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7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89篇
预防医学   159篇
药学   139篇
中国医学   98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健康必读》2007,(7):12-12
古人有“早上吃姜。胜过参汤;晚上吃姜,赛过砒霜”的说法。中日友好医院中医专家李佩文教授也强调说同是吃姜,在早上吃有益。晚上吃则有害。但是这种说法比较适合北方人。中医认为,生姜可温中止呕、解表散寒。而生姜中也含有植物杀菌素。其杀菌作用不亚于葱和蒜。生姜中的姜辣素能刺激胃液分泌,有促进消化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2.
蠲痹汤出自《医学心悟》,本方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是临床上治疗风寒湿痹的代表方剂。近年来,随着临床对中医药的深入研究,临床上使蠲痹汤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以蠲痹汤为基本方随症加减,己扩展到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3.
吴茱萸为芸香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接近成熟的果实入药.吴茱萸性热辛苦,有散寒止痛、下气止呕之功,外敷治儿科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4.
治感冒:大葱、生姜各等量,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1500毫升,浸泡5~10分钟,水煎取汁,浸泡双足。每次15~20分 钟,每天2~3次,每天1剂。此法可发汗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治呃谨:取生姜3片,放于口中咀嚼,待口中有津液时吞下,咀嚼3~5分钟后,呃逆可止。为巩固疗效,可将生姜渣置于伤湿止痛膏中央,外贴双足心涌泉穴,连续贴敷4~8小时。此法可温中降逆。  相似文献   
105.
紫苏又名苏叶,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的花或带花茎叶。《尔雅》称“苏”又称“桂荏”,民间亦有“山苏”、“香苏”、“紫菜”、“苏子”、“苏叶”之称,为居家常用的调味食物。  相似文献   
106.
古人有“早上吃姜,胜过参汤;晚上吃姜,赛过砒霜”的说法,中日友好医院中医专家李佩文教授也强调说同是吃姜,在早上吃有益,晚上吃则有害。但是这种说法比较适合北方人。中医认为,生姜可温中止呕、解表散寒。而生姜中也含有植物杀菌素,其杀菌作用不亚于葱和蒜。  相似文献   
107.
清代名医吴鞠通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大量实践著成《温病条辨》,其中透邪思想贯穿于温病卫、气、营、血辨治的整个过程。在温病学中,透邪的含意已不仅仅局限于透发郁于卫表的温热病邪,而是一种因势利导使内郁之温热病邪由深出浅,由里向外透达的治疗方法。“透邪”总的原则是辛凉宣透,故用药多为质轻性散、味辛芳香之品,如银花、连翘、竹叶、青蒿、扁豆花、栀子(皮)、细生地等.  相似文献   
108.
近年中医方剂药理学研究进展(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中医方剂药理学研究进展(上)邓文龙,龚世蓉,周莉萍(四川省中药研究所重庆630065)自首届全国中医方剂学术会议(1990·桂林)至今,已有近五年的时间了,回顾这五年的中医药学研究,我们高兴地看到在我国方剂的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走上了一个新的...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分析了浮是“发散”、“上行发散”,沉是“泄利”等认识是片面或错误的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升是上升、浮是向外、沉是向内、降是向下的作用趋向。首次提出了升降浮沉各自的内涵:升有清利头目、通鼻窍等等作用,浮有解表、祛风止痒、祛寒等等作用,沉有收敛、纳气平喘等等作用,降有泻下、利水、清热等等作用。四者的关系是升与降、浮与沉是对立的,升浮属阳,沉降属阴,在具体内容上各自差异甚太,故升浮、沉降并提是不妥的。使用升降浮沉的理论及药物只依据病势、病位的提法是片面的,更应重视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110.
余力 《东方药膳》2006,(11):7-7
桂香炖麻雀:用肉桂3g,小茴香6g,胡椒6g,砂仁5g,麻雀6只。将麻雀去毛,去内脏,洗净。肉桂、茴香、胡椒、砂仁分别研细末,等量放入雀腹内,缝合创口,隔水炖2-3小时,调味后分2~3次食用。此款的功效是温肾散寒,行气止痛。适用于寒疝,睾丸坠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