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7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115篇
耳鼻咽喉   969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5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697篇
内科学   132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120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1614篇
预防医学   467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761篇
  17篇
中国医学   788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笔者自1999年5月~2005年10月间收治的突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辅以高压氧治疗115 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2.
突发性耳聋几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比观察3种方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探讨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 对30例(32耳)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治疗组) ,35例(40耳)采用高压氧(高压氧组) ,4 0例(48耳)采用药物加高压氧组(综合组)作疗效比较。结果 总有效率综合组(85 .4 % )优于高压氧组(45 .0 % )及药物组(2 8.1% ) ,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 ,高压氧组与药物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确切,是治疗突然性耳聋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3.
患者女,50岁。因右耳耳鸣进行性加重、头痛、全身乏力15d入院。耳鸣呈持续性金属高调音,尤以静时为明显。颈颅多普勒提示“大脑前后循环供血不足,动脉顺应性降低。”耳鼻喉科检查“电测听正常”,拟为“神经性耳鸣”。神经内科会诊为内耳动脉血供不足相关。入院后静脉滴注金纳多52.5mg+生理盐水250ml、维脑路通注射液0.5g、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ml、25%硫酸镁注射液10ml、维生素B6注射液200mg、乙酰谷酰胺注射液400mg、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5g+5%葡萄糖500ml,1次/d,  相似文献   
134.
<正>1病例资料病史:洪某某,女,52岁,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士,2012年1月22日初诊。主诉:左耳突发性耳聋壹月。现病史:患者两月前家中因房产问题发生激烈争执,至夜寐不安,心情郁闷。12月22号下午洗头时发现左耳失聪,如罩耳罩,听力丧失,述没有流水剧烈冲击耳部史。第二日,于第九人民医院就诊,脑部CT示无异常发现,颈椎CT,颈椎4、5、6节退行性改变,椎间隙狭窄,血脂均正常,血管B超示,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成,诊断为突发性神经性耳聋。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丹参半月余,未见效果,遂停止治  相似文献   
135.
林仁家 《吉林医学》2014,(3):551-551
目的:观察应用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提供临床参考。方法:132例(135耳)患有突发性聋的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将患者按年龄分为儿童组、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对比观察三组总有效率。结果:综合治疗总有效率为81.5%;儿童组、中青年组和老年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1%、86.2%和59.1%;中青年组显著高于老年组(P<0.05);儿童组与中青年组,及儿童组与老年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突发性聋临床疗效良好,对中青年患者的疗效优于儿童和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36.
维一 《康复》2014,(7):63-63
王先生近来总是耳鸣,特别是晚上安静盹两耳不时有类似蝉鸣声,搅得他吃不香、睡不好。当他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这耳鸣居然是高血压引起的。引起耳鸣的原因比较复杂,许多疾病如突发性聋、梅尼埃病、噪声性聋、老年性聋、听神经瘤、耳硬化症等耳科疾病都可能是原因。而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常是耳鸣的病因,特别是高血压患者经常会出现耳鸣症状。  相似文献   
137.
目的分析急诊救治突发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突发性脑出血患者280例,依照发病至急救时间的差异将其分成〈15min组与≥15min组,每组各140例,并将所选患者通过改良后的早期预警系统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以及在急诊救治后患者的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以及不同早期预警评分患者的死亡率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出血量、病死率、早期预警评分以及不同早期预警评分患者的死亡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抢救时间对患者预后及生存率均有重要影响,急诊救治时要及时掌握患者病情.以赢得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38.
高原地区突发性耳聋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高原地区人群对突发性耳聋的认识.方法:根据基础研究和临床的经验总结,探讨分析高原地区与突发性耳聋的关系.结果:高原的环境和高原地区人群生活习惯对突发性耳聋有一定影响.结论:应加大对高原地区突发性耳聋的研究,为今后高原地区人群对突聋的预防和保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9.
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并分析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喉科住院的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508例,根据是否存在缺血性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24例和对照组484例。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血脂、肌酐、尿酸水平等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突发性耳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占4.7%。2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糖尿病、冠心病、肌酐和尿酸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7%vs 39.5%,P=0.008;29.2%vs 7.4%,P=0.000)。校正其他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脂血症是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0.222,95%CI:0.069~0.714,P=0.012)。结论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4.7%。高脂血症是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0.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在突发性耳聋(突聋)中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突聋患者,应用TCD检测其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并按TCD异常和正常两组进行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比较,同时TCD异常患者治疗前后与26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流速度比较。结果26例患者治疗前脑血流异常17例(65.4%),脑血流速度增快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脑血流速度基本恢复正常;17例TCD异常患者中15例(88.2%)治疗有效,显著高于TCD正常组(总有效率55.6%,P<0.01)。结论TCD在突聋的病因诊断方面有重要作用,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