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2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35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16篇
临床医学   1039篇
内科学   1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33篇
特种医学   2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12篇
综合类   1604篇
预防医学   29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605篇
  8篇
中国医学   51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川芎嗪对脑外伤患者血栓素、前列腺环素及颅内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8例重度脑外伤患者分为川药嗪治疗组和一般治疗对照组,两组病人均于用药前和用药后3小时测定血浆和脑室内脑脊液(VCSF)中血栓素代谢产物(TXB_2)前列腺环素代谢产物6—酮—PGF_(la)(6KP)和颅内压。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前血浆、VCSF中TXB_2及T/K均明显高于正常献血员对照组,川芎嗪能降低脑外伤患者血浆、VCSF中TXB_2及T/K值,对颅内压则无明显影响。提示川芎嗪能抑制脑外伤对血小板的激活、纠正循环血中TXA_2—PGI_2平衡失调,从而改善脑微循环。  相似文献   
42.
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对急性脑外伤及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卢倜章于健周荫保近年来,对非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异常改变的研究日益增多〔1~3〕。本研究对30例急性脑外伤和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了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  相似文献   
43.
44.
为探讨消炎痛(IDT)对急性实验性颅脑损伤后脑血流速度的早期影响,采用直接打击法建立具有临床闭合性颅脑损伤特点的兔急性实验性颅脑损伤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静脉注射IDT(4mg/kg),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其对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的影响,并结合颅内压(ICP)监护,综合评定消炎痛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作用。结果表明:IDT对脑外伤后脑血流速度有明显影响(P<0.05)。具体表现为MCA收缩期血流速度(Vs)和血流速度时间平均值(TAM)降低,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保持相对恒定。随着脑血流速度的下降,动物ICP升高的速度及幅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IDT在不影响脑氧代谢的基础上,可以减少脑血流量,从而有效地控制ICP升高,改善脑外伤的预后。  相似文献   
45.
患儿,男,8个月,1901年8月9日6时从床上坠下,当时无异常,2小时后突然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持续1小时30分钟。抽搐中呼吸、心跳停止13分钟,气管插管、胸外按摩复苏成功。既往无惊厥、多饮多尿病史和糖尿病及癫痫家族史。入院时T37.6℃,BP12.0/6.7kPa(90/50mmHg)。昏迷,压眶反射消失,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消失,间断四肢抽搐。呼吸56次/分,心率182次/分,律齐。腹部无异常。神经系统:深浅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化验Hb106g/L,WBC40×10~9/L,N0.72。血糖22mmol/L(450mg%)、尿糖(?),尿酮体阳性。血钾2.2mmol/L。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脑外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对96例脑外伤患者采用高压氧、针灸配合药物进行综合治疗。同时,对83例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降颅压、抗感染、改善脑供血、保护脑细胞等治疗,有手术指征者行清除血肿、减压和清创术。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功能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O1),疗效治疗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能够明显提高脑损伤患者疗效,对肢体功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7.
脑外伤性持续性植物状态的高血氧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以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对脑外伤性持续植物状态(PVS)意识恢复的疗效。方法:将脑外伤性PVS患者分为高压氧治疗21例和临床治疗组18例,高压氧治疗组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用高压氧治疗,与临床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高压氧治疗组21例全部意识恢复,而临床治疗组18你,显效1例,好转9例,无效8例,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549.000,P=0.0000)。结论: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对脑外伤性PVS意识的恢复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48.
小鼠脑肿瘤与脑外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文氏兰与血浆蛋白结合便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因此可用作定性观察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本文用2%伊文氏兰从尾静脉注入小鼠体内,观察到昆明种小鼠脑内接种G422胶质母细胞瘤后,其肿瘤生长部位兰染;切下大块兰色部分,组织学检查证明其为单纯肿瘤组织;残留的兰染边缘完全切下,组织学表现为新生血管丰富的肿瘤生长前缘;切净兰染部分的脑组织经组织学检查无残留瘤细胞。用手术方法造成小鼠脑损伤,可见伤口处组织兰染,自手术后5小时持续到第七天。以上说明小鼠患脑恶性肿瘤与脑外伤后,血脑屏障开放且有其规律。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83例脑外伤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药物和高压氧治疗;康复组41例,在前者基础上再给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及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促进脑外伤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和运动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50.
右美沙芬对兔急性脑外伤后脑血流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技术研究右美沙芬治疗兔颅脑急性损伤后脑血流速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健康雄性白家兔 2 0只 ,随机分为 2组。A组 (n =1 0 )为脑外伤组 ,B组 (n =1 0 )为脑外伤后右美沙芬治疗组。应用TCD分别测定外伤前、伤后 5min、6h、72h、1 6 8h兔大脑中动脉 (MCA)脑血流速度。观察指标为收缩期血流速度 (vS) ,舒张期血流速度 (vD)和脉动指数 (PI)。结果 :A组伤前、后 5min、1 6 8hvS 与B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组伤后 6h、72hvS((39.4 5± 7.5 )cm/s,(4 1 .2 0± 5 .94 )cm/s)与B组 ((5 1 .6 8± 1 0 .32 )cm/s,(5 2 .4 1± 8.5 6 )c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A组伤前、后 5min、1 6 8hvD 与B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组伤后 6h、72hvD((2 6 .33± 3.4 6 )cm/s,(2 5 .84± 5 .6 9)cm/s)与B组 ((33.6 4± 4 .2 7)cm/s ,(34.86± 7.4 8)c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A组伤前、后 5minPI值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组伤后 6h、72h、1 6 8hPI(2 .0 6±0 .5 8,2 .2 5± 0 .36 ,1 .5 3± 0 .39)与B组 (1 .2 6± 0 .2 9,1 .38± 0 .2 9,0 .96± 0 .1 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提示右美沙芬可通过改善脑血流速度、降低脉动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