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45篇
  免费   1099篇
  国内免费   488篇
耳鼻咽喉   83篇
儿科学   74篇
妇产科学   120篇
基础医学   838篇
口腔科学   140篇
临床医学   1476篇
内科学   1136篇
皮肤病学   86篇
神经病学   202篇
特种医学   3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919篇
综合类   4819篇
预防医学   2266篇
眼科学   120篇
药学   1991篇
  32篇
中国医学   1355篇
肿瘤学   823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379篇
  2023年   770篇
  2022年   935篇
  2021年   1085篇
  2020年   894篇
  2019年   574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308篇
  2016年   357篇
  2015年   408篇
  2014年   579篇
  2013年   604篇
  2012年   875篇
  2011年   869篇
  2010年   702篇
  2009年   659篇
  2008年   1108篇
  2007年   762篇
  2006年   751篇
  2005年   890篇
  2004年   695篇
  2003年   628篇
  2002年   382篇
  2001年   287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李梅 《山东医药》2007,47(25):61-61
顽固性心力衰竭(下称心衰)是指经各种治疗心衰不见好转甚至进展,而非心脏情况至终末期不可逆转者。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顽固性心衰患者40例,经采用级梯式治疗方案,坚持个体化用药原则,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2.
瘢痕疙瘩是一种良性但又具有一定侵袭性的病变, 其发病机制目前仍未被彻底揭示, 表观遗传、炎症反应、机械力作用等诸多因素对其均有影响。近年来, 随着表观遗传学的发展, 越来越多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的相关研究证实, 它与瘢痕疙瘩的发生也密切相关。该文综述了lncRNA和瘢痕疙瘩形成的表观遗传学的各项关系, lncRNA与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胶原过量形成、细胞微环境、细胞迁移等过程的关系, 瘢痕疙瘩形成、增殖、侵袭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3.
在日常疾病编码工作中,大约有10%的主要诊断后面加有“术后”的情况,这部分诊断名称虽然都有“术后”,但编码却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34.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在多种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MALAT1在血液系统肿瘤中表达升高, 且可以作为竞争性内源RNA从转录和转录后水平等多层面参与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 因此, MALAT1有可能成为新型标志物, 为血液系统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5.
目的 通过核查某院近4年耳部肿瘤诊断的ICD编码,分析编码错误原因,提高编码正确率。方法 利用病案统计系统调取某院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诊断为耳部肿瘤的病例共计2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编码工具书,按照肿瘤的编码查找方法,分别对肿瘤的形态学编码和部位编码进行核查。对错误的编码进行分析。应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编码错误的原因。结果 耳科肿瘤形态学编码错误55例,错误率最高是皮样囊肿37例,占比67.3%,其次是乳头状瘤15例,占比27.3%,血管瘤、乳头状囊腺瘤、鳞状细胞癌的错误率为1例,占比1.8%;部位编码错误72例,错误最多的是外耳(耳廓和外耳道)良性肿瘤66例,占比91.7%,耳部结缔组织良性肿瘤4例,占比5.6%,耳部结缔组织恶性肿瘤2例,占比2.8%。结论 耳部肿瘤编码具有复杂性,编码员需要提高自身医学知识储备,熟练掌握编码规则,才能准确编码。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本文通过对DIP实施后广东省病案编码人员发展现状调查和分析,探索加强病案编码队伍建设的路径。方法 通过全国医疗质量数据抽样调查,获取2018年和2020年度广东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病案管理专业调查数据。纳入本次研究的医疗机构共196家,提取并分析病案编码人员数量、结构、工作负荷等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结果 2020年样本机构平均编码人员数3.96人,与2018年相比增长39.93%;2020年编码员人年均负担病历数9700份/人年,与2018年相比下降18.5%。与2018年相比,2020年医学相关专业人员占比提高6.61%,达69.33%;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提高9.9%,达63.66%,但人员职称结构变化不明显。结论 编码人员数量增加,人均工作量下降,但各医院存在明显差异,应加强病案学科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完善病案职称晋升渠道,以缩小不同机构间病案队伍差异,加快建成一支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编码队伍。  相似文献   
137.
临床诊断为先兆早产的病例,在ICD-10编码中O47和O60容易混淆,O47.0和O60.0均为先兆早产,二者宫缩、宫颈情况相近,但O47.0无见红,O60.0有见红。妊娠达到28周但未满37周,且有临产指征并通过阴道或剖宫产分娩编码O60.1;妊娠达到28周但未满37周入院,且在37整周之前有临产指征,通过阴道或剖宫产,但第二产程胎儿娩出的时间为37整周之后编码为O60.2;妊娠达到28周但未满37周,无临产指征,通过阴道或剖宫产分娩编码O60.3。编码员不仅要熟练掌握早产和假临产编码规则,还应掌握早产相关临床医学知识,编码过程中详细翻阅病案,结合临床实际,提高编码质量。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分析住院病案首页中癫痫编码现状,提出相应措施提升编码质量。方法 在某三级医院住院病案首页管理系统中以主要诊断编码包含癫痫G40和癫痫持续状态G41为检索条件,筛选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神经内、外科出院病案,由神经科医师参考临床诊疗指南癫痫分册及2017版国际抗癫痫联盟(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 ILAE)癫痫分类作为癫痫诊断和分类的标准,与资深编码员共同对编码进行核查,回顾性分析癫痫编码情况。结果 审核的456份癫痫病案中,错误编码共计131份,错误率为28.73%。其中19份类目编码错误,错误率为4.17%;112份亚目编码错误,错误率为24.56%。残余类目G40.9的错误构成比最高。总结存在的编码缺陷类型为主要诊断选择错误、癫痫类型编码错误以及存在大量残余类目编码。结论 癫痫类目编码错误率不高,但亚目编码错误率较高,主要由于编码员对临床的癫痫类型分类不够了解。加强编码员临床知识的培训,规范临床医师的诊断书写习惯,借助结构化的电子病历诊断模板,以提高编码质量。  相似文献   
139.
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操作、解剖关系复杂,各类文献中乳突手术的名称不统一,使得乳突根治术和鼓室成型术编码的鉴别分型较难掌握。通过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耳鼻喉头颈手术学、局部解剖学,分析手术记录,根据国家临床3.0版ICD-9-CM-3分析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编码。广义的乳突根治术可以分为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完壁式乳突改良根治术2大类。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又根据手术范围大小细分为根治性乳突切除术和开放式乳突改良根治术2种。在基础版ICD-9-CM-3中将根治性乳突切除术分类于20.42,将乳突改良根治术分类于20.49;由于基础版ICD-9-CM-3中未提及完壁式乳突改良根治术,国家临床版3.0版将乳突改良根治术20.49的细目扩展为20.4900×008和20.4900×009,分别对应开放式乳突改良根治术和完壁式乳突改良根治术。鼓室成形术可以分为5型19.4、19.52-19.55。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235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检测LINC01235在胃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分析LINC01235对胃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收集新鲜胃癌及癌旁组织验证生物信息学结果。调控人胃癌细胞株MGC-803、SGC-7901中LINC01235表达,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