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32篇
  免费   2362篇
  国内免费   2692篇
耳鼻咽喉   392篇
儿科学   612篇
妇产科学   302篇
基础医学   2137篇
口腔科学   407篇
临床医学   7653篇
内科学   3329篇
皮肤病学   369篇
神经病学   466篇
特种医学   16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5篇
外科学   2993篇
综合类   16384篇
预防医学   6174篇
眼科学   490篇
药学   9865篇
  69篇
中国医学   5666篇
肿瘤学   1808篇
  2024年   251篇
  2023年   956篇
  2022年   933篇
  2021年   1052篇
  2020年   956篇
  2019年   1064篇
  2018年   612篇
  2017年   995篇
  2016年   1145篇
  2015年   1356篇
  2014年   2236篇
  2013年   2220篇
  2012年   2976篇
  2011年   3115篇
  2010年   3133篇
  2009年   3043篇
  2008年   3721篇
  2007年   3365篇
  2006年   3139篇
  2005年   3480篇
  2004年   2929篇
  2003年   2686篇
  2002年   2019篇
  2001年   1985篇
  2000年   1530篇
  1999年   1367篇
  1998年   1202篇
  1997年   1167篇
  1996年   1134篇
  1995年   1068篇
  1994年   798篇
  1993年   664篇
  1992年   555篇
  1991年   513篇
  1990年   509篇
  1989年   498篇
  1988年   143篇
  1987年   99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重症心源性肺水肿伴休克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重症心源性肺水肿伴休克患者机械通气(MV)治疗时通气压力的选择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9例,常规给予较低通气压力和加强药物治疗;治疗组13例,适当增加通气压力。观察血压、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调整MV后30分钟时,治疗组收缩压迅速由(95±12)mmHg升至(130±15)mmHg(P<0.001),呼吸频率(RR)由(38±11)次/min降至(27±6)次/min(P<0.005),心率(HR)由(126±15)次/min降至(105±12)次/min(P<0.001);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2小时后治疗组的升压药用量减少(70±15)%,对照组则增加(20±5)%;同时在吸氧浓度不变的情况下,治疗组的PaO2由(81±12)mmHg升至(140±15)mmHg(P<0.001),明显高于对照组PaO2的改善。24~48小时内治疗组11例患者(85%)停用升压药,对照组2例(22%)停用。最终治疗组100%的患者好转出院,对照组为45%(P<0.05)。结论与低压力通气相比,适当增加MV通气压力不仅可迅速改善重症心源性水肺肿伴休克患者的低氧血症,也可迅速升高血压,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2.
脓毒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对于脓毒症及其并发症的认识和治疗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但严重的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死亡率仍高达30%~50%,特别是真菌菌血症病死率高达50%。本文概述脓毒症的概念和诊断,着重从早期目标治疗、血管收缩药物的应用、抗生素的使用、控制感染源、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机械通气策略、重组人活化蛋白C的应用、镇静剂和止痛剂及神经肌肉阻断剂的使用、脓毒症的辅助治疗和支持治疗等方面阐述脓毒症的治疗进展。希望能引起临床工作者对脓毒症的重视,提高脓毒症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3.
盐酸山莨菪碱系抗胆碱药,能阻断M受体,使介质乙酰胆碱不能与受体结合,松弛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并能改善机体循环。该药毒性较低,临床应用广泛,过敏反应报道较少。现将我院收治的因肌肉注射(肌注)盐酸山莨菪碱致过敏性休克1例患者的抢救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自体胸腔血成分与凝血机能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伤性血胸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是胸部战、创伤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往往需紧急输血救治,但常遇到用血量剧增与血源紧张的矛盾。尽可能及时地将患者胸腔内大量血液收集并回输,对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库存血用量及其并发症都是有利的。笔者通过犬单纯闭合性血胸及血气胸模型,探讨了随胸腔存留时间的延长,血胸和血气胸胸腔内积血血液成分及凝血机能的变化趋势,为胸血回输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热休克蛋白60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是生物体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而产生的应激蛋白,进化上高度保守,具有抗原性,可被免疫系统视为外源分子,从而触发自身免疫反应。由于进化上高度保守,因而不同种属间可发生交叉免疫反应。新的研究发现HSP家族,特别是HSP60参与动脉粥样硬  相似文献   
36.
赵曦  王霞 《中国疗养医学》2006,15(6):454-454
烧伤是临床常见意外伤害之一。根据病程一般分为三期:休克期、感染期、恢复期,在这三个阶段中,哪一个过程处理不及时或治疗护理不恰当,都可能产生严重后果。我科2005年夏末收治了1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患者男,54岁,肛周肿痛12d,加重伴发热、肛门坠胀、排便困难3d入院。查体:T:39.20℃,P110次/min,截石位肛周红肿明显,以右侧为甚,触痛,肤温较高,无明显波动感,肛口稍变形,向左侧偏移,指检见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自肛内流出,扪及610点位直肠内巨大包块,触痛明显,有波动感,加压时见有脓液溢出,肛门括约功能差。急查血常规:WBCl8.6X109/L,NEUT0.892。诊断为:肛周脓肿。当日在腰俞穴麻醉下行一期切开引流术,术中消毒肛内时见大量金黄色脓液流出,9点位肛周5cm处切口,可见大量脓液,右食指探入深约8cm处直肠右壁一溃口,左食指自切口探入与肛内相通,…  相似文献   
38.
以往的研究表明,ATP依赖的钾离子通道(KATP)对高动力型休克的发病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德国学者设想用KATP阻断剂来防止或减轻脓毒性休克时的血流动力学紊乱。最近他们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对照实验,研究格列吡嗪(一种KATP阻断剂)对健康和内毒素血症羊的血流动力学及全身氧输送指标的短期影响。实验对象为10只成年羊,全部麻醉后进行一侧肺动脉、股动脉插管及留置导尿管。麻醉苏醒24h后,对照组15min内一次性注射格列吡嗪4mg/kg,  相似文献   
39.
热休克蛋白与谷氨酰胺对危重病人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谷氨酰胺(glutamine,Gln)是机体内最丰富的条件必需氨基酸。近二十多年来,很多学者对Gln的危重病保护作用做了深入的研究。起初主要集中在Gln的肠道保护作用的研究,发现Gln能为小肠黏膜细胞供能,促进肠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并改善危重病时肠道通透性,防止肠道细菌和毒素移位。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学者发现,Gln对多种危重病均有保护作用,如脓毒症、肺损伤、休克、缺血再灌注损伤、外伤和大手术等,能降低危重病人的死亡率、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1]。Gln对危重病人的保护作用已形成共识,但就其保护机制则未能达成统一意见,Gln的代谢…  相似文献   
40.
白内障摘出术后真菌性眼内炎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例1,男,28岁。因右眼疼痛伴视力下降5d于2003年3月22日以“右眼角膜炎并前房积脓”收入院。患者2003年2月19日曾因右眼被钉子刺伤2h在我科急诊行右眼角膜裂伤清创缝合术,2003年3月4日行右眼外伤性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虹膜根部断离缝合术,2次手术均顺利,植入AMO 23.0D人工晶状体一枚。于2003年3月13日出院,出院视力FC/10cm。既往无特殊病史。全身检查无异常。眼部检查:右:HM/10cm,左:5.0,右眼睑稍水肿,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伤口处少许白色分泌物,伤口及中下方灰白色混浊,前房少量积脓,白色,眼内结构窥不清,眼压Tn。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