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96篇
  免费   1158篇
  国内免费   1985篇
耳鼻咽喉   180篇
儿科学   177篇
妇产科学   270篇
基础医学   2276篇
口腔科学   457篇
临床医学   6243篇
内科学   1569篇
皮肤病学   376篇
神经病学   517篇
特种医学   6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1471篇
综合类   14345篇
预防医学   4065篇
眼科学   465篇
药学   3742篇
  144篇
中国医学   2067篇
肿瘤学   777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460篇
  2022年   464篇
  2021年   556篇
  2020年   566篇
  2019年   543篇
  2018年   304篇
  2017年   557篇
  2016年   723篇
  2015年   903篇
  2014年   1641篇
  2013年   1768篇
  2012年   2292篇
  2011年   2512篇
  2010年   2156篇
  2009年   2251篇
  2008年   3294篇
  2007年   2353篇
  2006年   2162篇
  2005年   2657篇
  2004年   2108篇
  2003年   1702篇
  2002年   1315篇
  2001年   1233篇
  2000年   1011篇
  1999年   914篇
  1998年   618篇
  1997年   512篇
  1996年   416篇
  1995年   417篇
  1994年   313篇
  1993年   196篇
  1992年   190篇
  1991年   168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分析真菌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特征,为真菌血流感染的早期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真菌性血流感染者的菌群、科室分布以及耐药性。 结果入组192例真菌血流感染者的血培养样本中共分离192株真菌,其中白色念珠菌检出率为31.77%(61/192),其次热带念珠菌检出率为18.75%(36/192);重症医学科检出率最高为33.85%(65/192)。所有菌株均对两性霉素B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5-氟胞嘧啶4.49%(9/192)、伊曲康唑5.73%(11/192)、氟康唑10.94%(21/192)和伏立康唑11.46%(22/192);除两性霉素B外,2016至2018年真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逐年上升,其中2018年所分离192株光滑念珠菌对伊曲康唑耐药菌率达46.7%。 结论真菌血流感染病原菌以念珠菌属为主,对目前抗真菌药物具有较高敏感性,但耐药率逐年上升,加强监测血培养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对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30例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总结其护理措施,相关因素包括年龄与病程、分型、并发症、感染细菌菌属、性别等,护理措施包括严格控制血糖、严密观察病情、会阴部护理、健康教育、合理使用抗生素、心理护理、留置尿管的护理等。认为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促进疾病的恢复,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行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检测的价值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从我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中选择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种,一个是实验组,另一个是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方式,而实验组患儿采用微生物培养检测方式,对两组患儿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采用微生物培养检测方式的实验组,检测出阳性检测率为96.67%(29例),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方式的对照组,检测出阳性检测率为66.67%(20例),并且,实验组细菌检查效果远远好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微生物培养检测对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有着明显的效果,可以让患者及时接受治疗,减少病害给其带来的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4):30-34+39
目的 通过探讨肠道非急性感染期反复粪便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的老年患者口服万古霉素的效果,为此类患者提供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案。方法 前瞻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干部病房2015 年9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186 例肠道非急性感染期反复粪便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的老年患者。根据是否口服万古霉素治疗分为万古组和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试验前后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血常规、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试验期间粪便培养结果、体温、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 试验治疗期间,万古组便培养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万古组发热率(29.75%)低于对照组的34.77%,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万古组抗生素使用率(4.49%)低于对照组的19.2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前两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PCT、CR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万古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RP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后万古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RP 低于试验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口服万古霉素可能提高肠道非急性感染期反复粪便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的老年患者粪便转阴率,减少发热及抗生素的应用,降低炎症细胞水平,可能是此类患者一种潜在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19.
内耳离体培养在研究内耳细胞功能、内耳组织发育再生、细胞损伤退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内耳的组织结构微小复杂,其取材和培养具有较大难度,使该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文在简要点评不同内耳离体培养方法优劣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多年来积累的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新生大鼠各个内耳终器取材及培养的具体步骤。从解剖迷路到分离终器,从凝胶制备到标本铺放,都有详细的操作指南,本文还针对各环节中的技术动作和关键事项进行了具体探讨并配以指导图例,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弥补以往文献中抽象简略的条款式步骤所造成的实验困难,为开展内耳器官培养研究的初学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医院形象是医院巨大的无形资产,医院形象是医疗活动中医院物质和精神成果向社会的展示。护理工作是医院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形象的主角,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开展护理服务活动创新,对医院形象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