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95篇
  免费   739篇
  国内免费   307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80篇
基础医学   480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2561篇
内科学   486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428篇
特种医学   6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211篇
综合类   7746篇
预防医学   1622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3475篇
  51篇
中国医学   4805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419篇
  2022年   380篇
  2021年   531篇
  2020年   560篇
  2019年   566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616篇
  2016年   646篇
  2015年   761篇
  2014年   1460篇
  2013年   1355篇
  2012年   1661篇
  2011年   1640篇
  2010年   1512篇
  2009年   1420篇
  2008年   1380篇
  2007年   1292篇
  2006年   1096篇
  2005年   1168篇
  2004年   894篇
  2003年   856篇
  2002年   767篇
  2001年   580篇
  2000年   479篇
  1999年   341篇
  1998年   310篇
  1997年   258篇
  1996年   330篇
  1995年   299篇
  1994年   179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67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目的:观察早期半卧位在预防腹部手术后由于被动体位引起的腰肌酸痛的效果。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患者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后采用早期半卧位。对照组患者采用去枕平卧位。术后48h内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发生腰酸者3例,程度轻,于手术当日发生,次晨消失。对照组术后发生腰酸者13例,程度重,有3例诉腰酸痛难忍。结论:术后早期半卧位能有效预防体位不适而引起的腰肌酸痛。  相似文献   
72.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全产程中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①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全产程中的镇痛效果以及对母婴的影响。②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无禁忌证的单胎头位临产初产妇 30 0例 ,随机分为腰硬组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硬外组 (硬膜外麻醉 )和对照组 (未用任何麻醉方法 )各 10 0例。行L2~ 3 椎间隙一点穿刺并一次成功。分别观察镇痛效果、起效时间、用药量、副作用、产程、分娩方式及母婴情况。③结果 腰硬组镇痛效果、起效时间以及用药量明显优于硬外组(uc=5 .34,t=16 .92~ 2 9.6 9,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 ,宫颈扩张加速 ,第一产程明显缩短 ,而第二产程延长 (t =3.34~ 4 8.4 9,P <0 .0 1) ,剖宫产率明显下降 ,而阴道助产率增高 ,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下降 (χ2 =6 .82~ 2 0 .35 ,P <0 .0 1)。④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优于硬膜外麻醉 ,是一种安全有效、更适合全产程镇痛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3.
潘佩莲  王瑛 《四川医学》2010,31(8):1194-1194
孕者,38岁。宫内孕54d,行无痛可视人流刮宫术。术前禁食、禁饮6h,心肺(-)、肝功(-)。ASAⅠ级,无药物过敏史、糖尿病史,无活动假牙。孕者人人流手术室,平卧截石位,常规心电监护,吸O2,清洗会阴,消毒铺巾准备。开放腕部静脉,先静脉推注阿托品0.4mg,继用得普利麻150mg,芬太尼30mg联用缓慢推注,等孕者睫毛反射消失后,  相似文献   
74.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临床最常见的儿童下肢畸形,过去认为该病是先天性疾病,并称之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近年国内外研究发现,本病除先天因素外,后天因素也起重要作用,是一种动态发育异常。其中女孩的发病率约占80%,双侧髋脱位占其发病率的25%左右。手术方式通常为Pemberton髋臼成形术、股骨转子下截骨矫形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75.
腰大肌结核性脓肿为临床较少见病例。通过对腰大肌结核病的病因病机分析及对该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得出结论:情志调护,饮食调护,鉴症施护是顺利治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6.
临床诊疗过程中,或有症状与病因不符者,或有诊断不明或治疗不当者,而留下许多经验和教训。现将在临症中所遇六个典型病例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77.
导航辅助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运用计算机影像导航技术引导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的准确性。方法2003年5月-2007年5月,29例患者接受116枚计算机影像导航技术引导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手术治疗,T10-T1250枚胸椎弓根钉,L1-L3 66枚腰椎弓根钉。术中记录椎弓根钉植入所需时间及C-臂透视工作次数,椎弓根钉植入完成后,即行C-臂正侧位摄片并与导航路径进行比较测量。术后CT进行椎弓根层面扫描,根据椎弓根钉与椎弓根皮质问关系分为四级:A=在椎弓根内;B=突破皮质,〈2mm;C=突破皮质,2-4mm;C=突破皮质,〉4mm。结果术后CT椎弓根位置扫描显示:A级101枚(87.07%);B级10枚(8.62%);C级2枚(1.72%);D级3枚(2.59%)。1枚椎弓根钉植入平均所需时间:2.73±0.64min(1.15~4.02min)。下胸椎9枚(7.75%)胸椎弓根钉突破皮质,上腰椎6枚(5.17%)腰椎弓根钉突破皮质,且临床观察未发现与椎弓根钉突破皮质相关的神经血管等并发症。植入的椎弓根钉C-臂正侧位摄片与导航路径吻合比较,进钉点均差2.6mm(最大3.1mm),角度均差3.3°(最大5.4°)。结论计算机影像导航辅助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提供二维、多平面实时显示,保证了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明显减少放射线的暴露强度。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脊柱后路减压方法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6年3月~2002年6月收治的胸腰段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76例,按不同减压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切除一侧或两侧椎板、椎弓根或部分关节突行侧前方环状减压AF内固定者40例,为直接减压组;体位复位结合AF器械矫正复位36例,为间接减压组。统计学分析,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ASIA神经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中晚期并发症,根据是否有腰背痛,下肢根性痛、麻木无力,两便功能障碍进行评定。生活能力按FIM评定。结果两组病例获6个月~5年随访,结果表明,术前脊髓完全性损伤,术后均无恢复;术前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中晚期并发症发生,直接减压组高于间接减压组;术后生活自理能力,间接减压组好于直接减压组。结论间接减压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不失为一种早期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9.
52例疑为L_(4-5)或L_5~S_1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同时行选择性腰升静脉造影(SALV)和碘水脊髓造影.43例手术和病理证实46个椎间盘突出.本文对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性,适应性和并发症进行了比较.临床疑诊为腰椎间盘突出者,脊髓造影可疑或正常,SALV是有诊断价值的.  相似文献   
80.
近二十年来,在胸腰椎骨折治疗方面出现许多技术:如:椎管减压加卢格氏棒、CD、DISK技术等。近年来,由邹德威教授研制成功的脊柱三维复位固定系统(tri-axes fixalort-AF),具有三维可调整功能,短节固定,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准确有效,使植入手术大为简化。减少了副损伤的发生,有利于损伤脊髓的恢复,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