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7篇
内科学   16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3篇
预防医学   180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系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啮齿类为主要传染源,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临床特征有高热、毒血症、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合并症较多,极易造成误诊。细致的护理有助于本病正确诊断及治疗。近年来我县恙虫病发病较多,因早期症状不典型而极易误诊,造成患者病情的延误,入院时病情较重,心理压力大,不配合治疗,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以来,对患者进行疏导,使患者了解恙虫病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合理的自我保健、自我护理,配合了医生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我们用鸟枪法,将普氏立克次体DNA经酶切,连接,用pUC19为载体,大肠杆菌JM103为受体菌,将酶切后的连接产物转化到大肠杆菌JM103中去,用酶联法、改良补体结合法筛选克隆子。这样得到2株酶联效价为1∶1280的阳性克隆子,它们与普氏立克次体免疫血清呈阳性反应,具有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83.
恙虫病是由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多样化 ,可出现多器官损害 ,易造成误漏诊。我院1990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恙虫病28例 ,其中19例误漏诊。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 ,男性8例 ,女性11例 ,年龄16~69岁 ,平均37岁。农民13例 ,居民5例 ,在校学生1例。发病时间4~6个月2例 ,7~9个月15例 ,10~12个月2例。有明显野外活动或坐卧草地史15例。1.2临床表现发热19例 ,体温最低38.1℃ ,最高40.5℃ ;皮疹9例 ,眼结膜充血10例 ;头痛8例 ,肌肉酸痛9例 ;咳嗽…  相似文献   
84.
老年人恙虫病3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恙虫病是由立克次体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 ,毒血症症状 ,皮疹 ,焦痂 ,淋巴结肿大[1 ] 。我院自 1990年至 1999年经内科确诊恙虫病 2 3 2例中老年人恙虫病 3 3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3 3例老年恙虫病患者 ,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其中男 2 7例 ,女 6例 ,年龄 60~ 76岁 ,平均 64 .5岁。发病期为 4~ 11月份 ,但 6~ 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本组中 ,3 0例有野外活动史 ,9例有伴发病 ,其中冠心病 2例 ,慢性支气管炎 2例 ,高血压 1例 ,糖尿病 1例 ,乙型肝炎 1例。二、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参照第 10版《实用内科学》的…  相似文献   
85.
目的 了解延吉机场口岸鼠类病原携带情况,为口岸传染病监测和媒介生物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LTON夹夜法捕鼠,搜集鼠类体表寄生虫、个体测量后解剖取鼠肺、肝、脾置于医用冻存管内,做好标记,保存于管液氮罐中,检测鼠疫菌、地方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汉坦病毒.结果 本次调查共捕获鼠类150只,其中6份鼠肺汉坦病毒检测阳性.结论 应进一步开展口岸鼠类携带病原调查,掌握其变化规律.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与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86.
目的通过对小儿恙虫病临床资料的分析,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对2004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57例恙虫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7例均有发热,呈持续性;特异性焦痂占43.95%。全部病例均做变形杆菌凝集试验:在病程第1周阳性27例,第2周阳性112例。胸片检查提示间质性肺炎34例,腹部B超提示肝大80例,脾大19例。出现3个及3个以上脏器损害占30.57%。显效79.62%,有效19.11%,无效1.27%。结论小儿恙虫病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误诊率较高,易伴多器官损害。减少误诊、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防止多器官损害和决定本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7.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杀虫、灭鼠及防治病媒传染病的国家级刊物。本刊坚持"预防与控制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兼顾"的办刊宗旨。主要刊载鼠类等医学动物及蚊、蝇、蜚蠊等卫生害虫的危害及控制措施;病媒传染病(包括细菌病、病毒病、寄生虫病、立克次体病等)防治研究等;以及卫生杀虫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新产  相似文献   
88.
从恙虫病立克次体(Rt)Karp株的群特异性抗原基因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建立套式PCR检测现场鼠体采集的恙螨幼虫体内及恙虫病现症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内的RtDNA。除一份已用过药病人标本外,其余9份均可检见88bpDNA扩增产物;检测结果表明:现场鼠体采集的地里纤恙螨(Leptotrombidiumdeliense)幼虫的Rt携带率是13.3%,证实套式PCR可用于急性期恙虫病的诊断和媒介恙螨流行病学的调查。  相似文献   
89.
南非蜱咬热(African tick-bite fever,ATBF)是由非洲立克次体属(R.africae)引起的立克次体病。我们对8个病人通过细胞培养及PCR阳性和血清学阳性的联合检测确定为ATBF,再从这8个患者的表皮嫁接焦痂中提取非洲立克次体,对其组织特点和免疫检测进行探究。通过大量的图象分析,我们对南非蜱咬热病人和地中海斑点热焦痂的炎症模式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0.
临床资料及心电图分析:女,80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图1A、B2条为CM5、CM1、同步描记的DCG。窦性P-P间期0.63~0.74s,频率81~95次/min。A条P1~4,P7~10呈2:1传导,B条P1~4呈2;1传导,自P5起呈3:2传导,所有窦性下传心搏的P—R间期固定为0.16s,颇似莫氏Ⅱ型房室传导阻滞(AVB)。但A条R前有稍提前的倒置P6^-,P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