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0篇 |
免费 | 5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44篇 |
内科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298篇 |
预防医学 | 332篇 |
药学 | 71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2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75篇 |
2022年 | 92篇 |
2021年 | 166篇 |
2020年 | 147篇 |
2019年 | 87篇 |
2018年 | 54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2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1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31.
目的:探索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的新模式。方法:利用文献回顾法,对传统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进行总结,分析特点及不足,提出基于“互联网+”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结果: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一网三端”家庭医生服务模型,并对每个模块内容及功能进行规划,为下一步系统建设提供思路。结论:“互联网+”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将在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家庭医生“签约”落地、助力医联体协同医疗、防治结合、促进全民健康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32.
633.
目的研究家庭医生责任制签约服务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2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42例。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和基本健康教育,实验组由签约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在采取对照组措施的基础上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开展家庭医生责任制签约服务。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BMI、FBG、2hBG、 HbA1c、TC、TG和LDL-C均比治疗前下降明显,HDL-C比治疗前明显升高,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服药依从性及生活方式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责任制的签约服务可有效改变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糖尿病治疗的效果,值得在社区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34.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与社区居民建立"1+1+1"组合签约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于上海市闵行区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1+1+1"组合签约的居民1 044名,提供分级诊疗服务,包括完善健康档案、制定个性化的诊疗计划、提供长处方和延伸处方等特色服务。比较签约前后就诊服务覆盖率、就诊频次、药品支出费用、满意度。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签约后就诊频次、药品支出费用与签约前对比均下降,家庭医生就诊覆盖率和满意度均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家庭医生开展"1+1+1"组合签约工作,提供分级诊疗服务,在提高家庭医生有效利用率、管理健康、控制费用、提高满意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制工作中应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635.
目的 研究家庭医生签约模式在社区居民健康综合护理中的成效.方法 选择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社区186户共62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方式进行健康综合护理,对照组仅提供常规社区卫生健康服务;进行1年后,对两种模式下的服务效果进行比较,对比两组居民的健康档案建立情况、随访情况、健康知识问卷得分、满意度和疾病痊愈率.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档案建立率达到97.1%、随访覆盖率为41.3%、参加健康讲座≥3次率为56.4%,对照组分别为39.7%、16.5%和17.8%,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对象观察组随访频率<0.5个月比例为11.1%,随访频率0.5~1个月比例为32.5%,对照组分别为1.9%、9.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问卷正确率各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非常满意比例(85.3%)和总满意比例(98.7%)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8.9%和90.5%),均P<0.05;观察组的一般疾病痊愈率(96.2%)显著高于对照组(88.2%)(P<0.05).结论 在居民健康综合护理中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方式能够更有效地掌握住户人群健康状况,更好地普及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满意度和疾病痊愈率,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36.
目的:研究"1+1+1"签约模式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支持的效果.方法:2016年7月抽取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糖尿病管理系统中122例糖尿病患者,家庭医生在自愿的基础上与患者进行"1+1+1"签约,将签约患者设为研究组(62例),未签约患者设为对照组(60例),研究组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手段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综合干预手段管理.在研究开始时和6个月后分别测量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血压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自我管理状况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1+1"签约模式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支持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等生化指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值得在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637.
638.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对签约居民的影响,分析签约服务的政策效果。方法:对长宁区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检验签约与非签约人群在认知、慢性病服务利用和服务评价方面的差异。结果:共有2 886位居民参与研究,其中621人(21.52%)已经签约。签约集中在老年人和慢性病人群,签约组居民在服务认知、评价方面显著高于非签约组,签约的慢性病人群在社区就诊、慢性病管理防治、慢性病医疗费用控制方面均优于非签约的慢性病人群。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效明显,签约有利于引导居民有序就医、控制医疗费用、改善慢性病防治、提高服务评价和依从性,为推动签约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39.
目的 研究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效果及对其就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社区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就医行为及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就医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40.
目的: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引导群众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方法:自2013年起,合肥市庐阳区亳州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了以社区为载体、以家庭为单位、以预防为导向、以人群健康为目标的"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大力宣传(敲门砖),签约服务(具体手段),严密的制度安排(关键),践约服务(根本)。结果:家庭医生责任制实施后,居民对高血压、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满意率等各项指标较前得以较大提高,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实施可以使社区居民享受经济、便捷、高水准的医疗保健服务,提高了慢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家庭医生责任制符合政府以及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