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1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37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78篇
临床医学   286篇
内科学   20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458篇
预防医学   201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69篇
  4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的 了解轻型急性胰腺炎 (MAP)肾小管间质损害及其转归。方法 用特异性酶联免疫法 (ELISA)测定 5 0例MAP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的含量变化与 5 0例健康对照组作对照 ,并随访 31例恢复后患者尿RBP变化。结果 MAP组RBP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 ,随访恢复组 31例RBP值与MAP组比较显著降低 (P <0 0 1) ,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MAP患者可存在近曲肾小管间质功能损害 ,随MAP病情自限 ,近曲小管功能可自行恢复  相似文献   
162.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明目地黄丸、羟苯磺酸钙联合治疗Ⅲ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76眼)Ⅲ期DR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5)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羟苯磺酸钙片治疗,研究组(n=41)在服用羟苯磺酸钙片的同时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明目地黄丸。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出血斑面积、视觉灰度值、血管瘤体积、黄斑厚度。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研究组出血斑面积、血管瘤体积和黄斑厚度显著小于对照组,视觉灰度值及log MAR视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1、2、3个月时,2组血清VEGF、RBP4、IGF-1水平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 0. 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明目地黄丸及羟苯磺酸钙联合治疗Ⅲ期DR疗效确切,能有效抑制视网膜内各类细胞因子介导的血管新生过程,改善患者眼底症状,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163.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胱抑素C(CysC)以及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UACR)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住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49例(试验组),并按尿清蛋白排出率(UAER)结果分为两组:A组为UAER阴性,B组为UAER阳性;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对照组)。对各组研究对象血清RBP、CysC、UACR、肌酐(Crea)和尿素(Urea)进行检测和回顾性分析,探讨上述指标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结果 UACR、CysC、RBP水平在A组和B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ea水平在A组、B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CR、CysC、RBP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阳性率比较,UACRCysCRBP,联合UACR、CysC、RBP指标检测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阳性率明显升高。结论血清RBP、CysC及UACR的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联合检测可增加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64.
  目的  分析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 APN)、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 RBP4)、瘦素(leptin, LEP)3种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就诊的30例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作为治疗组, 同时选取在本院健康医学部进行体检的25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组均给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50 mg皮下注射, 每周1次, 共12次。检测健康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基线)和治疗后12周血清APN、RBP4、LEP的浓度; 分析两组之间以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肪因子水平是否存在差异, 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评估治疗组基线血清APN、RBP4、LEP表达水平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ASI)之间有无线性相关关系。  结果  治疗组基线APN水平[9.73(6.69, 12.37)比(14.25(10.53, 23.28), P<0.001]、LEP水平[0.42(0.17, 2.60)比3.90(1.38, 7.20), P=0.002]较健康对照组降低, RBP4较健康对照组升高[12.29(10.62, 21.33)比9.13(7.36, 15.78), P=0.024];治疗组治疗后APN水平[11.95(8.12, 15.26)比9.73(6.69, 12.37), P=0.027]、LEP水平[2.84(1.04, 9.34)比0.42(0.17, 2.60), P<0.001]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而RBP4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基线APN、RBP4、LEP浓度均与PASI无线性相关关系。  结论  脂肪因子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慢性炎症过程, 抗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可能改善银屑病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65.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CKD患者血清RBP4水平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12例CKD1~5期患者及健康体检者24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RBP4及甲状腺转运蛋白(TTR)的水平。结果:糖尿病对CKD患者血清RBP4水平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CKD合并糖尿病组以及CKD不伴糖尿病组间eGFR、RBP4、RBP4/TT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eGFR对患者进行分层研究,发现各组内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的RBP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KD1~4,P&gt;0.05)。而随着eGFR的下降,无论在糖尿病或非糖尿病患者中RBP4水平均明显升高。结论:随着eGFR的下降血清RBP4逐步升高,而RBP4水平与糖尿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  相似文献   
166.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慢性病的发病率日趋高发,特别是糖尿病的发病率急剧升高.研究显示,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现象不仅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发病机制之一,也可能是血压、血脂代谢紊乱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1].2005年,Yang等[2]研究发现了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与IR的直接联系,RBP4作为一种脂肪因子,将肥胖、胰岛素抵抗和T2DM关联在一起.本研究将直接探讨T2DM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清RBP4含量与IR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7.
目的描述2009年我国九省区成年人膳食维生素A(VA)摄入状况及在1989-2009年期间变化趋势。方法选取1989-2009年CHNS八轮调查中18-49岁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以膳食视黄醇、胡萝卜素和总VA的平均每日摄入量作为VA摄入状况的评价指标。描述2009年分性别、年龄、地区的VA摄入水平;1989-2009年期间分地区的成年人膳食VA摄入状况、视黄醇占总VA的比例及总VA达到推荐摄入量(RNI)比例的人群分布变化趋势。结果 2009年我国成年人膳食总VA、胡萝卜素和视黄醇平均每日摄入量分别为668.0(μg RE/d)、1712.2(μg/d)和409.7(μg/d),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郊区高于县城、农村。膳食总VA和胡萝卜素摄入量在1989-2009年间有升有降,变化不明显,视黄醇摄入量略有增加。视黄醇在总VA摄入中的比例逐年提高,城市、郊区、县城、农村分别从1989年的60.6%、57.0%、57.7%、53.8%上升到2009年的62.1%、59.6%、63.0%、61.3%。膳食VA达到RNI以上的人群比例从1989年的36.1%小幅降至2009年的32.9%,变化不大。结论我国成年人膳食VA摄入状况尚可,1989-2009年间变化不明显,但仍需注意县城和农村的摄入下降趋势。视黄醇在总VA中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168.
姜宇海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4):6464-6465
目的 探讨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中胆碱酯酶(CHE)、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总胆汁酸(TBA)、腺苷脱氨酶(ADA)、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的变化规律.方法 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92例急性肝炎、83例慢性肝炎、69例肝硬化、33例肝癌和10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CHE、RBP、TBA、ADA、mAST水平.结果 肝病各组中的CHE和RBP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而肝病各组中的TBA、ADA和mAST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急性肝炎组中mAST异常比例最高(100%);慢性肝炎组中mAST异常比例最高(67%);肝硬化组中CHE异常比例最高(93%);肝癌组中RBP异常比例最高(88%).结论 急性肝炎中mAST、TBA、RBP、ADA应用价值较大;慢性肝炎中mAST、RBP、CHE应用价值较大;肝硬化中CHE、TBA、RBP、ADA、mAST均有应用价值;肝癌中RBP、ADA、TBA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69.
目的:评价全血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和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51例DN患者和42例健康者全血 HbAlc水平和血清RBP水平。结果DN患者全血 HbAlc和血清RBP水平均高于健康者(P<0.05);全血 HbA1c水平增高时,血清RBP水平也随之增高(P<0.05)。结论联合检测全血HbA1c和血清RBP有助于DN患者的早期诊断,可用于监测患者肾损伤程度,对患者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0.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在肾功能早期损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IMMAGE800特定蛋白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EROSET2000对120例患者血清CysC、尿素氮(BUN)、肌酐(Cr)、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肾功能早期损害时Cys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其阳性检出率高于血清BUN、Cr、RBP和β2-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ysC在糖尿病和高血压肾功能早期损害时均能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是反映肾功能早期损害的一项敏感指标,对于及早发现肾功能损害,监测肾功能改变及其恶化程度,指导临床治疗改善预后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