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84篇 |
免费 | 104篇 |
国内免费 | 115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5篇 |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98篇 |
临床医学 | 620篇 |
内科学 | 420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11篇 |
特种医学 | 35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379篇 |
综合类 | 871篇 |
预防医学 | 130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294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55篇 |
肿瘤学 | 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48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97篇 |
2020年 | 63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69篇 |
2015年 | 77篇 |
2014年 | 182篇 |
2013年 | 164篇 |
2012年 | 202篇 |
2011年 | 218篇 |
2010年 | 165篇 |
2009年 | 169篇 |
2008年 | 217篇 |
2007年 | 177篇 |
2006年 | 175篇 |
2005年 | 194篇 |
2004年 | 152篇 |
2003年 | 134篇 |
2002年 | 92篇 |
2001年 | 86篇 |
2000年 | 60篇 |
1999年 | 59篇 |
1998年 | 52篇 |
1997年 | 50篇 |
1996年 | 44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肾动脉栓塞术(TRAE)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并发血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三明市第一医院采用TRAE治疗的12例ADPKD并发血尿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粒径300~900μm三丙烯明胶微粒球(Embosphere)行TRAE术,栓塞靶血管为肾动脉2级以下分支,栓塞终点为靶血管主干对比剂滞留。术中复查造影明确靶血管闭塞情况。观察住院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0 d内再出血率、肾脏总体积缩小率、血红蛋白升高率。结果 1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TRAE术,技术成功率100%。术后3 d内11例患者血尿逐渐转清至消失,30 d内无再发血尿,1例90 d后再发血尿,经再次TRAE后血尿消失,止血成功率为91.66%。所有患者腹痛、腹胀较术前缓解,10例出现不同程度腰背部酸痛、低热,经止痛、退热、对症治疗3~5 d后症状消失,无异位栓塞、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0 d内肾脏总体积与术前相比缩小30.47%(P<0.01),血红蛋白水平与术前相比上升22.81%(P<0.01)。结论 TRAE术治疗ADPKD并...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血管腔内治疗对于肾动脉瘤(RAA)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接受血管腔内治疗的RAA患者,治疗方法包括单纯以弹簧圈填塞动脉瘤腔(6例)、载瘤动脉栓塞术(3例)和覆膜支架隔绝术(2例),并随访3~68个月。结果11例患者共发现13个RAA(右肾9个,左肾4个),均为真性囊状动脉瘤,对其中11例(11个RAA)行血管腔内治疗。术后5例出现栓塞后综合征,其中4例发生部分肾梗死,肾功能无异常;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未见动脉瘤内残腔及内瘘,未见动脉瘤破裂及复发。结论血管腔内治疗RAA安全、有效,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33.
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hrolithotomy,PCNL)手术后并发出血是PCNL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1,2],而并发副肾动脉(accessory renal arter-y,ARA)出血并需要手术或介入方法处理的情况则相对罕见,难以明确诊断,我们通过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诊断1例PCNL术后副肾动脉反复出血的患者,并通过两次介入栓塞进行止血才成功,现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56岁,因"左肾结石PCNL术后20天、血尿伴排尿困难5天"入院。患者20天前在当地医院行左侧PCNL,5天前突然出现血尿,伴大量血块、排尿困难。在当地行膀胱冲洗及膀胱血块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活体右侧供肾切取术的肾蒂处理方法及其安全性、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共实施后腹腔镜活体右侧供肾切取62例.回顾性分析供者的一般状况、术中出血量、供肾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供肾血管长度、供者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62例供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无明显术后并发症.受者手术顺利,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供者手术时间为(73.5±10.4)min,术中出血量为(30.7±10.4)ml,住院时间为(5.2±1.6)d.供肾热缺血时间为(107.2±24.8)s,腔静脉切口缝合时间为(2.0±0.5)min,供肾动、静脉长度分别为(3.3±0.5)cm和(2.0±0.4)cm.结论 应用后腹腔镜技术结合开放取肾通道处理肾蒂的方法切取带有腔静脉瓣的右侧肾脏,既保证了供者、供肾的安全性,又使受者手术更易顺利进行,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检测肾动脉狭窄(RAS)患者血Oncostatin M(OSM)基线水平并探讨其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790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肾动脉造影术,获取资料、检测血OSM水平并随访12个月,观察随访期间新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122例(15.4%)患者存在≥50%的RAS,其中狭窄≥75%为31例(3.9%),50%~74%为91例(11.5%)。RAS患者高血压、高血脂及冠脉3支病变比例升高,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OSM水平显著高于无RAS患者。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年龄、高血压及冠脉3支病变外,基线血清OSM水平为RA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血清OSM水平较高的患者因心脏事件再次入院的比例显著升高(25.7% vs 5.8%,P=0.008)。多因素分析显示,矫正混杂因素后,基线血清OSM水平与MACE相关(HR=1.189, 95% CI为1.117~1.264,P<0.05)。结论:RAS患者血清OSM水平显著升高,为RA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血OSM水平与RAS患者新发心血管不良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行支架介入治疗肾动脉狭窄27例.对27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期内血压、肾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与同期单纯药物治疗肾动脉狭窄27例进行比较.结果介入组27例植入支架40枚,手术成功24例(88.9%,24/27),失败3例(11.1%,3/27),手术并发症5例(18.5%,5/27).术后在血压下降(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肌酐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方面,介入组获益率明显优于药物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术后随访6个月~8年6个月,中位数为1年9个月,介入组有19例能比较健康的生活和工作,药物组仅12例能维持生活和工作.结论支架介入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肾动脉狭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8.
离体巨大肾动脉瘤切除、肾动脉成形和自体移植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动脉瘤是罕见的内脏动脉瘤,治疗巨大的肾动脉瘤的报道很少,我院采用肾切除后,在肾保护下行肾动脉瘤切除,肾动脉成形和自体肾移植的方法治疗右肾门处巨大肾动脉瘤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移植肾动脉狭窄临床较多见,但在肾移植术后7天行二次断血灌注再植成功报道甚少,笔者处理1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5,(4)
目的 :探讨64层CT在下肢动脉和肾动脉联合血管成像中的可行性和扫描技术的优化。方法 :该项前瞻性研究共纳入69例患者,A组33例为对照组(传统下肢动脉组),B组36例为实验组(下肢动脉与肾动脉联合扫描组),均采用GE 64排VCT扫描仪和Smart手动触发技术扫描。评价2组VR和MIP图像质量,测量腹主动脉、肾动脉、股动脉、腘动脉及足底动脉的腔内CT值,同时记录下肢远端静脉显影的例数。结果:2组平均年龄、扫描长度、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目标血管CT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组内腹主动脉和股动脉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中肾动脉显影清晰,与腹主动脉、股动脉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下肢静脉显影率10.6%(7/66),B组下肢静脉显影率12.5%(9/7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图像优良率和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下肢动脉和肾动脉联合扫描能发现更多的隐匿性肾动脉狭窄,且不会增加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和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