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9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37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78篇
临床医学   284篇
内科学   20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449篇
预防医学   198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67篇
  3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与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年7月期间收治的12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确诊之后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三组,分别是:早期DN组、临床DN组、治疗期DN组,单纯DM组还有对照组.对12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60例常人对照组的血清RBP以及他们的肾功能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研究发现RBP检测值早期DN组62.36±26,62 mg/L,临床期的DN组71.29±25.76mg/L,而治疗期DN组为64.87±21.54mg/L,对照组为42.61±12.69mg/L,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RBP检测和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能够帮助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的诊断,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观察还有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尿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转铁蛋白(TRF)、微量白蛋白(MALB)、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在诊断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该院收住院的老年单纯糖尿病(DM)患者50例(单纯DM组)、老年早期DN患者50例(早期DN组)及门诊健康体检的正常老年人50例(对照组),检测单纯DM组和早期DN组的血CysC、β2-MG、Hcy和hs-CRP及尿β2-MG、α1-MG、TRF、MALB、URBP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血清检测和尿检测:单纯DM组、早期DN组与对照组比较,早期DN组与单纯DM组比较各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而且病变程度越重,各指标水平越高。结论血清CysC、β2-MG、Hcy和hs-CRP及尿β2-MG、α1-MG、TRF、MALB和URBP检查,对老年早期DN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对DM患者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肾损害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网膜素1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吡格列酮组,每组40例,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BBP4和网膜素1的水平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吡格列酮组治疗后FPG和HOMA-IR明显降低(P<0.05),血清RBP4水平也明显降低(P<0.01),而网膜素1水平明显升高(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RBP4与FPG、体质指数及HOMA-IR呈正相关,与低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P<0.05);网膜素1与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与FPG、体质指数及HOMA-IR呈负相关(P<0.05).结论 吡格列酮可能通过调节血清RBP4和网膜素1水平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究血糖控制达标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及影响患者发生DR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2/2020-02我院收治的142例血糖控制达标的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眼底造影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眼底正常组(N组,74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36例)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32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血液检查指标;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发生DR的因素; 构建预测患者发生DR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

结果:PDR组患者的DM病程、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微量白蛋白(UA)、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NLR、PLR明显高于N组和NPDR组,C肽(C-P)、2h C-P明显低于N组和NPDR组(P<0.05); DM病程>12a、IGF-Ⅰ>145μg/L、C-P<0.75ng/mL、UA>245ng/mL、RBP4>54mg/L、NLR>1.8、PLR>110均是导致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预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较高,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结论:除DM病程、IGF-Ⅰ、C-P、UA等常见的危险因素外,RBP4、NLR、PLR增加也是DR发生的危险因素,可能参与了DR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7.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复杂,与高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密切相关.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作为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可通过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血管扩张,参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RBP4也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相关,但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运动、减重手术、贝特类调脂药、格列酮类的干预可降低RBP4水平,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58.
卢杰  付鑫  张继红  陈红光  高俊甲  范军  张颖 《安徽医药》2018,22(7):1278-1281
目的 通过观察ApoE基因敲除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主动脉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p38MAPK)/血清核因子-κ B(Nuclear Factor κB,NF-κ B)/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4,RBP4)信号通路变化,探讨RBP4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过程的作用及发生机制.方法 10只ApoE-/-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进行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复制,空白对照组选取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同龄野生型C57BI/6J小鼠10只.饲养8周后,分离两组小鼠血清,分离主动脉,分别保存于4%多聚甲醛和-80℃冰箱.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TNF-α、RBP4水平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HE染色法观察两组小鼠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蛋白质印迹法和RT-PCR法检测主动脉TNF-α、p38MAPK、NF-κB、RBP4蛋白和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血脂水平检测发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G、TC、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HE染色观察发现,较空白对照组小鼠,模型组实验小鼠主动脉管腔内可见较大的AS斑块形成.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TNF-α[(0.93±0.05) mg·L-1,t=-9.079,P<0.001)]、NF-κB[(0.82±0.03) mg·L-1,t=-9.718,P<0.001]水平明显升高,p38MAPK、RBP4水平显著升高(P<0.01).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TNF-α(0.78 ±0.03 mg·L-1)和RBP4 (0.39±0.02 mg·L-)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TNF-α/p38MAPK/NF-κB/RBP4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炎症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MAPK对视黄醇蛋白4(RBP4)诱导炎性反应的调节机制。方法利用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检测了RBP4对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以及TNF-α的mRNA水平的调节作用,其次,通过PI3K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作用下,检测PI3K的mRNA水平,同时检测RBP4对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以及TNF-α的mRNA水平的调节作用变化。结果 RBP4能够显著上调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以及TNF-α的mRNA水平(P<0.05)。在wortmannin作用下,PI3K的mRNA水平显著下调,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以及TNF-α的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5)。在过表达PI3K病毒作用下,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以及TNF-α的mRNA水平显著上升(P<0.05)。结论本实验初步研究得出MAPK对RBP4诱导的炎性反应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网膜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9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诊治的T2DM合并NAFLD患者102例(轻度39例,中度34例,重度29例)和T2DM患者98例,使用超声检查行脂肪肝分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网膜素、RBP4和PINP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指标诊断NAFLD严重程度的效能。结果 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网膜素和PINP水平分别为(45.4±12.4)ng/mL和(29.6±6.2)ng/mL,显著低于T2DM患者【分别为(68.3±15.6)ng/mL和(35.8±7.3)ng/mL,P<0.05】,而血清RBP4水平为(26.6±5.1)mg/L,显著高于T2DM患者【(20.1±4.6)mg/L,P<0.05】;重度NAFLD患者血清网膜素和PINP水平分别为(40.7±4.9)ng/mL和(25.8±3.7)ng/mL,显著低于中度患者【分别为(45.2±5.6)ng/mL和(29.9±4.0)ng/mL,P<0.05】或轻度患者【分别为(49.1±6.2)ng/mL和(32.2±3.3)ng/mL,P<0.05】,而血清RBP4水平为(30.3±3.0)mg/L,显著高于中度患者【(26.5±2.8)mg/L,P<0.05】或轻度患者【(23.9±3.1)mg/L,P<0.05】;联合血清网膜素、RBP4和PINP诊断T2DM合并重度NAFL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6,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6.2%、79.5%和81.4%,显著高于三项指标单独评估(其AUC分别为0.744、0.752和0.704,P<0.05)。结论 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网膜素和PINP水平显著降低,而RBP4水平显著升高,利用这些指标的变化规律可能能帮助临床判断合并脂肪肝的程度,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