病灶的大小、形态、密度、CT值及强化方式等。结果肾透明细胞癌与肾嗜酸细胞腺瘤病灶的直径差异不明显(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透明细胞癌与嗜酸细胞腺瘤CT平扫均多数为等或稍低密度,增强期多表现为明显强化,但肾透明细胞癌的强化特点为快进快出型,而肾嗜酸细胞腺瘤为快进慢出型,且肾透明细胞癌可有淋巴结转移,而肾嗜酸细胞瘤可有中央瘢痕。结论综合分析肾透明细胞癌与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点,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