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54篇
  免费   721篇
  国内免费   123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30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343篇
内科学   4323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7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182篇
综合类   9307篇
预防医学   5197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4070篇
  54篇
中国医学   1558篇
肿瘤学   133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442篇
  2022年   390篇
  2021年   620篇
  2020年   565篇
  2019年   576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593篇
  2016年   635篇
  2015年   736篇
  2014年   1348篇
  2013年   1480篇
  2012年   1700篇
  2011年   1696篇
  2010年   1568篇
  2009年   1592篇
  2008年   1576篇
  2007年   1542篇
  2006年   1296篇
  2005年   1372篇
  2004年   1160篇
  2003年   1124篇
  2002年   1040篇
  2001年   1052篇
  2000年   804篇
  1999年   665篇
  1998年   679篇
  1997年   584篇
  1996年   475篇
  1995年   400篇
  1994年   326篇
  1993年   220篇
  1992年   208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49篇
  1989年   16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目的 分析与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3年10月来该院治疗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9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性化护理,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康复时间较短;此外,观察组患者尿糖阴性与血糖恢复正常的人数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对该病患者予以相应的心理、饮食以及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992.
[摘要] 目的 探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水平以及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由Mishel设计的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和由肖水源设计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72例符合耐多药肺结核诊断的患者进行入院后疾病不确定感和社会支持的测量。结果 7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得分(87.04±12.04)分,其中不明确性(37.58±8.10)分,复杂性(16.13±3.45)分,信息缺乏性(18.14±4.10)分,不可预测性(15.19±3.03)分。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属于中等程度的占86.1%。不明确性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r=-0.258,P=0.029;r=-0.278,P=0.018;r=-0.335,P=0.004)。信息缺乏则与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r=-0.311,P=0.008;r=-0.262,P=0.026;r=-0.305,P=0.009)。未发现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与社会支持有相关性(P均>0.05)。结论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存在着中等程度的疾病不确定感,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存在着负相关。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重视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以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治愈率。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 分析电子药盒在镇江市肺结核患者管理的应用情况,为全市推广使用提供借鉴。方法 以2017年10月1日—12月30日确诊并符合条件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特征患者强化期末和疗程结束时服药依从性变化、停止使用电子药盒原因;对医务人员使用电子药盒的满意度和接受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使用电子药盒管理的患者中,初治患者2月末及疗程结束时规则服药率均显著高于复治患者(P <0.05);每日服药时间相同或接近患者治疗2月末规则服药率显著高于每日服药时间不同患者(P <0.05);强化期规则服药的患者全疗程规则服药率显著高于强化期规则服药较差患者(P <0.05);≥60岁患者全疗程停止使用电子药盒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P =0.04);93.8%的医务人员认为电子药盒对提醒患者服药/复诊有帮助。结论 电子药盒具有一定推广价值,但在使用中需关注患者每日服药时间及强化期规则服药情况,同时加强对复治患者及低年龄组随访管理。  相似文献   
995.
996.
目的研究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累及不同部位的结核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的性别分布差异。方法连续收录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国南方地区新发结核病患者为病例组及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按结核累及部位对患者进行分层,分析各组人群中性别、年龄差异,计算比值比(■)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结核病患者344例(单纯脊髓脊柱结核患者12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175例,多发结核患者49例),健康志愿者350例。病例组中男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01, ■=1.285)。单纯肺结核(■=1.440)和多发结核患者(■=1.306)中男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单纯脊髓脊柱结核患者中女性比例显著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P0.05,■=1.696),但尚不能认为单纯脊髓脊柱结核患者与对照组间存在性别差异(P=0.636)。结论男性是罹患肺结核及多发结核的危险因素,女性则更容易进展为脊髓脊柱结核。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究肺结核的多层螺旋CT(MSCT)、磁共振(MRI)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并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肺结核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入组患者均自愿于我院行MSCT、MRI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并比较影像学特征。结果 MSCT表现:平扫表现均为低密度,动态增强扫描22例表现为完全或不完全薄环状强化。MRI表现:T1WI显示均为低信号,信号不均匀,T2WI显示32例周边高信号,中央区稍低信号,DWI显示32例高信号,信号不均匀,ADC图显示稍低信号。MSCT诊断钙化的显示率明显高于MRI,但MRI诊断结核球的显示率明显高于MS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其他影像学特征显示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和MRI检查二者诊断优势不同,MSCT在钙化方面的诊断明显高于MRI,MRI在结核球的诊断上明显高于MSCT。对薄环状强化结合MRI可做出准确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98.
999.
《中医学报》2020,(1):189-193
目的:观察扶正抗痨方辅助化疗药物治疗阴虚血瘀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血清Foxp3、IL-2R、MCP-1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136例肺结核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对所有患者进行编号,奇数编号纳入化疗组(n=68),偶数编号纳入联合组(n=68)。化疗组给予2EHRZ/4HR标准化疗方案,联合组给予扶正抗痨方联合2EHRZ/4HR标准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肝功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ic transaminase,AST)及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肝纤维[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HA)、Ⅳ型胶原(collagenⅣ,CⅣ)、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rocollagen type III N-terminal peptide,PCⅢ)及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及血清Foxp3、白细胞介素-2受体(interleukin-2 receptor,IL-2R),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等指标。结果:联合组治疗3个月、6个月病灶吸收有效率、痰菌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有效率为89.71%(61/68),化疗组有效率为76.47%(52/6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血清Foxp3 mRNA、IL-2R、MCP-1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升高幅度低于化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CⅣ、PCⅢ、LN均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降低幅度高于化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2R、MCP-1及Foxp3 mRNA均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降低幅度高于化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其中联合组降低幅度高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化疗组(P<0.05)。结论:扶正抗痨方辅助化疗药物治疗阴虚血瘀型肺结核患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化疗不良反应,保护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其治疗机制可能与下调Foxp3 mRNA表达,降低血清IL-2R、MCP-1水平,提高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时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老年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患者83例,送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情况。结果 83例患者共送检痰标本225次,培养出病原菌161株,其中细菌124株,真菌37株;G+菌51株对氨苄西林、阿奇霉素及青霉素G的耐药率高,对替考拉宁、亚胺培南、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较高;G-菌73株对头孢噻肟、环丙沙星、氨曲南等耐药性高,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美洛培南、亚胺培南等敏感性高;真菌37株包括白假丝酵母菌21株,霉菌16株,对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两性霉素的敏感性为100%。结论 G-杆菌是老年肺结核患者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时的主要病原菌,G+菌和G-菌均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且真菌感染的比例较大,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理的抗菌药物,以增强疗效及降低耐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